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億女性用品集體暴雷,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求雷軍做衛生巾了….

作者:我是拾遺
來源:拾遺(ID:shiyi201633)
全文3501字,預計閱讀需6分鐘。
女性的安全和需求,
需要被認真對待。
1
良心是黑的,
做什麼都是髒的。
2
我曾以為之前的315:
臭腳踩的酸菜,
重複使用的地溝油,
腐爛變質的果切,
使用劇毒農藥養殖的海參……
已經是我能想到的人性之最惡,
但萬萬沒想到,
連貼身用品也不放過。
今年315最讓我震驚的,
是塌房的衛生巾。
你以為一次性用品是最乾淨的,
但往往是最髒的。
記者暗訪了濟寧一家
“梁山希希紙製品有限公司”,
一個註冊資本只有1萬的
廢品回收公司。
可這家公司卻有著“通天本領”,
老闆透過“內部關係”,
以260元到1400元一噸的價格,
把各大衛生巾、紙尿褲企業裡,
應該切碎的不合格產品,
不經過銷燬工序,
直接私下成噸成噸的售賣給他。
拿到這些產品他怎麼賺錢?
首先,他們的工人,
會徒手從這成堆的垃圾裡,
把一些形狀完整、沒有破損、
沒有明顯汙漬的衛生巾
或紙尿褲分揀出來。
再用手敲打復原蓬鬆度,
沒有經過任何消毒措施下,
裝入包裝袋。
然後他們以七八千元一噸的價格,
直接倒賣給電商賣家。
商家去掉原包裝後貼上假廠名,
就變成了廠家直銷售賣。
點開購物軟體,
那些沒有品牌的散裝衛生巾,
極有可能就是來源於這些工廠。
等到完整的挑完了,
剩下的也不能浪費,
工廠會把這些
本就衛生不合格,
汙穢不堪的垃圾產品,
摻雜著煙盒、口罩等垃圾,
全部送上傳送帶打碎,
重新分離為木漿、樹脂等
一次性衛生用品的原材料,
然後再以3000元一噸的價格,
轉手賣給生產廠家。
最後由廠家製作成衛生巾、紙尿褲
再次流入進入市場。
黑心商人賺得盆滿缽滿,
但消費者根本不知道,
你用過的那包產品,
是不是就是從這些垃圾堆裡出來的。
而這些劣質衛生巾,
攜帶大量細菌、病毒等病原體,
長期使用很可能
引發陰道炎、盆腔炎甚至敗血症,
嚴重影響女性健康。
但更可怕的是什麼?
是整條黑色產業鏈,
所有人都在揣著明白裝糊塗。
節目一經播出,
裡面涉及的自由點、Babycare、
全棉時代、蘇菲、米菲等等品牌,
立刻出來發宣告說:
自己不知道,
不關我的事。
但是成噸成噸的殘次品,
本應直接內部切碎銷燬,
卻能整包整包的流出,
並且是長期穩定的流出。
這不是簡單買通一兩個人就能搞定,
是真不知道,
還是本就是一條黑色產業鏈?
3
其實這不是衛生巾第一次出事了。
之前315就曝光過:
一些三無衛生巾的製造過程:
他們會回收一些
使用過的帶血衛生巾,
發黴廢棄用過的廁紙,
報紙、書籍、生活用紙,
帶著膿血的醫用廢舊棉花,
將它們回收打成紙漿,
蓋上無紡布重新包裝,
就成了一款新的衛生巾。
這些衛生巾裡本身
就含有大量鉛、細菌、微生物,
而在加工時,
又使用了工業燒鹼,漂白粉、
去異味劑、除臭劑、熒光劑等化學物質,
對人體危害有多大足以想象。
有博主就曝光過黑心衛生巾,
內芯用的是回收絨毛漿。
細菌超標。
有網友拆開買的衛生護墊,
裡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蟲卵。
江西一位網友,
還曾在自己買的衛生巾裡發現針頭。
看完315這些曝光,
女性的天都塌了。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
我國女性人口6.89億。
而據統計,
女性一生至少2500天處於經期,
要使用15000片以上衛生巾。
對她們來說,
衛生巾是生活必需品,
這麼貼身的東西
竟然如此的骯髒、劣質,
這跟吃飯被投毒有什麼區別?
4
按照以往邏輯,
一個行業裡某個品牌塌房,
馬上就有競品跳出來,
接下這潑天的富貴。
但衛生巾塌房之後,
沒一個品牌敢毛遂自薦,
整個行業都“噤若寒蟬”,
這才是最寒心的。
當你去搜索一下衛生巾推薦,
就會發現,
幾乎所有叫得上名的品牌,
都因為各種問題上過黑榜。
衛生巾的問題,
不只是不衛生。
前幾個月有博主評測了
市面上十幾款衛生巾,
結果發現,
所有衛生巾的吸收層實際長度,
都比標註長度短。
根據國家標準,
衛生巾長度偏差為±4%,
而商家大言不慚的說:
誤差4%是正常的。
可是真正諷刺的是,
他們極其統一的是-4%,
究竟是誤差,
還是最初就打著擦邊球,
踩著標準的底線生產?
偷工減料的不僅是長度,
還有厚度,
一位從業者就提到:
現在所謂的超薄、透氣,
不過是把吸收材料
從1毫米壓薄到0.8毫米,
真正的吸收體結構三十年沒變過。
不僅是偷工減料,
執行標註也遭到質疑。
PH值要求僅為4~9,
還有各種執行標準極低。
而從起草單位來看,
10個單位裡8家為衛生巾品牌。
既是裁判又是選手,
那標準是不是他們說了算?
