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2025國潮消費五大方向,解鎖十五大趨勢背後的財富密碼

2025國潮消費全景圖:五大方向、十五大趨勢及商業機遇解析。
作者 | 紫蘇
編輯 | 杜仲
來源 | 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
開篇明義,什麼是國潮消費?
從人群看,國潮消費是當代青年的一種潮流風向標;
從品牌看,國潮消費是中國品牌的超級驅動力;
從產品看,國潮消費是中國智造力量的具象化載體;
從資本看,國潮消費是投資和併購時代的商業新標的;
從產業看,國潮消費是“文化+科技”雙輪驅動下的創新引領者;
品牌是消費品類的智慧凝聚,商機是市場需求的歸納總結,而消費趨勢的挖掘則源自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洞察。
2025年,誰能精準抓住國潮消費這五大方向裡蘊藏的十五大趨勢,誰就能成為下一波商業浪潮中的弄潮兒!
方向一:深耕主流消費人群

趨勢1: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觀潮洞察:精耕圈層文化,主打情緒價值,年輕力正在成為影響品牌增長的關鍵因素。

趨勢背景:
當下,為情緒價值買單成為年輕消費者的主流消費行為。品牌把握圈層文化特點,精準觸達目標消費者,商業變現就能事半功倍。
最近幾年,很多小眾圈層文化正在走向大眾化,比如潮玩IP、漢服、新中式美學;“聯名”則是品牌跨界關注圈層文化的直觀體現,2024年《黑神話·悟空》相關品牌聯名全部大爆,2025年這一趨勢的熱度還將持續。
“什麼都能貶值,快樂是實打實!”年輕消費者更願意為能夠帶來即時享樂、幫助他們逃離現實片刻的體驗買單,因而玄學文化受追捧的熱度居高不下。
高盛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寵物數量首次超過4歲以下幼兒數量。“育兒式”養寵盛行,更多年輕鏟屎官願意為毛孩子掏錢改善生活,寵物富養時代來臨,寵物主糧、保健品、美容護膚等都是2025年的新增長點。

趨勢2:銀髮經濟爆發前夜

觀潮洞察:有錢有閒的銀髮族成消費新增量,正在與年輕人及潮流元素“同頻共振”。

趨勢背景: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首超3億。人口老齡化的客觀環境下,銀髮經濟迅速成為“有富礦待挖掘”的潛力產業,預計到2035年,銀髮經濟規模有望達30萬億元。
出生於1960-1975年(50-65歲)的新銀髮人群,成長於中國快速變革的年代,“敢想敢為”,消費需求圍繞“為自己而活,為快樂而活”。
萬億銀髮經濟市場前景是廣闊的,但當下與之相對的養老產品供應缺口很大。根據日本養老產業近30年的經驗發現,真正賺錢的細分領域主要分佈在文娛、健康、醫療、本地生活等方面。
在老年生活消費市場,足力健5年(2014-2019年)做到40億依然是業內神話。鑑於銀髮經濟有著多行業綜合屬性,品牌應該具備“銀髮+”的跨界思維,2025年可以關注健康養生消費(功能性食品、健康服務業)、滿足老年人需求的特色旅遊產品、絕對剛需的醫療器械品類(助聽器、智慧輪椅等)、提供高質價比商品的社群生鮮店和全品類折扣業態。

趨勢3:穀子經濟確定增長

觀潮洞察:二次元的錢更好掙,“穀子經濟”既能突破多次元壁,又能穿越消費週期。

趨勢背景:
所謂“穀子”,取自英文“Goods”(商品)的音譯,一般指漫畫、動漫、遊戲等二次元IP為原型製作的周邊商品,包括徽章、立牌、鑰匙扣、卡牌、手辦等。與“穀子”對應,購買這些商品的行為被稱為“吃谷”,由此形成“谷圈”。
最新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二次元市場規模已達2700億元,預計2029年將達5900億元。穀子經濟將從人群、產品、場景、營銷等多方面重塑消費市場。
來自英國的jellycat俘獲了無數中國年輕人的心,而中國的泡泡瑪特也成為海外社交媒體上絕對的流量密碼。這兩大潮玩品牌的不斷出圈,都源於對IP的深度挖掘與創新設計,滿足了消費者對新鮮感、收藏欲的追求。
透過穀子營銷,品牌能夠突破行業邊界,將不同領域的粉絲群體匯聚在一起,實現品牌影響力的指數級增長。

