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根據張志勇教授在“2024生命教育創新論壇”的現場分享整理,有刪節。

張志勇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
尊敬的各位嘉賓,特別是經歷了這次四天三夜走過了戈壁沙漠的徒友們,大家好。我的題目是《生命需要教育嗎?》。
一開始會議給的題目是《從健身到健心》,我走過了第一天前半場,緊急回去開會了,我們的同志把我從戈壁沙漠拉出去,我就回到北京去開會。其實在回去的飛機上,我就想不講這個題目了。為什麼當時讓我講這個題目呢?在北京教育界有一個跑團,北京的一群教育人這幾年在跑團裡面共同生活,分享人生的體驗,寫了一本書《踏歌而行》,有我的一篇文章,在健身跑步當中我們對人生的體會,對生命價值的體驗。馬老師可能覺得我時間比較忙,沒有時間準備這次的報告,所以就講這個題目。我說好吧,謝謝馬秘書長對我的體諒。但是我經過了第一天的徒步之後,我想不能再講這個題目,我想講講這次我響應穿越戈壁沙漠108公里的一個體會,我也是其中一個戰隊的政委,我們叫“英雄戰隊”。我這個隊比較特別,平均55歲,是年齡最長的一個戰隊。
生命需要教育嗎?未出生的嬰兒是怎麼生存的?他們的生命是母體裡面孕育的,是給他各種各樣的滋養孕育而生的,不是教育的。

這兩個圖片,我最近也在學AI,文心一言給我做這個圖,我說你給我畫一張圖,一個嬰兒正在母體裡面生長,但他不是新出生的嬰兒。我說給我重新畫一個能透視生長母體裡面的胎兒的樣子,費了很大的勁而我畫這麼一幅,我說這個不太美妙,能不能給我進一步的美化一下,用了20分鐘,最後交給機器,但是它說最後畫不出來,但是給我一個很重要的話,它說希望這個描述能幫助你更好的想象溫馨而美麗的場景,如果你需要進一步的創作和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我說再給畫一幅孕育而生的嬰兒,從母體到現實世界的場景。它給我畫了這樣一個,我說這個孩子挺可愛的,但不是那麼靈動和可愛,能不能換一幅?然後換了這麼一幅,我想生命不需要教育,生命是給它提供關懷,提供營養,提供呵護,它在母體裡面蓬勃而生長著,它到母體之外也是。
我們如何來讓生命進行成長呢?所以我說生命不需要教育,生命不能教育,但是生命怎麼成長呢?什麼能教育呢?我反覆思考,知識是可以教育的,能力是可以教育的,素養可以是教育的,甚至創造力是可以教育的,唯獨生命不能教育。而這些能教育的東西卻恰恰是以生命和生命的成長為基礎的。這兩天我反覆在考慮,昨天給我的戰友們說,沒有生命的成長就沒有真正的教育。作為教育基礎的生命是怎麼孕育、怎麼成長的呢?

第一個生命是需要呵護。我想起沒有見過面的好朋友,杭州的鄭英老師作為一個卓越的班主任,有一次她跟我說,我收到了一個從外地轉到我這個學校裡邊剛剛半年的一個學生,在課間寫給我一個紙條,學生寫了一段話,他說:“老師,我要感謝你,我從你童年的故事裡面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人的悲劇,花兒死了,寫下了這樣的話,我從來都不缺少養料和水分,我唯獨缺少的是陽光和愛,由此我想到生命需要什麼呢?需要呵護,什麼是呵護呢?就是給予撫愛,給予支援,給予幫助,在他需要的時候。”

第二個生命需要喚醒。生命是如何喚醒的呢?生命需要在與知識對話裡面來喚醒,它喚醒人的生命的智慧,我們的生命需要在與自身的對話當中喚醒,它喚醒的是生命的能量,我的生命是需要與社會對話中喚醒,它喚醒的是人性。我們今天幾位老師講的故事,在這樣一個徒步當中的經歷,喚醒的不都是光輝的人性嗎?需要在自然對話中喚醒生產的力量。人法天、天法地…這樣一個鬥爭探索當中我們才能把所有的生命的光輝,人性的光輝,生命的力量足以去喚醒。
第三個生命需要挑戰。我們在挑戰中穿越生命,我們在挑戰中重構生命系統,我們在挑戰中升級生命系統。我在想人生沒有不可能。4月21號參加馬拉松半馬,過去沒有跑過半馬,我們學校工會說組委會給我們30個名額,我瞬間就報了,我說挑戰不可能。每個人都是在挑戰不可能當中,把不可能變為了可能的時候,你的人生就升級了。升級的是什麼?你的意志品格,你心中的夢想,實現當中的過程的挑戰,你的理想,你的生命的力量,都是在這個過程當中進行重構。

我說人生沒有不可能,人生就是挑戰不可能,就是把人生的每次的挑戰的不可能,就是把每一個不可能變成可能。再將每一個不可能變為可能的過程當中,我們的生命每次都將得到一次昇華,得到一次重構,一個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在每個不可能變成可能的過程當中,我們的生命都將得到一次昇華和重構。

為什麼我們都在說我們的生命得到了一種新的生命呢?因為我們的信念更堅定了,我們的意志更頑強了,我們的能量更加旺盛的我們生命的價值更有價值了,所以人生沒有不可能,人生就是在戰勝一個又一個不可能中走向了生命新的輝煌。

有人問我,我為什麼要參加這次戈壁的生命探索之旅?我說我就是要挑戰自我,超越自我,重構自我,我帶領著這個團隊,英雄戰隊實現了這樣一次生命的重構和昇華。
在戈壁沙漠深處,我的愛人跟我攜手,她是1964年的,我說每個生命都是渺小的,唯其渺小,我們學了團結。每個生命走向平等的,唯其平等,我們學會了尊重。每個生命都是頑強的,唯其頑強,我們學會了堅持。每個生命都是偉大的,唯其偉大,我們學會了敬畏。
心之嚮往,就是教育的方向。心之嚮往,就是人性的光輝,就是生命應有的樣子,就是教育人要培育的人,就是教育人要前進的方向,讓我們向著教育的方向——奔跑。

謝謝各位徒友,謝謝英雄戰隊的戰友們,謝謝為戈壁生命探索之旅付出心血的所有的同志們、朋友們。
來源 |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