5
產品是偷工減料的,
但價格卻是越來越貴了。
A股衛生巾第一股百亞,
曾在招股書中披露,
衛生巾出廠價僅為0.38元一片,
其中原材料成本僅為0.21元。
但流到市場上的價格已經飆到幾塊。
女性生理期一天,
基本要用上五六片以上,
如果用品質好點的衛生巾,
一輩子在衛生巾上的花費,
就要超過5萬。
我還記得,
幾年前有這樣一條新聞,
3毛錢一片的散裝衛生巾,
在網路上熱賣,
當時評論區有人勸誡:
用在私處的產品也敢亂買?
還是買有牌子的吧!
而當時底下的回覆看的人心酸:
不是不想買貴的、有牌子的,
但是生活難,買不起。
為什麼她們會購買三無產品?
根源就在於衛生巾價格連年攀升,
越來越昂貴,
不少女性難以承受。
這些購買普通衛生巾的女性,
是沉默的大多數,
也是生活艱難的群體之一。
她們的生活本就很難了,
可麻繩專挑細處斷,
黑心商人斂財,
是建立在摧毀她們的健康之下,
這種昧良心錢賺著,
難道能心安嗎?
當三無衛生巾的問題被曝光,
有人曾說買那些貴點的、
有品牌的就可以放心了,
然而真實情況是怎麼樣呢?
是衛生巾品牌的集體塌房。
那些貴的,曾經被信賴的品牌,
也在利益的驅使下,
讓質量底線一再失守。
你讓消費者怎麼辦?
不多花錢,
實在擔憂健康風險。
錢多花了,
卻也買不到匹配的品質。
這麼龐大的衛生巾市場,
本應卷出一個物美價廉的產品,
但如今,
連讓女性放心的產品都沒有。
要麼貴,要麼差,
要麼又貴又差。
所以為什麼網友的,
紛紛呼籲雷軍,
趕快入局衛生巾賽道。
為什麼胖東來的衛生巾貨架,
瞬間遭到搶空?
因為大家購買的就是一份信任。
她們寧可信任開超市的胖東來,
他們寧可信任做手機的雷軍,
也不願信任眾多衛生巾品牌,
也不相信所謂的行業標準。
這背後,
不僅是幾個黑心商家的問題,
而是整個衛生巾市場的
集體失信和塌房。
中國女性,
難道就不配擁有一個安全、放心、
品質好的衛生巾品牌嗎?
6
很多人其實不知道,
衛生巾行業最魔幻的是,
他們不去卷品質和服務,
反而在各種營銷和廣告上面卷。
前段時間,
某衛生巾品牌,
推出一款更性感的蕾絲比基尼褲,
打著讓女性穿衣自由的旗號,
打著讓女性經期也要性感的旗號,
但產品本身透氣性差、
防漏效能拉胯,
本該做到的功能一樣沒有,
這是怎樣腦殘的設計?
還有衛生巾廣告裡各種奇葩的細節。
經血永遠是要用藍色液體代替,
月經似乎永遠是讓人羞恥的,
但女性就要穿著短裙一字馬蹦跳,
用她們的身姿去赤裸裸營銷。
還有各種自以為幽默的
擦邊猥瑣廣告。
之前看過一組資料,
為什麼衛生巾的成本那麼低,
還要賣那麼貴?
因為錢都花在了營銷成本上。
上市公司的財報就顯示:
他們在推廣營銷上
投入的費用基本超過15%,
很多品牌佔比可能突破30%。
拜託,誰會在乎,
衛生巾是不是設計得更性感?
有沒有蕾絲花邊?是誰代言?
很多品牌產品偷工減料,
卻把錢重點花在,
捲包裝、卷印花、卷香氣,
卷代言人有多貴,
卷廣告砸得多不多,
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女性最迫切需要的,
從來不是讓衛生巾更性感,
而是讓它更“人性”。
是吸收層加長加寬不側漏,
是背膠粘緊不亂動,
是生產環境無菌,
是材料安全,
是沒有有毒新增劑、
沒有蟲卵、沒有黑心棉,
是每一位女性的安全和需求,
都能被尊重和善待。
7
315的鎂光燈每年只亮一次,
曝光的卻是365天的黑暗。
那些被曝光的黑心棉、毒衛生巾,
從來不是突然誕生的惡,
而是監管縫隙中野蠻生長的毒藤。
抓一個老闆、
封一家工廠,
不過是剜去腐爛表皮的一刀,
而深埋在地下的利益根系,
依然在吸血——
吸的是女性被迫為安全支付的溢價,
啃的是社會的信任殘骸。
為什麼悲劇總在輪迴? 
因為懲罰的力度
永遠追不上暴利的誘惑,
因為道歉宣告
永遠比不過熱搜退潮的速度。
當違法成本只是利潤的零頭,
當“曝光-整改-遺忘”成為標準流程,
那些被點名的企業,
不過換個名字、遷個廠房,
就能在消費者習慣性遺忘中重生。
而女性呢?
她們的身體,
成了資本賭桌上的籌碼,
她們的病痛,
成了斂財過後的沉默成本。  
女性的尊嚴,
經不起年復一年的限期整改。
真正該去監管這一切的,
不是記者,不是媒體。
而是制定更嚴苛的標準,
是施行更嚴厲的處罰。
正如網友說的那樣,
我們不只要315,
我們更需要的是365,
讓每一天都成為消費者權益的戰場。
要讓每一片衛生巾
都經得起顯微鏡下的審視。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問題請聯絡後臺。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拾遺(ID:shiyi201633),一個有態度的人,過著有態度的生活。不管什麼時候遇到你都不晚,這裡總有一束光,能夠穿透你生命中的黑暗。
為了防止讀者朋友們走丟,
請大家關注我們的矩陣號“經濟生活雜談”
經濟學人小助手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閱讀連線。
▼ 經濟學人小助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