方向二:品牌穿越週期密碼

趨勢4:保證品牌活下去

觀潮洞察:在增量時代要順勢而為,在存量時代要順勢活著。

趨勢背景:
任正非說:“活下去,是華為的最高綱領,也是最低綱領。”2025年,“活下去”將是擺在大多數品牌面前的最大主題。
近幾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內卷”程度日益加劇,無休止的價格戰引發行業進入淘汰賽。2024年,威馬汽車、遊俠汽車、高合汽車、極越汽車……一大波新能源車企破產倒閉,2025年誰會成為第一個倒下的新能源車企呢?
無獨有偶,2024年12月初,正豪大大雞排官方宣佈,在中國大陸的所有門店將陸續於2024年12月31日前閉店;2025年1月9日,貴人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金鶴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代鞋王正式告別歷史舞臺。
活著是存量時代所有品牌的最高經營目標。2025年品牌核心聚焦兩件事兒——利潤和現金流。
趨勢5:堅持品牌出海成共識

觀潮洞察:品牌出海既是長期戰略決策,也是高質量生存之道。

趨勢背景:
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5萬億元,出海企業的數量也實現了23%的激增!“不出海就出局”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共識,未來3-5年品牌出海將成為中國企業出海主流。
2024年跨境電商平臺仍是中國企業出海重要渠道。除了亞馬遜作為首選渠道外,中國“出海四小龍”SHEIN、TikTok Shop、TEMU、速賣通,憑藉“好多快省”模式快速崛起。
2025年,隨著地緣政治衝突與跨境平臺低價競爭的加劇,低價走量、白牌賣貨的出海吸金模式即將失靈,只有做品牌才是實現產品溢價、構建企業海外影響力的關鍵。
改變當下所謂的產品出海(70%以上是白牌,約30%是供應鏈)現狀,全面提升品牌出海的市場佔比才是長久之計。海爾、美的、小米、安踏、波司登、名創優品、泡泡瑪特等品牌巨頭的全球化故事,就是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一個縮影。

趨勢6:發展品牌第二增長曲線

觀潮洞察:百年品牌之所以基業長青,都在堅持“守正出奇”。

趨勢背景:
混沌大學創辦人李善友在《第二曲線創新》中曾指出:一個企業想要長壽,需要從管理和創新兩方面入手。從管理上,企業應該儘量延長第一曲線的“生命”,以應對既有市場;而從創新的角度出發,應啟動獨立的第二曲線,以應對新興的市場機會。
2025年,在新消費經濟的大背景下,多品牌策略就是應該根據消費需求的多元化、碎片化、個性化,挖掘不同細分品類市場的增長機會,從而形成具有前瞻性的消費者洞察,以及實現整體品牌價值最大化。
FILA作為安踏的第二增長曲線,曾歷經併購整合、渠道改革、品牌重塑後等多個階段,讓“中國安踏”成功晉級“世界安踏”,併購整合+創新運營是不二法門。
元氣森林成立至今,短短八年就擁有元氣森林氣泡水、外星人電解質水、元氣自在水、冰茶等多個產品品牌矩陣,多輪驅動構成百億品牌基本盤。
在存量競爭時代,主品牌如何重新定位?如何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如何能夠快速佔領消費者心智?如何提升運營效率和使用者體驗?這些都是追求品牌基因長青、穿越週期需要解決的問題!


方向三:好產品是制勝王道

趨勢7:“平替”產品依然有機會

觀潮洞察:消費者追求高階價效比,平替依然是剛需,市場潛力巨大。

趨勢背景:
“不是高階買不起,而是平替更有價效比。”2025年2月6日,在小紅書上搜索“平替”,話題瀏覽量15.9億;搜尋“平替測評”,話題瀏覽量11.4億;搜尋“大牌平替”,話題瀏覽量5.8億。
大批對價格敏感,卻又追求產品質量的年輕消費者,讓“平替經濟”成為一種主流,甚至成為一種產業趨勢和企業的謀生之道。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國車企一直都在對標特斯拉;而在清潔電器和小家電領域,戴森的“國產平替們”(徠芬科技、石頭科技、追覓科技等),2024年已從國內市場轉向全球市場開始“平替”國際戴森們,並都取得了不俗戰績。瑞幸平替星巴克,也是全球商業史上的標杆案例。
2025年,基於“大牌平替”“高階平替”,品牌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抓住機會,就能找到產品成功的關鍵策略,實現商業新增長。

