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報告,看懂2025年7大消費趨勢

來源:增長黑盒

當下,消費者行為的碎片化達到了驚人的程度,三秒完播率已成為營銷人掛在嘴邊的關鍵詞。
一項研究表明,年輕使用者每天玩手機269次,平均2分鐘切換一次App,表面看是被即時滿足驅動,實際上卻是為實現更完整的目的,將時間切割成小塊。
這些碎片化行為構建了一個互聯互通的資訊生態系統,各類應用共同服務於特定場景需求。
然而,單純依賴短期刺激的注意力陷阱難以形成品牌長期價值,消費者愈發警惕此類營銷。
2025年的品牌挑戰在於,在預算不變的情況下,實現以下三個要:穩住流量主陣地,拓寬增長邊界,並沉澱品牌資產,擺脫對流量平臺的依賴。
面對這些挑戰,品牌需轉向尊重真實需求,以產品和服務為核心,串聯離散觸點,形成網狀護城河。
本報告梳理了2024年消費者的7大需求趨勢和9個案例,結合頭部品牌案例,探索了產品、營銷、渠道、技術四大維度的創新增長策略,為2025年的業務發展提供思路與參考。
趨勢一:錢包增長有限,
73%消費者探索了新消費場景
品牌增長的原點一定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好產品,營銷和流量只是放大器。但整體消費市場供給大於需求,顯而易見的增量賽道也已經飽和。
尼爾森對於飲料行業的追蹤顯示,月銷過千萬的新品在2021年有41個,但到了2024上半年僅有2個。
產品創新的驅動力會來自哪裡?
消費者錢包的重新洗牌將會產生確定性增量:人們總消費金額未必上升,但一定會在更多不同場景花錢。

普遍意義上的消費升級可能不存在了,但消費者細分的生活場景和興趣增多了,錢包被切成了更多塊,花錢的方式變得更加複雜和多樣。
實際上,消費者普遍會有摳摳搜搜花了很多錢的感受 ,一份2024年中的調研報告顯示,1-3線的中產及以上人群,有63%預期全家會比去年同期花更多錢。
20年前,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在研究創新理論時提出了Jobs-to-be-done(JTBD)理論:
消費者購買產品或服務不是因為他們屬於某個群體或具有某些特徵, 而是因為他們在特定場景下需要完成某項工作即消費者想要實現的目標或解決的問題)。
傳統營銷會說25-35歲的年輕白領購買星巴克咖啡,而JTBD理論會說當人們需要一個臨時辦公和社交場所時,他們會僱傭星巴克來完成這項工作。
這很好的解釋了我們的調研資料:在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消費者的工作變多了,而且在不斷更迭。
未來的競爭並不侷限在品類和人群上,識別消費者關鍵工作、分析工作的完整過程,並提出對應的創新產品,成為了品牌的重要任務。
當然,這些工作也存在時效性,消費者每年都會放棄某些興趣和習慣,同時替換出新的場景。其中逐步增長、確定性的趨勢,才是最有價值的。

對於大品牌來說,可能會優先選擇提前佈局,為長期的趨勢變化積攢能量,直到某一天爆發;
對於新銳品牌來說,更重要的是藉助爆品思維先上牌桌,由小切口進入大市場,逐步延長產品生命週期。
品牌方關鍵議題一:
怎樣用產品創新滿足消費者日益細分的場景和需求?
世界永遠不會是平的。無論是展望長期主義,還是抓住短期紅利,套利思維和降維打擊依然在滿足消費者新場景上發揮作用。
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消費趨勢大機率會在其它地方重演,透過這些借鑑可以幫助品牌提前踩點佈局,順勢而為。
其它品類功能、口味、包裝的變化趨勢,很有可能驗證了消費者在新場景的需求。
例1:東方樹葉|老品牌為何在蟄伏9年後衝上百億營收?

圖源:東方樹葉官網
1.東方樹葉的崛起:百億營收的秘訣
起步與突破:東方樹葉在2014年推出僅4年便實現盈利,靠的是對無糖茶市場的前瞻佈局及消費者健康需求的洞察。
關鍵策略:以口味和包裝為核心創新點,持續更新產品組合,捕捉消費趨勢。藉助品類教育培養消費者對無糖茶的接受度,提高品牌忠誠度。

2.創新驅動力:洞察消費需求與市場調性

市場洞察透過單品銷量和區域銷量的分析,調整產品線,集中資源打造高潛力產品。資料顯示,購買無糖茶的消費者更注重健康理念。
消費者體驗:強調天然和無新增屬性,細化消費場景,包括工作休閒和健康飲食搭配等。

