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月,我在武漢出差。晚上回到酒店。突然發現,酒店沒給我積分。
我有點詫異。我每年出差150天,住酒店的時間,和家裡差不多。登記入住,累計積分。這套流程,閉著眼都會。怎麼這次變了?
我問前臺。小姑娘有點緊張,像怕我生氣。她忙不迭解釋說,這是新規定。
我安慰說,你別緊張。我不是要積分。我只是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規定?
前臺叫來了上級。一個上級來了。又換一個,再換一個。可我還是沒明白怎麼回事。
第二天在武漢,同樣的情況,又發生了。
開啟小紅書,發現不止我遇到過,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經歷裡,甚至包括萬豪、洲際這樣的國際酒店集團。




(圖片來自小紅書,圖片可左右滑動)
為什麼會這樣?好好的積分政策,為啥要改?
我專門去請教了3個人。
一位是萬豪集團與某網際網路公司合資公司的CEO,一位是酒店品牌諮詢公司的創始人,還有一位專門研究酒店和航空積分計劃的論壇創始人。
和他們聊完,我有一個模模糊糊的答案:
酒店的會員積分體系,到了一個變革的關口。
因為對於酒店來說,會員其實既是資產,也是債務。


不知你是否想過這個問題:酒店為什麼有會員體系?
因為,會員對酒店來說,首先是資產。
什麼是資產?房子有房租。股票有分紅。存款有利息。這些,都是資產。
資產,就是能讓你未來“賺錢更容易”的東西。
對酒店來說,一旦顧客成為會員,那他每次出差、旅遊,都會優先選你。不斷選你。
會員。更高階的會員。意味著越來越多,未來的訂單。
因此,酒店會想盡一切辦法,留住會員。
什麼辦法?
比如,各種權益。


權益
和你說個我自己的故事。
我曾在微軟工作過十幾年。剛進微軟,就開始大量出差。20多年,我都數不清自己住了多少酒店。
住得多了,我發現酒店的積分體系特別有趣。滿足一些條件,就能升級,就能兌換更多權益。像在玩遊戲,讓人忍不住參與其中。
為了保級,我做過一件“喪心病狂”的事。
3晚出差,我拖著笨重的行李箱,在兩家門對門的酒店之間,來回切換。第一晚住A,第二晚住B,第三晚再回A。
為什麼這麼麻煩?
因為,想要保級,就要有足夠的積分。而想要積分,必須住足夠多的“次數”,而不是“晚數”。
這兩家酒店,其實屬於同一個集團。同樣3晚,如果住一家酒店,只算1次。但要是這樣來回折騰,就能算3次。
就這麼折騰了20年,終於有一天,我被告知,成了終身白金卡會員。
太好了。太好了。終於不用拖著箱子來回跑了。
你可能會問。終身白金卡,有什麼好?
有好處的。比如,無論何時,當我入住酒店,只要有房,就能免費升級最好的房型,還能獲贈兩份早餐。
酒店不斷給權益,留住我這樣的會員,為的就是留住酒店的資產。
很合理。
那現在究竟為什麼,酒店積分的價值越來越縮水了呢?
因為,會員不僅是酒店的“資產”,還是酒店的“債務”。
為什麼?
要知道,這些權益,都是要花錢的。


會員既是資產,也是債務
免費早餐。延遲退房。免費升房。行政酒廊。
這些服務背後,都是不小的費用。
比如,高階會員入住,想把1000元的景觀房,免費升到3000元的套房。
如果今晚這個房賣不出去,那還好說。
但如果晚上八點,有位客人突然要住套房。可是這套房被高階會員佔了。那這對酒店來說,就意味著他們瞬間少了2000元收入。
極端情況下,一天2個升房,一年730個,146萬營業額就沒了。
又比如,行政酒廊的全天候免費餐飲權益。一個人成本150元,一天60人,一年成本就有300多萬了。
這些,對會員來說,都是酒店已經承諾給他們的權益,就是應該享用的。
但對酒店而言,這些都是債務。
別提有的酒店對於不同級別的會員,還有其他權益提供。比如租車會籍、航空里程會籍。又比如,你專屬的禮賓經理,一路協助你安排行程。
這哪是會員卡,分明是一張張欠條。
可是,如果會員因此一直消費,那不也很好嗎?
確實很好。
但問題就出在這。最近幾年,出現了另一幫人:
薅羊毛的。


薅羊毛的來了
誰是薅羊毛的?答。一些“水會員”。
以前會員拉新,主要靠前臺。只要有人來住,前臺就問他:要不加個會員吧,反正不要錢。客人一般就同意了。
現在會員拉新,不一樣了,更多靠網際網路。比如,攜程、飛豬。再比如,阿里88VIP、銀行白金卡使用者。




