近日公佈的澳洲最新稅務統計資料揭示,職業領域存在顯著的性別失衡現象。其中,水管工職業最為突出,男女比例達 150:1,成為性別最不平衡的職業類別。
據澳洲新聞集團報道,從常見職業來看,卡車司機平均總收入8.6萬澳元,多為男性;育兒工作者平均收入4.6萬澳元,多為女性。

不過,高中教師(平均收入9.5萬澳元)和銷售總監(平均收入13.8萬澳元)等職業性別相對平衡。
與這些職業相比,一些小眾職業的性別失衡更為極端,且多集中於建築相關領域。
儘管部分工作看似對體力要求較高,如瓦工平均收入7.7萬澳元,但隨著技術發展,一些輔助裝置的使用已降低體力門檻。

實際上,女性完全有能力勝任水管工、電工(平均收入11.6萬澳元)等職業。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目前女性在這些職業中佔比極低,但資料顯示其比例正呈上升趨勢。
以學徒群體為例,部分女性主導的學徒崗位女性佔比持續增加,水管工、電工的學徒中女性數量也有所上升,電工學徒中女性佔比約 5.5%。

(圖片來源:News)
然而,整體變化速度較為緩慢,若按當前趨勢,,直到2030年木匠職業中每100名男性才會有1名女性。
面對澳洲國內技工短缺問題,相關人士指出,吸引女性加入或許是緩解途徑之一。
隨著女性勞動參與率不斷上升,推動職業性別均衡化不僅有助於解決勞動力短缺,也將為各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