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正是一個人出來闖的年紀

前幾天我一個人去了趟檳城,稍微有一點特別之處,這是疫情後第一次一個人出國旅行。我是說,完完全全的一個人,沒有活動,沒有組隊,沒有朋友。
拉著行李箱走進機場時,心情不自覺有點忐忑。獨自旅行也算一項技能,太久沒用,會像生鏽的刀一樣,變得不堪大用。
不過一個人出發一開始就有好運氣的加持,飛機座位被安排在第一排,這是最近坐廉航坐過最寬敞的位置,延誤的時間剛剛好夠我寫完一篇稿,抵達檳城酒店後,又被安排到了一間比照片寬敞整整一倍的房間。
跟家庭旅行吵吵鬧鬧狀況百出不同,一個人旅行是如此地曼妙絲滑。即便到檳城後,城市下起大雨,我依然出門買了份炒粿條,一袋薏米水。拎著外賣準備走出去淋雨時,老闆叫住我:下雨哦?
我說,沒關係,就住對面。
炒粿條的包裝很雅緻,外面一層牛皮紙,包成一包正方形,開啟后里面還有一張翠綠的芭蕉葉,炒粿條被壓得方方正正,八塊錢有蝦有臘腸還有雞蛋,迅速俘虜了一個外鄉人的心。
第二天早上起來,目的地是先逛一圈喬治敦的書店。
出門時戴好遮陽帽,揹著雙肩包,在街上按照導航地圖一路走去。因為一個人的緣故,我很容易辨識大街上獨自旅行的遊客。他們幾乎都跟我一樣,揹著包,在大街上邊走邊東張西望,對任何饒有趣味的景緻,都會停下來駐足,拍照,進去逛逛。因為單身旅行者,是世界上最不趕時間的一批人。
找到第一家書店,是一家二手書店。店裡全是滿坑滿谷的英文書,有些系列被捆成一堆,用塑膠繩紮了一個漂亮的十字結。一望便知,是揹包客留下來的。旅途中看完一本書,送到二手書店賣掉,再買一本消磨時間。
很久很久以前,我做揹包客的時候,也常常去到這樣的店。十幾年後再走進去,裡面那股熟悉的黴味直衝腦門,櫃檯前兩個看起來最多隻有20歲的年輕人,正跟頭髮發白的老闆,商量要租兩輛摩托車。這種小店,在智慧手機沒有普及前,幾乎可以問到所有的事,地圖,導覽,尋找旅伴,老闆推薦的便宜旅館,下一站去哪搭大巴車……
現在書店裡翻書的只有我一個人,那些書看起來比以前翻得跟爛白菜一樣的二手書,也新了不少。一切都變了,又好像沒變。
我在門口買了幾張漂亮的明信片,當然,現在已經沒有能寄的人了。十幾年前,我曾經在開羅一個郵局對面的咖啡館,很認真地寫了四張明信片,舔一下郵票,粘在上面,再投進郵筒。
那場為期半年的旅行,成了我現在最惦記的事。艾文有一次問我:那你為什麼不繼續走下去呢?
