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集採說到工資,以及胖東來

先簡單說說股市。12月16、17日兩天都跌了,16日是三七行情,三市一共成交17171億,而上一個交易日(週五)是20900億。17日慘得多,是一九行情,一共成交15256億,繼續縮量。
北交所最慘,16日跌3.44%,17日再跌3.22%,量能也創下了10月17日以來的新低。難道垃圾股的炒作要暫時退潮了?
應該是這樣的。實際上,因為12月份兩個重要會議不及預期,現在股市基本上在擺爛。雖然週末管理層繼續喊話,但拿不出定量、定期措施,現在市場不太買賬了。
網上流行一個段子挺有意思:
中美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美:川還沒上臺,只是打了幾句嘴炮,美股就在11/8日之後連續一個月暴漲,spy、nasdaq創下歷史新高,小盤股翻被,leap call翻10倍,無數人今年真正的10倍利潤,在大選之後賺到。
中:開了無數次新聞釋出會,ZZ局會議,銀行降息落地,放水落實,財政確認10年來第二次寬鬆,結果A股在3300點打轉,無數散戶……
看看日k線,12月10日簡直是第二個墓碑。難道我當天寫的《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局!》真的說對了?
但我仍然相信牛市第二階段已經開啟,只是這第二階段的開始有點艱苦

。看來,在真正的利好出來之前,股市還得熬一段。

熬吧,反正我滿手銀行股,早就做好準備了。我之前說過,現在銀行/銀行股是低估值的稀缺資源,信不信由你啦,但我堅信這一點。
我下面要談的,很重要。
好了開始。我將從集採說到工資,以及胖東來。

=======

12月中旬的第十輪醫藥集採在16日結束,共有439家企業申報,涉及778個產品,平均每個品種有12.5家企業申報,為歷次集採最多,可見競爭之激烈。最終,234家企業的385個產品獲得“擬中選資格,平均每個藥品有6家以上企業中標。
但是價格,根據東吳證券的研報,平均降幅超70%,為歷屆集採降幅之最。
也就是說,藥企中了集採也不掙錢。
其中,50多種產品降價超過90%,尤其是阿司匹林每片就3分錢。這價格是藥錢?就算在藥店漲10倍,一片三毛錢,不到10塊也夠一次生病吃的吧。
在股市上也有反映。比如“擬中標”最多的科倫藥業,最近兩年股價已經翻了一倍,但12月份以來表現相當疲軟。我看了看醫藥股,普遍不行。醫藥ETF也就9月底10月初跟著大盤表現一下子,後來就不行了。
集採似乎已經被玩兒壞了。照這個趨勢,藥企肯定偷工減料,而醫生和患者恐怕更願意用非集採藥,因為一個想多賺錢,兩個也都想有療效。而且,藥企沒錢賺也就無力搞研發,員工的收入也大受影響。

以前藥價頗高,國家實行集採把藥價打下來,當然是好事。但如果藥價太低……

那怎麼辦?

先說集採藥價為什麼這麼低。

道理很簡單,就一個大客戶,而且是超大客戶,賣方卻有幾百家,價格戰打瘋了。

由於客戶的量太大,藥企不參加好像損失很大,但價格大戰又導致不掙錢。等於陷入了囚徒困境。

用博弈論的語言來說,就是買方和賣方的力量嚴重不平衡。
比如ZF拍賣土地,幾十上百家房企搶一塊地,肯定把地價拍得很高。在經濟上行期可能還沒事,一旦經濟徘徊或下行,地王都是虧損大戶。
土地和拍賣行的價格最終都容易拍得很高,也因為買方和賣方力量嚴重不平衡。
推而廣之,店大欺客,或者客大欺店,都是因為力量嚴重不平衡。
長期來看,力量嚴重不平衡,肯定是不好的。落實到經濟上,將產生長期嚴重的傷害。
所以,ZF要做的是什麼事呢?
當然是減弱這種不平衡
但……
競爭性行業的員工收入相對越來越低,道理也是一樣。或許工資的絕對值在增長,但和實際通脹率相比肯定是低的。
而工資越來越低,廣大員工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受限,於是更加節衣縮食。而企業一看商品賣不出去,只能繼續打價格戰,於是走進了惡性迴圈
那麼,怎麼從這個惡性迴圈中走出來?
其實也簡單,就是讓員工具有和企業相當的力量。
這就靠gong會了。
但是本文第一次發表時沒過,我就把這部分內容給刪了幾百字。
所以,不用考慮這部分了。
於是,國家的總消費能力,也就是內需,也就註定了。
寫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如果產能不足呢?
無論產能過剩還是不足,強ZF的社會,人力資源的價格都很低。
政府越強,人力價格越低。

也可以看看俄羅斯。2023年俄羅斯的人均年收入是14250美元,不到美國的1/4,而且這是按盧布官方匯率計算的。但是現在即便按官方匯率,盧布也貶值了1/10,大約1美元換103盧布。黑市上1美元換400盧布。如果按黑市價格計算,去年俄羅斯人的人均年收入只有3500美元,頂天了25000人民幣,也就一個月2000元出頭。

實際通脹率居高不下,低收入群體的相對收入越來越低。於是,俄羅斯國家杜馬在12月13日表態,將在全國推行“食品券”制度,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最低食品保障。
這不就是糧票嗎

和某些國家相比,俄國的資源不僅豐富得多,而且ZF也相對弱勢一些。加上和西方關係不好,現在糧票又出現了。那麼其他國家呢?

有人說我們根本不擔心產能,而俄國是產能不足。

拜託,當年蘇聯的產能也很牛掰啊,怎麼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
長期來看,沒有消費就沒有產能。
而沒有產能,科技研發也將後勁不足。
怎麼刺激消費?當然是讓民間力量強大一些。
所以蘇聯、朝鮮、古巴……這些國家,最後就是消費低下,產能不足,老百姓貧困,人力資源便宜。
所以,現在俄國將不得不推行食品券了。
產糧和出口大國 —- 俄羅斯,將要推行食品券了,搞笑不?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會說了,你看看胖東來,生意很火,員工工資也不錯啊。

說得對!

但本文到這兒已經2500多字了(刪了800字),下一篇我將專談胖東來,給大家講講胖東來的秘密。
這篇文章是我:
在邏輯上的繼續。這是我對基於我國環境的經濟前景本質上的思考。下一篇談胖東來,也一樣。
老鄧文章,每天一篇。晚上九點,網上相見。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