3.市場份額提升與品牌強化

策略實踐:在社交平臺深耕營銷,透過圖文內容、產品故事吸引消費者。線下渠道結合線上社交裂變,加強使用者黏性,擴大市場份額。
差異化競爭:以無糖茶為核心突破,同時輔以精美包裝,主打年輕消費群體。
4.產品創新與消費者聯動
創新流程:東方樹葉從消費者洞察入手,結合人類學調研與大資料分析,貫穿產品研發全流程,包括品類選擇、包裝設計、測試反饋等。
聯動效應:推動使用者參與產品設計,使消費者成為品牌創新的重要一環。以趣味化、個性化的方式塑造品牌與消費者的深度連線。
5.未來展望
穩步擴大市場:進一步最佳化產品線,挖掘無糖茶細分市場潛力。
提升行業標杆地位:透過創新模式不斷鞏固品牌護城河,引領健康飲品消費潮流。
東方樹葉透過精準市場洞察、創新驅動和消費者聯動,構建了無糖茶市場的競爭優勢,成功實現品牌增長並邁向百億營收目標。
—上下移動檢視—
案例2:SIINSIIN|年入30億的新品牌是如何打造爆款的?

1.品牌背景

SIINSIIN是一家主打輕運動風的中國品牌,類似於lululemon,透過切入小眾需求建立起競爭壁壘。

成立以來迅速崛起,2023年全年GMV達15億元,同比增長9%,預計2024年目標是突破30億元。
2.品牌戰略
SIINSIIN透過消費者教育+產品創新相結合的方式,形成品牌影響力。
提供多場景穿搭功能,覆蓋日常、運動、旅行等生活場景,滿足消費者既要又要的需求。
創新方法:以解決消費者痛點為核心,重視使用者反饋,並透過資料洞察精準定位需求。
創新路徑包括三個階段:驗證需求、產品開發、新品上市,每個階段均以市場反饋為依據。
3.產品特點
產品主打輕便、舒適、易搭配,打造微創新的核心競爭力。
持續迭代,延長產品生命週期。
4.營銷模式
藉助小紅書、抖音等平臺進行KOL營銷和種草,快速觸達目標消費者。
在微信生態內,透過會員中心和社群互動提高使用者粘性,並建立私域+公域流量閉環。
5.未來發展
聚焦提升產品質量與使用者體驗,擴充套件新場景穿搭需求。
增強消費者品牌忠誠度,推動長期增長。
SIINSIIN透過精準的市場定位、創新產品設計和多樣化的營銷策略,快速佔領輕運動時尚市場,並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實現品牌可持續發展。
—上下移動檢視—
趨勢二:價格戰削弱體驗,
22.4%消費者對質價比表達不滿
對應近幾年中國CPI的變化,整體快消品的均價也在不斷下滑。
除了少數持續高階化的細分品類,大多數消費品都陷入了價格戰的漩渦。
在2021年Q1,中國城鎮快消品平均售價有了3.4%的漲幅,而在接下來的數年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到2024年Q1,整體降價幅度已經達到了1.5%,而2024年Q3則高達5.1%。
埃森哲的調研發現:2024年品牌CMO普遍都將競爭焦點放在了價格上,其重要性甚至遠超產品和品牌本身。

在2024年,65.5%的消費者認為低價對於購物決策相比前一年更重要了。
這背後必然有商家價格戰帶來的心智影響:在尋求低價商品的方式上,有6成消費者傾向於找品牌官方薅羊毛,還有6成消費者會主動選擇折扣力度更高的渠道。
消費者對於折扣的傾向性,已經超過了一度流行的平替。

問題就來了:打折促銷難道不是給消費者帶來實惠嗎?品牌方不應該積極參與降價嗎?
事實並非如此。
對比23年,單純追求低價的消費者並沒有大幅淨增長。
即使消費者抱著一分錢一分貨的心態購買了低價商品,依然有超過2成認為產品品質和體驗不符合預期,其中質量降低是不符合預期的主要原因。
收入越高的人群,不符合預期的佔比越高。
這說明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是質價比,而不是純粹的低價。