(圖片來自網路,圖片可左右滑動)
但是這些網際網路平臺,也不會讓酒店“白嫖偷粉”。
他們就會給酒店提要求。
比方說,你酒店是不是得給我平臺使用者一些優惠?像是當我做大促活動的時候,原本走你酒店渠道50萬才有白金卡,現在在我的平臺上,10萬就能讓我使用者升白金。
酒店有點猶豫,但想想網際網路的流量,再想想疫情期間出差人數驟減,還是咬咬牙答應了。
接著,酒店就開始用這套方案,大量去吸引平臺使用者來當自己的會員。甚至,有的“白金卡”,其實顧客只住了幾晚就得到了。
如此,大量“水白金”,嘩啦啦湧入。
對於酒店而言,資產並沒怎麼增多,債務卻大大增加。
漸漸,這些權益,酒店就付不起了。
那怎麼辦?
化債。


再不化債,就麻煩了
怎麼化債?
比如,設定大量“動態權益”。
什麼叫動態權益?就是“能不能兌現,得看情況”的那些權益。
比如說,你想升級套房,那得看有沒有空房。
假設酒店一共有10間套房。今天來了100個會員,要求升房。
以前,酒店安頓好前十位升房會員後,還得給後90位找到同等價值的服務。
現在,直接撒手不管了。對於後面90個,酒店都可以說:對不起,今晚沒房了。
這樣,會員數量是在增多,但是酒店兌付壓力卻沒有增加。
還有,用不同的積分比例,讓“水會員”難以累積積分。
一個集團下面,往往有不同等級的酒店品牌。於是他們就琢磨,高檔酒店,1美元10積分。中低檔酒店,1美元1積分。
這樣一來,你就沒法透過狂住便宜酒店來“刷積分”了。
總之,酒店用各種各樣方法,給“水會員”增加了重重阻礙。
但是,這同時帶來了另一個問題:
“真正的”高階會員,不高興了。


“真正的”高階會員,不高興了
我給你看一張圖。
積分不能兌房、不提供免費早餐。不僅權益不到位,還在員工群裡蛐蛐會員是“要飯”的。
這大大惹怒了會員,他們不願意了。

(來源:聞旅)
還有另一家酒店集團。他們在一個時間點之後,取消了行政酒廊使用權。

(圖片來自網路)
還有的酒店集團,會員合併,等級換了個名字,實際權益集體降了一級。
有的酒店集團,之前做服務性承諾,有空套房一定給升,如果沒有也提前告知,並透過別的方式回饋。現在,也不做這個服務性承諾了。
原本是想攔住“水會員”,但不管你怎麼規定,都不可避免的給其它會員,帶來了阻礙。
忠誠從不是單行道。價值被低估的會員,只需一夜,就能變成競爭對手的資產。
會員,不玩了。


權益的兌換,在變化
這一下,酒店慌了。這部分客人,可是最重要的資產啊。
還記得資產嗎?他能讓你未來“賺錢更容易”。
一位朋友和我說,一開始,顧客們對這種體驗縮水,很有落差感,也有不少人投訴。但後來,也就算了。
為什麼算了?
因為會員計劃的生態,也一直在變化。
最早調整的,其實是航空公司。以前,比較多的是“里程制”,以你飛了什麼航班、什麼艙位、飛了多遠來計算。
後來,經歷了疫情,許多航司開始往“收益制”轉型:唯一判斷你會員級別的,就是你花了多少錢。
哪怕只消費了一單,你買了我最貴的全價頭等艙,那也是高階會員。
酒店緊隨其後。從看次數,往看消費金額變化。
也就是說,顧客最後享受的權益,還是得用“鈔能力”換來。
那請問,我還搞會員幹什麼?
會員的忠誠度,在極大鬆動。
這可不得了,一下子,引發了一場多方參與的博弈。


