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雙十一成交額的不斷攀升,不僅僅是依靠低價來刺激消費。其背後也蘊含著激烈的營銷科技的競爭。2010年蘋果iPhone 4手機發布,智慧手機開始初步在國內中高收入使用者中流行起來。而後隨著國產智慧手機品牌的爆發,以及3G、4G網路資費的下調,我國智慧手機的銷量開始井噴。據CNNIC(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的資料顯示,2015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6.68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為5.9357億,在整體網民中佔比88.9%。中國網際網路普及過程中,移動端的使用者數量遠大於PC固定寬頻使用者,這是顯著區別於歐美國家的趨勢。在這一年阿里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All in 無線”。相比PC端,智慧手機擁有更大的使用者群體。此外,相比PC,智慧手機能夠獲得包括使用者位置在內的,更多維度的使用者資訊,能夠實現更精準的使用者畫像。2015年11月11日晚間,張勇在接受媒體採訪中表示,“本次阿里巴巴在雙十一上最大的創新是‘All in 無線’。今年阿里在前期籌備時,將內部組織的重要資源都投入到了無線上。……我們判斷,午夜的交易量主要來自於移動端。最後事實也證明如此,在雙十一開始前幾分鐘,無線端佔比一段達到80%以上。……今年雙十一阿里在時間、人、地理位置上都針對使用者進行了個性化的展示。”2017年,新零售概念開始興起,主張將傳統零售業態與網際網路技術相結合,透過資料分析、智慧化技術和物流配送等手段,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全渠道營銷、個性化定製等功能。2017年雙十一,天貓在全國12個城市的52大核心商圈開出60家新零售快閃店,線上線下互聯互通。例如,在近百萬家社群街邊小店,網紅爆款產品將實現線下直供。2020年,電商直播大戰爆發,抖音電商異軍突起。相比傳統貨架式電商,直播電商具有更強的互動性,透過影片直播的形式,能夠更直觀的展示產品外觀、效能,強化使用者體驗。同時由於直播時間有限,壓縮了使用者的購買決策時間,消費者更容易衝動消費。2023年開始,雙十一的銷售增量進入瓶頸。根據貝恩諮詢2024年雙十一研究報告顯示,2022~2023年雙十一成交額總量增長放緩,幾乎進入停滯狀態,但直播電商交易佔比的提升顯著(圖 2)。這對企業意味著,雙十一也面臨要降本增效的問題,而生成式AI正逐漸成為企業新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