問題就來了:打折促銷難道不是給消費者帶來實惠嗎?品牌方不應該積極參與降價嗎?
品牌方打折促銷,必然降低了毛利。想要繼續賺錢,要麼就降低營銷和銷售成本,要麼就在產品質量上妥協 ,顯然後者更加輕鬆,質價比也更難實現。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雖然消費者花錢更謹慎了,但價格並非消費者衡量產品價值的唯一標準。
即使消費者購買了低價商品,省下的錢並非全部用於儲蓄或剛需,而是有超過3成用於了其它興趣消費,接近2成去尋找貴替。
具備強功能性、品牌力、儀式感的產品,更容易讓消費者認可溢價、脫離低價的決策範圍。
行業內卷之下,打折促銷帶來的品牌力損耗、研發投入下降,反而讓商家更加偏離了消費者的預期,也錯失了利潤成長的機會。
品牌方關鍵議題二:
怎樣兼顧品牌力和產品力,為消費者提供質價比?
讓利消費者,薄利多銷,但不能透過降價打折來透支品牌力、降低質量影響口碑:
預算降本這一刀也不能全砍在品牌建設上,供應鏈和渠道的增效更關鍵,錢要花在消費者最在意的地方。
案例3:駱駝服飾|老國貨如何抓住戶外潮流,在年輕人中翻紅?
1.品牌背景及定位
駱駝服飾作為一個有近百年曆史的品牌,在中國市場迎來新增長點,2024年目標GMV突破100億元。
核心目標消費者集中在25-30歲的年輕人,女性佔比60%,以一線和新一線為主要消費市場。
2.消費趨勢洞察
年輕消費者更關注價效比、專業功能和時尚感的結合,推動了衝鋒衣從專業裝備向日常穿搭轉型。
消費需求從功能性向日常場景覆蓋延伸,包括通勤、山系穿搭等多種場景。
3.品牌創新與產品策略
提出多穿適、多品類挖掘增量的產品策略,將衝鋒衣設計為適合多個場景的實用單品。
將價效比優勢與專業技術結合,降低入手門檻,強化年輕人對品牌的認同感。
4.營銷模式
透過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進行多場景種草,全面搶佔線上品類的TOP1位置。
在微信私域生態中,透過社群和直播進一步深化與使用者的互動和轉化。
5.資料支援與渠道擴充套件
品牌自播的GMV佔比超過50%,在抖音生態中覆蓋超4400萬粉絲,2023年下半年實現月均GMV增長16%。
自建內容矩陣,包括專業評測、穿搭教程等,強化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6.未來計劃
持續擴充套件女性化、時尚化和年輕化的細分市場,進一步提升市場佔有率。
以使用者體驗最佳化+內容深度運營為核心策略,不斷挖掘產品潛力和增長空間。
駱駝服飾透過洞察年輕人對功能與時尚兼顧的需求,將傳統衝鋒衣升級為適合多場景的時尚單品,同時藉助新媒體和私域流量閉環,實現從傳統品牌向時尚品牌的成功轉型。
—上下移動檢視—
趨勢三:購物時間減半
86%消費者仍面臨退貨困擾
最近,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24年中國居民時間利用報告,其中提到了一個跟消費行為相關的資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購物上花時間,然而每個人花的時間卻在減少。

從整體趨勢來看,這的確說明了線上零售滲透率提升的同時,充分製造了便利,節省了人們的時間。
資料顯示:消費者總體認為今天的購物決策更簡單快捷了。從品類上來看,大部分快消品並不重決策,只有少數高客單價的產品存在決策難度淨增加的情況。

雖然消費者與品牌的觸點更多、轉化鏈路更復雜了,但今天依然有7成以上消費者發現與購買處於同一渠道。
這說明消費者在今天更傾向購物時的所見即所得,品牌在全渠道的電商佈局也充分促進了決策簡化。

但話又說回來,消費者真的做到知行合一了嗎?人們自認為能夠在網路中抹去資訊差、方便快捷的做出決策,但這些決策真的準確嗎?
至少從行為表現上來看,決策變快了,並不意味著變準了。
2024年居然有86%的消費者有過退貨行為。除了常見的衝動消費和比價外,更重要的是不合適和不滿意。

之前對於社媒種草的研究中,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
① 有超過10%的消費者被種草後購物都會非常後悔,直呼上當;
② 另外有接近40%的消費者被種草後購物基本滿意,但還是不可避免有一定程度的後悔。
品牌在流量競爭中,試圖全面佔領消費者注意力,從而不斷縮短購物決策的鏈路,以實現品效合一的目標。
這看似讓消費者當即的決策變得更快、更容易了,但也讓消費者更後悔了,消費者自己可能都沒意識到,決策簡單是有代價的。
消費者與品牌的連結是需要時間來培養的,忽視品牌建設、在購物階段過度加速決策無異於拔苗助長。
我們來看那些感覺決策變難的人,就會非常清楚:
① 品牌資訊的熟悉、辨別、對比,都需要花費時間;
② 查詢攻略、判斷資訊有效性、比價則特別消耗人們的精力。