多方參與的博弈
酒店,尤其是豪華酒店,很多其實是地產商建的。地產商,是酒店的“業主”。
比如,地方政府會要求,想拿住宅用地,沒辦法,你必須配建五星酒店。
所以,最開始那幾年,五星級酒店高歌猛進地增長,甚至每間房都配置服務人員,服務員比住客還多。
但現在,不一樣了。
首先,好套房數量在減少。
套房又貴、又不好賣,而業主往往嗷嗷鬧著要求更高利潤。酒店集團也很難辦。
怎麼辦呢?乾脆建造的時候,就少弄點套房吧。相比套房,普通房間更好賣,收益也更穩定。
我採訪的專家舉了個例子。某酒店集團,每年房間數增長7%-8%,但新增的基本都是普通房間,套房的比例甚至在減少。
這就意味著,升套房的價值,少了很多。
其次,業主不願意讓積分兌換房間。
用積分兌換時,酒店集團給業主的價格,通常只有原價四折左右。比如一間1000元的房間,集團只支付400元給業主。
業主更願意把房間拿來“賣”,而不是來“兌”。
酒店其實也很委屈。論本心,他們不希望會員體驗下降。畢竟會員感受不好,就會用腳投票,逐漸失去“忠誠度”,轉別的地方。
可是,這在過去為什麼不是個問題?
因為在之前,業主靠住宅就能盈利,不差錢。
但現在,你懂的。房地產不可往日而語,那就得開始在乎酒店這個版塊的盈利了。一個五星級酒店,平均要22年才能回本了。
一邊,是會員數量激增。另一邊,是可兌換的套房不增反降。最終就會導致供需失衡。
我還聽說,現在在一些地方,比如澳門,甚至有酒店,已經拒絕兌付酒店集團承諾的權益了。
這像極了很多餐飲品牌,他們發放的優惠券,在機場店是沒法用的。
管你靜態、動態,都給你變成“選擇性”兌現。
為什麼?因為,權益兌付讓各方都難以獲利。業主掙不到錢。酒店集團掙不到錢。酒店更掙不到錢。
別忘了,還有攜程、飛豬這些網際網路平臺。他們也有自己的會員體系,也有自己的忠誠度計劃。請問,使用者歸屬權,到底給誰?佣金,怎麼定?
酒店積分就像一場博弈,參與的各方,都在等著別人先認輸。
博弈最後的代價,就是會員權益縮減,兌換方式也在變化。
消費者,也不開心。
這就是會員感到權益縮水的根本原因:
酒店在用有限的權益,服務無限增長的人群。


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聽到這裡,我一聲嘆氣。
唉。
其實,對我們住酒店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沒那麼複雜。無非,是一個舒服的枕頭、是安靜的環境。
是實實在在好的體驗。
再高階的五星酒店,外賣不許上樓,你就得披上浴袍,去大堂拿。但很多經濟型酒店,反而會用機器人把外賣送上樓。
把外賣送上樓,比再華麗的大堂都重要。
我想,中國的國際五星酒店品牌,如今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以前,這些國際集團是前輩。但現在,他們已經不理解中國了。


最後的話
這個時代,真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會員忠誠度計劃,它的根基正在面臨挑戰。
但同時也意味著:中國酒店集團的機會來了。
除了升房、行政酒廊、免費早餐,即時獎勵也很吸引人。例如,住幾晚就送電影票、餐券,不用攢大量積分。
另外,很多酒店,還把會員福利延伸到酒店以外,比如健身會籍、美容水療、主題公園。
還有,上科技。
比如,用大資料記住你的起居習慣,比如你喜歡乳膠枕,入住時就會自動給你換上。
這些,才是一個疲憊的旅人,走入陌生城市時的期待。
當然,我祝福五星酒店越來越好。也祝福所有能夠提供真正好服務的酒店,能夠越來越好。
祝福。
P.S.
在人工智慧的領域裡,每天都在發生著大量的變化。
這種劇烈的變化,也讓很多人感受到了迷茫和焦慮。
這麼多的工具,我到底該用哪個? 我是不是應該找個地方,專門去學一學? 都說要擁抱人工智慧,但到底要怎麼擁抱? 浪潮之下,企業又該如何適應、調整,甚至轉型? ……
很多人相信,人工智慧是未來。卻不知道,該如何擁抱這個未來。
很多人認為,人工智慧是機會。卻不知道,如何才能不錯過機會。
所以今年,我和我的團隊,也正式推出了,2025“進化的力量·劉潤年中大課”。
6月7日,在上海影城,我會用一天的時間,和你好好聊聊你所關心的,有關人工智慧的問題,為你呈上一部“人工智慧浪潮下的商業大片”,幫助你理解正在發生的劇變,找到未來的潛在機會。
不做現場直播。也不做事後回放。就讓我與你,獨家分享。
現在,請允許我誠摯地邀請你,共赴這部商業大片。
點選下方購票連結,就可以瞭解到更加詳細的票務資訊。現在搶先購買,或是組團前來,還可以享受到更低的“早鳥價”。
我相信,真實的商業世界,就像電影一樣精彩。不。真實的商業世界,比電影更加精彩。
6月7日,就讓我們,現場見!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
2、會員門檻越來越低,萬豪真的應該思考了|介面新聞 · JMedia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389595.html

觀點 / 劉潤 主筆 / 木言聲 編輯 / 歌平 版面 /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557原創文章


品牌推廣 | 培訓合作 | 商業諮詢 | 潤米商城 | 轉載開白
請在公眾號後臺回覆 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