我想了半天,沒好意思告訴他答案,如果我走啊走,再走到南美洲,就沒有他的出生了。
喬治敦讓我想起泉州,整座城市滿是大大小小的騎樓。下雨的時候,可以隨意躲進任何一個門廊,不帶傘也可以穿行整座城市。
從第一家書店出來,步行二十分鐘,找到第二家中文書店。店很小,書也不多,有一本本地華人出的期刊,寫的西西紀念專刊。
我很感興趣,某次在新加坡看鳥,因為是文學節活動,嚮導特意聊起香港作家西西,說西西寫過《候鳥》,用了候鳥和留鳥的意象。有些人本來是候鳥,卻變成了留鳥。書寫的是西西從上海搬遷至香港的自傳體小說。我有點遺憾,因為在艾文無數次講候鳥和留鳥時,這個象徵意象,我也想過。
買完書後,順勢坐在隔壁日式餐廳。檳城有個最大的好處,是物美價廉。比起新加坡來,又可以閉著眼睛隨便點。店裡連我只有三桌客人,隔壁一桌是講英文的華人女子,都上了歲數,頭髮花白,但是興致高昂,笑聲不斷,跟老闆很熟。
我點了番石榴味啤酒,炸豆腐,鰻魚飯,青檸冰激凌,看著窗外被微風吹動的樹葉,心想,年紀大也有年紀大的好處,二十多歲時,看到裝修精美的餐廳,已經不自覺後退一步,深感自己不配。現在可以安然坐著,從飲料點到甜點,不用再搜腸刮肚想著如何省錢。
文學期刊裡,有一篇很短的小說,一開始就寫,“像我這樣的一個男子,其實是不適宜與任何人談戀愛的。”他是在向西西的《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致敬。我還記得那篇小說,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開頭。女人要帶男人去她的工作場所,她知道這次戀愛必定失敗無疑。雜誌上的小說是講在倫敦的男子,去和前女友見面,兩個人剛坐下,就開始接吻,接吻後搬來倫敦的女人說,她要結婚了。
男人像簡愛一樣,憤怒起來,因為他又醜又窮又沒有社會地位,她當然不會跟他結婚。
你可能會說,這好像有點矯情。
我在開著冷氣的日式餐廳,一邊喝著啤酒一邊看這篇小說,有點懷念這種無病呻吟的痛苦。整本雜誌都瀰漫著這樣沒什麼壞處的不開心,淡淡的,寧靜的,翻一頁就可以過去的痛苦。
做完文藝青年的朝拜後,下一站立刻去逛街。
頭一天沒什麼收穫,那時我的心裡還是四大皆空。所有小店鋪裡的衣服,首飾,小玩意,看起來都跟我不太相宜。它們更適合二十多歲的年輕女孩,隨便披一塊布,戴兩個塑膠做的耳環,都很明媚。這些看著漂亮的小東西,放到我臉上,無一例外讓臉更加黯淡無光。
第二天我再戰老城區,先是在一家設計師品牌店,挑了一件綠格子旗袍款式上衣。上身後自己忍不住笑出聲,跟電影裡上海好人家做事的張媽李媽幾乎一個樣。這種旗袍上衣,最適合纖細骨架的瘦子穿,稍微壯點的大骨架,因為花紋素淡,只像做事爽利又偷吃了不少剩菜的張媽。
不過還是買了,因為價格不貴,在店裡逗留很久,店主又對著張媽說:太好看了。
第二家店,是老城裡一家很知名的設計師店,專賣馬來傳統面料的衣服。我本以為,只是進去隨便看看,肯定穿不下。但裡面有個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婦人,正在熱情地試著短背心。
竟然穿得下,竟然這麼明媚,於是熱情被點燃,也買了好幾件上衣。
之後又去逛傳統首飾店,對著一副娘惹工藝的石榴石耳環,忽然動了心思。
我當然知道,自己不適合這種繁瑣的包裝,只適合簡潔明瞭的設計。衣服則需要更挺刮的布料,那些很容易皺巴巴的棉布材質,只會讓四十歲女人看起來狀況窘迫。
但是度假是可以打破一切常規的。
逛得越多,越對美麗的布料開始心動。本來四大皆空,逛著逛著如同小尼姑思凡,我又活了。
已經好久沒有為這些小玩意心動,就像脫掉某個沉重的外殼,那個很容易開心的女人又回來了。
買足六件各種花紋的背心後,我才恍然大悟,下午兩點多,自己還沒吃過任何東西。
隨便找了家越南餐廳,吃河粉,蝦肉卷,還有一大杯越南咖啡冰沙。老闆路過時,提醒我:要攪拌一下吼,你都沒攪拌,是不是怕甜?不甜吼。
朋友來過檳城,說每家店鋪的老闆,都極其和氣。事實也確實如此,進去的每一家店,老闆都有著極其和善的笑容,即便什麼都不買,他們也願意送出明媚的笑容。
那副石榴石耳環,我沒有買,本以為試了很久服務員會很不開心,沒想到她貼心送我卡片,說,下次記得再來。
家庭旅行結束時,我常常會暗自鬆一口氣,又可以擺脫所有的不確定性,回到熟悉的環境了。
獨自旅行結束時,忍不住暗自嘆一口氣,四十歲正是出來闖蕩的年齡,沒想到三天就結束了。
下一次,要試試一個星期的單人旅行。
毛利,作家,2023年微博年度突破作家,代表作《全職爸爸》,都市情感小說《結婚練習生》《卵子的吶喊》(點選作品名即可閱讀)
點選購買我的新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