對消費者真正有幫助的是在節約他們時間精力的同時,讓他們對自己的選擇不後悔。
品牌方關鍵議題三:
怎樣基於使用者真實需求與決策路徑,長期穩固生意陣地、積累使用者資產?
購物時間縮短的事實,也意味著今天的消費者越來越不傾向把時間花在購物決策環節,對於品牌的認知和購物興趣,會分散到生活中的其它場景。
僅在購物環節、用短鏈路影響消費決策,是遠遠不夠的。
① 圍繞一群人成為生活方式的入口,做整體的解決方案,減少單次選擇成本;
② 面向核心人群,用高品質內容做長鏈路的溝通和教育,讓消費者培養習慣而非嚐鮮,同時順應消費者的長期自然行為,而非用外力來扭轉短期注意力。
案例4:山姆會員商店|為何在中產消費降級下還能突破千億規模?
1. 背景與市場洞察
山姆會員店在中國的中產市場持續擴張,儘管消費降級趨勢明顯,其2024年目標會員數突破千萬。
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同時並存,中國中高收入人群規模逐年增長,預計2030年將達3.25億。
2. 核心增長策略
抓住量的機會:透過洞察會員消費趨勢,擴大自有品牌覆蓋,提升消費價值。2024年會員消費貢獻率預計達70%以上。
針對需求最佳化選品:商品數量達2800種,自有品牌佔比40%,聚焦高性價比和高復購率產品。
3. 降低使用者決策成本
透過精選商品、嚴格篩選,減少消費者選擇成本,讓使用者輕鬆獲得高性價比商品。
會員專享:提供獨家折扣、高品質商品,以及更多附加服務(如1V1會員顧問和退換貨支援)。
4. 服務與體驗提升
透過會員制帶來更高黏性,注重長遠的會員體驗教育,鼓勵消費者更多復購。
產品多樣化:覆蓋生鮮、日用百貨、進口食品等多類商品,同時保持產品質量與服務的一致性。
5. 長遠市場教育與品牌價值
透過口碑和長期宣傳,教育消費者物有所值的理念。將會員的信任價值轉化為長期復購動力。
6. 未來發展目標
聚焦中產和高收入人群的消費潛力,進一步挖掘市場增量。打造線上+線下多渠道會員體驗閉環,進一步推動品牌規模化增長。
山姆會員店透過精選商品+高性價比的模式,在消費降級背景下保持增長,牢牢抓住中產消費人群的量與質需求。
同時,透過會員專享服務和優質商品體驗,不斷提升品牌粘性與市場競爭力。
—上下移動檢視—
趨勢四:品牌信任攀升
38.3%消費者依靠達人推薦新品
要在多元化的場景中推動消費者購物決策,最大的難點就是:碎片化的媒介雖然刺激了消費者的即時滿足感,但品牌資產也會在碎片中迷失,消費者的信任將無處安放。
“信任是品牌的核心資產”早就成為了共識。信任不僅促進了品牌心智的強化,還意味著有更大的購買力和支付溢價。
益普索的最新研究提出了一個更新穎的理解:信任還代表品牌擁有更高的容錯率。即使面臨市場的週期變化或負面輿情的影響,也不會輕易遭遇口碑崩塌。

對於沒有俘獲使用者信任的品牌來說,當它的使用者看到1-2條企業負面資訊後,會有57%的人選擇相信負面內容;而對於成功俘獲使用者信任的品牌,這個比例僅有25%。
許多知名品牌能夠從輿論漩渦成功脫身,並不是網際網路沒有記憶,而是信任它的消費者願意多給一次犯錯的機會。
那麼,這種信任是如何構建起來的呢?
我們發現:消費者面對不同角色為品牌或產品做信任背書時,態度有很大差異。
人們最信任的聲音還是來自品牌本身。所以在消費者看來品牌廣告的檔次是最高的,品牌方看來成本也是最高的;
但是,要擴大流量規模實現破圈,還要依靠豐富的達人生態;熟人社交則是更為平衡的方式,但規模化撬動的難度也更高。
我們觀察到,增長遇到挑戰的品牌,要麼是過於保守,專注傳統營銷策略,導致抓不住線上增量的機會;要麼是過於激進,all-in 流量玩法,把製造信任這項工作外包給了別人。
對比前一年,整個內容生態的信任也呈現U型分佈變化,消費者其實對於BGC和UGC是越來越信任的,對於PGC的信任卻有所下滑。