趨勢8:健康賽道再出百億飲品

觀潮洞察:健康是飲品創新主基調,中式養生水或接棒無糖茶成為下一個百億飲品。

趨勢背景:
經濟全球化浪潮下,中國飲品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正在向產品細分化、品類創新化、渠道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中國消費者價值觀正經歷重塑,健康、可持續性及價效比成為購物決策的核心考量,“真實需求”引領新消費潮流。
在健康消費需求的推動下,所有來自產業和市場的感官性趨勢都匯聚於一個具象的產品載體——中式養生水,2025年將是中式養生水爆發元年,預計3年內可誕生百億級超級品牌。
中式養生水與無糖茶都是切中當下消費者的健康需求,而且主打藥食同源概念的中式養生水,不僅更注重傳統養生,營養價值也相對更高,因此中式養生水具備繼無糖茶之後成就百億級產品的極大可能。

趨勢9:品類創新是品牌破卷之道

觀潮洞察:紅利時代下普惠增長不再,存量時代唯有品類創新潛藏機會。

趨勢背景:
里斯品類創新戰略諮詢中國區合夥人何鬆鬆認為:中國企業面臨著兩大戰略機會,第一是消費觀念的大迭代,比如糖的迭代、能源革命、休閒服飾熱等;第二是中國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所以很多行業都存在著打造全球性“中國”新品類的機會。
當下這個存量時代甚至是縮量時代,品牌破卷之道唯有透過品類創新,而開創一個新品類最直接的方式是科技創新。科技創新主要有兩大破局路徑,一是產品本質上的創新(如原料創新),二是技術的更新迭代和成熟應用(如AI)。
在食品飲料行業,“兩高三低”(高蛋白、高纖維、低糖、低脂肪、低鈉)是未來數十年的創新主線已成行業共識,因此在這個長期趨勢上一定會誕生一大批的顛覆者,超越老品類,成為新品類之王。
在護膚美妝賽道,品牌的進階競爭已從面向終端消費者的功效表達,延伸至上游的原料科研創新。以重組膠原蛋白為主的創新原料和以植物為基礎的功效性原料,都已成為頭部品牌積極佈局的重點。

方向四:零供協同渠道變革

趨勢10:即時零售借勢狂飆

觀潮洞察:即時零售時代加速到來,質價比為王,半小時達或成標配。

趨勢背景:
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即時零售整體市場規模破萬億,預計2030年將超2萬億元。
2024年,美團、京東、餓了麼、抖音等平臺都在加碼即時零售,主要服務城市中高收入群體、年輕上班族,以及對便捷性有較高要求的消費者。配送速度堪稱即時零售的生命線,預計2025年半小時達或成標配。
目前,各大平臺的即時零售業務已覆蓋數碼家電、母嬰玩具、日百服飾、美妝個護、寵物用品、便利店業態、水果、食材、酒飲、鮮花、醫療器械等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官方資料顯示,2024年美團閃電倉數量超3萬個,預計2027年將超10萬個,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元。
未來,隨著品類擴充套件、技術驅動,即時零售下沉市場潛力巨大,將繼續滲透更多生活場景,商機無限。

趨勢11:實體零售調改併購

觀潮洞察:中國實體零售進入轉型新週期,品牌將深度參與業態的重塑和創新。

趨勢背景:
2024年,實體零售領域經歷了兩波前所未有的風潮:
一是調改潮,來自河南許昌的網紅胖東來“爆改”傳統商超,從嘉百樂(江西連鎖商超)、步步高超市到永輝超市,立竿見影的效果讓華潤萬家、世紀聯華、沃爾瑪、物美等老牌商超陸續跟進開啟自主調改;
二是併購潮,孩子王收購樂友、名創優品收購永輝超市、阿里出售銀泰百貨等,2025年開年第一天,阿里巴巴又宣佈出售高鑫零售。
從盒馬、山姆再到胖東來,中國零售業的調改一直是進行時,但是結果卻不盡人意。而併購潮起的背後是中國實體零售行業已行至拐點處,業態的重塑和創新是適應消費變化和應對競爭的必由之路。
2025年,百貨、超市、購物中心等實體業態必將迎來更多的專案調改。與此同時,由於一些企業經營困境難解,尋求資本合作的專案會越來越多,併購重組案例也將進一步增加。

