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網路上有個話題,“生過的嘴好嚴”,說的是生過孩子的姐妹們總是把生育損傷當作秘密一樣嚴格地保守著,很多人直到自己生了,才知道生育有這麼多崩潰的時刻。
其實這並不是“嘴嚴”的問題,而是這些問題太過隱私,且社會對於“為母則剛”的期待,或者說規訓,也實在太過強烈。
這些事情要怎麼說呢?

從決定備孕開始,她身體就隨著產檢單上的數字,一起發生無可挽回的變化:

有人會對促排卵針過敏,她的皮膚和肌肉每天都在疼。
明明每天都給肚皮塗油,妊娠紋卻還是爬了上來。
恥骨聯合分離是一種治不好的骨折,她挺著大肚子,系不上自己的鞋帶。
好不容易生完了,鬆弛的肚皮卻怎麼也回不去了。

親密關係也好像結了一塊摳不下來的痂:

凌晨三點漲奶漲得太痛,身邊睡著人,卻還是覺得無助和孤獨。
嬰兒的啼哭割裂每一個夜晚,夫妻都睡不好,白天控制不住地惡語相向。
複查單上寫著“陰道壁膨出”,丈夫原本不懂,後來在驚訝和失望中終於懂了。
後來啊,那些最隱秘的傷口藏在醫學報告之外——
“他看我的眼神像在看陌生人。”“母嬰室門外總是有人焦灼地敲門。”“重要的專案再也不會給我了。”
……
我們剖開身體孕育生命,卻被剖開了更多看不見的東西:
完整的睡眠、被折舊的職場價值、鏡子前陌生軀體、社交媒體上“完美媽媽”製造的持續挫敗……
生育,這件會讓女性到鬼門關前走一趟的事,它的崩潰和痛苦,在一句句“誰不是這樣過來的”裡被消音。
這些事,她們要怎麼說?
今天,KY聯合Bella ISLA艾嶼共同發起
🟡《生育坦白書》🟡
向每一位正在備孕、孕中和生產後的女性發起調研:
在備孕到產後整個生育旅程中,你最崩潰的時刻是什麼?
掃碼填寫以下的徵集表格,
把你在生育前後經歷的創傷分享出來。
👇掃碼填寫👇

KY 會將你們的故事整理成文章,分享給我們的讀者。
從現在開始,生育敘事不再有玫瑰色濾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