這並不是說達人生態本身失效了,而是競爭環境導致邊際效應降低了,品牌應該尋求更多組合變化:
首先,優質的KOL資源是極其有限的,而在商業化濃度很高的環境下,過多同質化的商業廣告會讓消費者的信任被擠壓。
缺少了差異化空間,即使超頭部達人,信任也是在下滑的。
其次,KOC一度成為熱門的話題,因為數量多、成本低,甚至可以在ROI上有超額的收益。
但在消費者看來,知名度越低,就意味著權威性的缺失,KOC的信任流失甚至大於KOL。
過多資源投入KOC,也意味著追求數量而妥協質量,畢竟挖掘到小眾寶藏存在極大不確定性。
品牌方需要用高質量的BGC作為基礎,撬動UGC的同時,配合PGC擴充新流量,真正讓碎片形成生態。

值得注意的是:熟人朋友作為信任度最高的角色,未來會發揮更多價值。
品牌方關鍵議題四:
怎樣透過全域營銷策略,串聯中心化內容和去中心化內容?
從營銷創新的角度來看,在觸達消費者的過程中BGC代表的向心力與PGC&UGC代表的離心力缺一不可,二者需要達到平衡的狀態才能兼顧信任深度和流量廣度。
品牌需要將分散的使用者注意力和品牌資產向高價值的平臺&渠道傾斜,無論是穩固存量還是獲取新增量,從而讓消費者在被動狀態下也能不間斷建立認知。
將統一的品牌資訊和服務分發到使用者生活的各個場景中,如同一束光透過稜鏡折射到不同方向,從而讓消費者在主動狀態下滿足場景需求。
案例5:奧利奧|百年巨頭如何在傳統營銷基礎上增強碎片化傳播?
1. 品牌背景及挑戰
奧利奧作為百年品牌,長期依賴傳統營銷手段,但隨著數字化程序加速,碎片化傳播成為主流,品牌面臨新的增長挑戰。
如何平衡傳統基礎的深耕與數字化創新的融合,是奧利奧近年來的核心任務。
2. 戰略調整與核心轉變
以使用者為中心:2018年起,奧利奧全面轉型,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透過產品本地化+場景共創+基本盤深耕強化與消費者的連結。
推動營銷策略升級,融入年輕人喜愛的內容與傳播形式,例如跨界營銷、社交媒體傳播。
3. 營銷策略的創新與組合
拓展新人群:針對年輕消費者,採用大規模精準投放和多元化內容形式觸達使用者。
內容型別多元化:用短影片、直播、電商合作等形式打通線上渠道。結合KOL、KOC和UGC內容矩陣,激發使用者主動參與。
2024年的營銷主軸聚焦更深層次的生活場景覆蓋,如透過美食博主、生活方式達人等多維度傳播生活場景中的應用。
4. 數字化生態建設
在整個生態中,結合使用者資料分析,逐步實現內容精準分發與消費場景閉環轉化。
利用廣告+社交+電商的全域組合聯動,打造從使用者觸達、認知到購買的完整鏈路。
5. 成效與未來計劃
營銷內容的全年傳播路徑精細化,每次活動層層推進,覆蓋多個觸點。
從2024年開始,將更注重區域化、場景化創新,進一步挖掘增量空間。
奧利奧透過傳統營銷基礎與數字化內容創新的結合,在強化品牌根基的同時,逐步擴大年輕使用者的市場份額。
奧利奧的核心策略是用創新場景與多元傳播觸達使用者,同時藉助社交生態聯動和數字化技術提升品牌的全渠道影響力。
—上下移動檢視—
趨勢五:新消費熱度提升
71.8%消費者購買頻率增加
雖然“10億中國人沒有坐過飛機”是一個比較誇張的說法,但必須承認的是中國消費市場依然是以滲透率驅動為主。
對比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一些主流品類的滲透率、人均消費量仍舊較低。依然有大量潛在消費者沒有接觸過某些品類。
我們發現,今天的消費者會持續發現新品牌和新產品,並且與購買頻率呈現正相關關係。

對於發現新品增加的消費者來說,被動接收資訊的觸點、購物過程中的主動了解工作都增加了,這意味著消費者對於新品牌、新產品建立認知的方式更加分散了。

新品能夠吸引消費者的要素除了產品本身的品質,代表感性的顏值經濟與代表理性的客觀評價並駕齊驅,這意味著新品打動消費者的方式也更加多樣了。

網紅達人與熟人推薦,依然是最主流的品牌破圈方式。
但也可以看到,品牌聯名活動的排名已經超過了傳統的綜藝冠名、明星代言,排名僅次於主動搜尋。這種方式在年輕人和高收入人群中尤為重要。
根據群邑智庫的研究,面對市場的內卷,2023年廣告主主要透過削減營銷費用來節流,而2024年更多傾向於開源的方式,不斷獲取流量上的新增量。

