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8年春日的一天,宮柳吐翠,桃花映霞。在歷史長河中,這一天或許只是無數平凡日子中的普通一天,但對唐肅宗李亨和群臣而言,心頭卻別有一番滋味。經過安史之亂數年的動盪後,李亨終於重回大明宮。這一天,他久違地在含元殿舉行朝會。君臣儀容整肅,朝儀盛大莊嚴,轉危為安的李唐政權似乎正邁著穩健的步伐走向中興。

▲影視劇中的李亨。(資料圖)
朝會散去,時任中書舍人的賈至難掩激動,提筆寫下《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並將詩作分發給同僚共賞。
按唐朝詩人間的慣例,收到詩作需以和詩回應。恰逢“摩詰居士”王維也在朝中任職,還與賈至同為中書舍人,可謂賈詩題中標準的“同僚”。於是,王維欣然提筆,寫下《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菸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
在描寫大明宮的唐詩中,恐怕沒有哪一句能在氣勢上壓過“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了。
即使歷經兵燹,但那些親歷過盛唐輝煌的詩人們,依舊能在筆下復刻出它的萬千氣象。
那麼,“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況,僅僅是王維詩中的誇張表現嗎?它在現實中是否真實存在?要解開這個謎團,我們有必要前往唐朝皇帝的長眠之處——關中十八陵。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
新中國援外第一戰:越法邊界戰役,陳賡建議圍城打援
穿越近兩千年的“說唱明星”——東漢擊鼓說唱俑
史上最強逆襲:鐵木真是怎樣崛起的?
流動中的民族主義研究——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陳曉律教授訪談
工業革命的寶貴經驗——工業化仍然是強國之本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號轉載須經授權,不得用於微信外平臺
商務合作、訂購微訊號:zggjls01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發代號:28-474
QQ群:460382533
電話:13372012240
商務合作、訂購微訊號:zggjls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