趨勢12:直播+短劇解鎖電商新增長

觀潮洞察:公域流量見頂,私域流量重運營,直播+短劇解鎖電商新增長。

趨勢背景:
有關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將超過5萬億元,使用者規模也達到5.97億人。
直播帶貨的流量紅利正在逐漸衰減,不僅公域流量見頂,品牌商家和電商主播都面臨銷售下滑、流量成本上升等問題。2025年,一定是具備完善供應鏈能力、能精準把握消費需求、重視私域流量運營的品牌商家,會更具競爭優勢。
最近兩年,短劇成為當下流量新寵。2024年,謙尋薇婭、瘋狂小楊哥、辛巴等頭部主播以及頭部MCN機構遙望、無憂等,都集體瞄準了短劇賽道,意在滿足品牌的多元化需求。
與此同時,韓束、穀雨、肯德基、星巴克、茶百道等越來越多的消費品牌,開始嘗試短劇營銷,並探索短劇+直播帶貨等新形式。短劇也屬於品牌廣告的一種,其主要存在價值也是為了品牌變現。
2025年,在抖音、淘寶之外,小紅書、影片號、B站等多平臺的直播電商都顯現出快速增長態勢,這也會為直播電商的發展格局帶來新變數。

方向五:消費併購時代來臨

趨勢13:消費品牌港股上市潮

觀潮洞察:港股是消費品牌上市首選途徑,A股上市公司或掀起一波“A+H”上市潮。

趨勢背景:
資料顯示,2024年港股IPO市場融資金額預計可達約876億港元,同比上漲約89%。在美的集團、順豐控股和華潤飲料的助力下,港股消費品市場新股融資額更是“一騎絕塵”。
香港資本市場憑藉因相對寬鬆的上市條件、高度國際化的市場環境、豐富的融資途徑、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政策支援等諸多優勢,成為許多內地擬上市企業的首選。尤其是在A股IPO收緊之下,一些消費行業的擬上市企業不得不另尋上市途徑。
2025年初,內地企業紛紛加快赴港上市步伐。1月初,包括蜜雪冰城、古茗、老鄉雞等在內的14家企業集中遞交了港股上市申請。此外,部分A股上市公司正掀起一波“A+H”上市小高潮。

趨勢14:A股併購新時代

觀潮洞察:全球百年消費品牌中基業長青者比比皆是,資產適合長期持有和發展。

趨勢背景:
近年來,資本市場的焦點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疊加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需求、產業鏈的整合動能,併購重組交易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度。
自2024年開始,消費賽道在一級市場從“全員募資”轉向“全員退出”的背景下,很多PE機構和產業巨頭開始重點佈局消費專案,2025併購大熱趨勢不變。
因為優質的消費品牌標的不僅現金流好、長期盈利,分紅預期可期,而且消費資產在品牌價值、供應鏈等方面也有著明確的競爭壁壘。
機構投資人認為: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消費是眾多行業中穩健性強、確定性高、能穿越週期的一條賽道,而現在恰是消費投資或併購佈局的好時點。

趨勢15:消費投資略有回暖

觀潮洞察:擁有自我造血能力的消費品牌,任何時候都是資本爭搶的優質標的。

趨勢背景:
據《盤點消費賽道309筆投融資,資本相中了哪些好生意?來源:向新而生》報道,從2018年到2024年,消費賽道的投資數量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到2024年降至約309筆,整體數量上較2023年仍有小幅下滑,但整體投資金額為270.61億元,同比2023年回升4%,有小幅回暖跡象。
餐飲業態投融資主要集中在中式新茶飲(14起)、連鎖咖啡(12起)、地域特色餐飲(8家)、中西式快餐小吃連鎖(11起)、餐飲供應鏈企業(10起)、預製菜等;
零售業態投融資主要集中在戶外運動(14起)、消費電子(23起)、母嬰賽道(12起)、寵物賽道(24起)、新零售百貨(24起)、零食折扣店等;生活方式投融資主要集中在酒店民宿(16起)、運動社交場所(10起)、娛樂IP(6起)。
深創投認為大消費賽道有一大重要趨勢——是包括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落地,將會極大影響消費產業鏈,為傳統消費品帶來升級迭代的機會。
往期推薦
年度盤點 | 觀潮一線國潮在縣國潮風雲
隱形巨頭國潮出海國潮尋味 | 觀潮星探
數讀國潮國潮來報消費刺客牌裡牌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