其中,四成廣告主認為需要增強品牌力以擴大目標人群尋找新增量,三成廣告主則認為應該增加多平臺投放或者嘗試線下經營。

因此,品牌在營銷上需要積極主動出擊,把握破圈的機會。
品牌方關鍵議題五:
怎樣透過營銷創新實現高效的人群破圈?
品牌營銷正從共性訴求轉向差異化訴求。
過去的做法(共性訴求):
用一個統一的品牌形象和宣傳方式覆蓋所有消費者。
就像用一把大網撒向所有人,強調的是大眾都認可的價值觀。這種方式在市場還不夠細分、消費需求比較簡單的時候特別有效.
現在的趨勢(差異化訴求):
品牌保持核心調性不變,但會針對不同群體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
同一款產品,可以讓年輕人看到時尚感,讓中年人感受到專業性,讓老年人體會到可靠性。
每個群體都能找到自己認同的價值點,並且這種認同是主動產生的。這樣一來,品牌可以吸引到完全不同背景的消費者群體。
案例6:霸王茶姬|如何透過營銷做加法,破圈找增量?
1. 品牌背景與增長挑戰
霸王茶姬成立於7年前,以高品質茶飲為核心,目前年營收約7億元,2024年目標營收突破10億元。
面臨的新挑戰是如何打破區域限制,進行全國化擴充套件,同時提高門店效率和品牌影響力。
2. 產品策略與市場定位
抓住高頻場景:以健康、輕養為產品核心,主推高復購率茶飲產品,覆蓋辦公室、居家等高頻消費場景。
產品結構最佳化:明星單品佔總銷量的40%,透過爆款產品打造品牌認知。
3. 營銷策略創新
官帶商模式:透過官方渠道推廣產品,帶動消費者與門店的雙向互動。
全域內容傳播:用不同平臺策略吸引新使用者,例如抖音種草內容、微博話題營銷、小紅書實景體驗分享。
推動UGC內容生成,增強品牌曝光度。
4. 使用者洞察與場景挖掘
精準使用者分層:以萌寵與茶文化結合,針對年輕消費群體進行情感營銷。
深挖新場景:探索新的飲茶場景,如下午茶聚會、寵物友好茶飲店等,擴充套件消費觸點。
5. 推廣與渠道融合
透過抖音、微信、微博等不同平臺,實施差異化推廣策略,增強品牌曝光。
與消費者建立深度連結,依靠內容+社群的形式打造消費閉環。
6. 未來計劃與擴充套件策略
打破區域限制:進一步加快全國化門店佈局,提升品牌滲透率。
精細化管理:最佳化門店運營效率,提高整體收入貢獻。
持續加強情感連結與社交傳播,打造具有持續消費動力的使用者群體。
霸王茶姬透過產品創新+場景拓展+內容營銷的組合拳,在茶飲市場中不斷挖掘新的消費機會。
以健康、輕養為核心,透過官帶商模式、萌寵主題等差異化營銷方式,成功突破增長瓶頸並實現品牌規模化擴充套件。
—上下移動檢視—
案例7:波司登|如何藉助大事件+快閃增強高階化心智?
1. 品牌背景與市場表現
波司登在2024/25上半財年營收同比增長17.83%,利潤同比增長23%。
作為羽絨服行業的龍頭品牌,波司登在中國市場滲透率超過45%,並逐步邁向高階化發展。
2. 市場策略與挑戰
中國羽絨服市場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尤其在男性消費者中滲透率僅約45%。
波司登的核心戰略目標是進一步鞏固高階市場地位,同時擴充套件更多人群,特別是在中高階人群中的影響力。
3. 高階化策略
不侷限於滿足保暖需求,打造更時尚、更高階的形象:
透過產品設計、面料升級和工藝創新,引領羽絨服潮流。
以時尚為切入點,在全國範圍內打造“專業+高階”的品牌認知。
整合優質資源,強化品牌競爭力。
從供應鏈到營銷資源全面佈局,提高產品附加值。
波司登產品均價已達到2800元以上,確立高階羽絨服的領導地位。
4. 事件營銷與渠道創新
藉助大事件:利用米蘭時裝週等國際頂級時尚活動,提升品牌全球知名度。
線下快閃門店:設定高階快閃店,透過極具視覺衝擊力的設計吸引新使用者。
快速傳播品牌認知,強化消費體驗,提高使用者轉化率。
5. 私域流量與使用者沉澱
打造私域會員體系,增強使用者黏性,透過精準觸達實現高效轉化。
利用社交媒體與官方APP等私域工具,推動使用者從認識到忠誠的升級。
6. 未來方向
深化產品創新與高階化定位,繼續引領羽絨服行業發展。
擴充套件更多消費場景和人群,提升品牌滲透率與市場佔有率。
強化品牌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進一步推動全球化戰略。
波司登透過高階化+事件營銷+渠道創新的多維度佈局,成功提升品牌價值,擴大市場份額。
在未來,其將繼續圍繞高階定位,透過整合資源和私域運營,進一步鞏固行業領導地位並探索新的市場增長點。
—上下移動檢視—
趨勢六:消費者渴望與品牌互動
38%消費者不清楚如何建立關係
客戶留存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由於不同品類之間的忠誠度差異很大,所以不同品牌對此設定的優先順序也不相同。
但整體來看,快消品的整體忠誠度在過去10年有了大幅下降 ,從嬰兒奶粉到彩妝數十個品類中,大部分購物者購買品類TOP3的平均頻率都下降了。
由於那些不忠誠的使用者貢獻了更多增長,很多企業也將拉新作為了最重要的任務。
對於重視留存的品牌來說,構建會員體系似乎是一個通用的解決方案。有超過6成消費者曾經在過去一年加入過品牌會員,對此抱有積極態度。
但我們發現:在有過會員註冊行為的消費者中,接近4成不熟悉、甚至完全不知道會員體系的規則,這對於提升復購率和LTV來說基本是無效的。
因為這些人當中,有超過6成是在購買前就註冊了會員,甚至有接近1成從未發生購買行為。

但由於品牌缺乏使用者資產的運營和管理,導致新使用者無法真正與品牌做朋友,互相之間根本不熟悉。
實際上,從消費者行為來看,大部分人都會選擇使用會員專屬權益,發生直接購物行為的也不在少數。構建真正有效的會員體系和私域,對於使用者留存來說至關重要。

品牌方關鍵議題六:
怎樣構建私域會員體系,充分發揮使用者資產的價值?
隨著消費者年紀逐漸變大,生活場景在改變,購物的需求也會多樣化。
品牌能夠提供產品和服務來滿足這些新需求,陪伴他們度過自然的成長週期,就能換來長期LTV的提升。
要透過深度運營建立使用者資產的護城河,也會分為三個重要的階段:
① 交朋友
搭建掌控力強的使用者資產的蓄水池,並在全域鏈路上向用戶發出邀請,不斷積累新會員;
② 做朋友
構建會員體系、使用者分層機制,並圍繞會員的生命週期提供差異化的服務。
③ 常聯絡
藉助企業微信、社群等觸點建立強連線了提升客戶體驗的同時助力業績提升。
案例8:宜家|如何保持長期定力,透過會員經營穿越週期?

圖源:宜家官網
1. 品牌背景與挑戰
宜家在中國市場的規模已突破百億,但2024年面臨市場增長放緩的挑戰。
宜家注重透過“會員+高頻消費”模式來提升使用者活躍度,解決會員經營週期短的問題,目標是增加客戶生命週期。
2. 會員戰略與長效管理
宜家透過會員等級體系來保持顧客粘性,並透過不斷的產品創新、促銷活動等來增強使用者的購買頻次。
會員結構分析:80%會員的年消費金額在4000元以內,而年消費超過7000元的會員佔比為30%,這些高價值客戶貢獻了較高的收入。
3. 營銷模式與渠道創新
透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多渠道平臺上提供個性化、定製化服務,鼓勵會員更多參與和消費。
會員福利:包括專享折扣、積分系統、會員專屬活動等,透過獎勵機制增強會員的長期參與感。
4. 會員生命週期與增值服務
宜家注重會員的生命週期管理,尤其是在不同階段透過精細化運營提升會員的活躍度與購買力。
透過會員等級制度(如LV1、LV4等),激勵會員提高消費並享受更多權益,形成長期客戶粘性。
5. 全渠道運營策略
線上線下聯動:除了傳統的線下門店,宜家加強了APP、電商平臺和社交平臺的佈局,打造全方位的會員互動和購買體驗。
線上平臺方面,宜家透過社交媒體廣告、社群活動等引導消費者參與並增加轉化率。
6. 未來戰略
宜家將繼續最佳化會員體系,透過更精準的資料分析和個性化服務,提升會員的忠誠度與復購率。
宜家還計劃增加更多的增值服務,如定製化商品、個性化推薦等,進一步提升會員體驗。
宜家透過創新的會員體系和精準的消費資料分析,推動了品牌的持續增長。
以會員激勵、高頻消費為核心策略,透過最佳化會員等級制度、增加使用者粘性,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市場競爭力。
在未來,宜家將持續深化會員管理,推動更廣泛的消費者參與和品牌忠誠度的提升。
—上下移動檢視—
案例9:泡泡瑪特|如何抓住市場紅利,在私域取得增量業績?
1. 品牌背景與市場現狀
泡泡瑪特作為領先的潮玩品牌,2024年Q3預計總收入將突破10.7億元,市場份額穩定在55%~60%之間。
在中國市場的線上銷售增長尤為顯著,2024年預計電商業務貢獻將達到40%左右,且其產品已成為年輕消費者的潮流象徵。
2. 消費趨勢與市場定位
目標人群分析:泡泡瑪特的主要消費人群為25~35歲年輕人,且已開始從線下商場向線上渠道轉移。

圖源:泡泡瑪特官網
年輕消費者偏好從潮流文化出發的產品,且在購買時更多偏向於收藏與情感價值,具有較高的品牌忠誠度。
3. 營銷策略與會員體系
會員驅動增長:泡泡瑪特的會員消費佔整體收入的90%以上,且會員體系中的使用者增長非常迅速。
生態系統建設:透過APP、電商平臺及線下門店等渠道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不僅增強了使用者粘性,也推動了品牌的多渠道發展。
4. 私域流量與產品創新
透過私域會員體系及精準的資料分析,泡泡瑪特優化了使用者生命週期管理,進一步加強了會員的消費行為預測。
反向IP產品的研發也成為公司增長的重要推動力,特別是在與年輕潮流文化結合的產品創新方面。
5. 線上與線下融合
泡泡瑪特透過線上平臺和線下店鋪的結合,擴充套件了品牌的市場影響力。
重點透過社群互動、直播帶貨等方式增加品牌曝光,提升使用者參與度和購買轉化率。
6. 未來發展方向
擴大市場份額:泡泡瑪特計劃透過進一步的產品創新和會員體系的最佳化,繼續加大在市場中的佔有率。
深耕線上渠道:未來將重點加強線上渠道建設,尤其是APP和社交平臺的深度整合,提升使用者粘性和品牌影響力。
泡泡瑪特透過建立完善的會員生態系統和創新的產品策略,成功吸引年輕消費者並維持高消費頻次。
結合線上線下全渠道佈局,持續推動品牌增長,並且透過私域流量管理與反向IP產品開發,進一步推動其在潮玩市場的領先地位。
—上下移動檢視—
趨勢七:消費者渴望與品牌互動
38%的消費者不清楚如何建立關係
AI是今年最熱門的話題,有必要再來回顧一下。
實際上,生成式AI的浪潮對於企業業務場景的影響還比較有限,全球範圍內的企業都集中在營銷與銷售環節,尤其是營銷內容的生產。
在營銷領域藉助AI來降本增效,已經成為所有企業管理者的共識。

但關鍵問題是AI的熱度也伴隨著各種炒作,想識別其中的關鍵價值,就要看消費者是什麼態度。
比較有意思的是,中國的市場環境似乎更適合企業來拓展AI在營銷上的應用,因為中國消費者對於AI的信任程度顯著高於歐美地區。

我們的資料也顯示,中國消費者對於AI廣告營銷普遍具備積極的態度,同時眾多行業的AI廣告滲透率也達到了較高的程度。

中國市場的品牌方在AI營銷的應用上非常積極。
有資料顯示,營銷部門人員對於AI工具的周使用率已經達到了54%,甚至有24%的營銷人每天都在使用AI工具。
對於電商行業的調研則顯示,從公司角度來看有52%的商家至少已經用過一款生成式AI工具。
品牌方關鍵議題七:
怎樣在營銷領域找到AI應用場景?
積極擁抱AI技術,在營銷業務上依然有很大的增量空間。
但這並不意味著第一天就投身高精尖技術開發,先從營銷內容的降本增效開始,確定性的收益會更強。
案例10:九宮遊戲|如何透過“遊戲混剪"解決行業共性的內容難題?
1. 品牌背景與挑戰
九宮遊戲面臨著遊戲內容創作的行業性難題,特別是在上線初期優質素材缺乏,導致無法滿足不同使用者群體需求,並使得整體廣告效果不理想。
遊戲內容的創作面臨問題,如缺少足夠的影片素材和指令碼,影響了遊戲推廣的效果。
2. AI技術應用與解決方案
九宮遊戲藉助AI技術提升內容生產效率,將傳統的人工內容製作過程升級為自動化,透過大規模的AI模型生成影片素材,解決了內容短缺和創意不足的問題。
AI技術效果:廣告投放效果提升,透過AI,廣告的投放效果顯著提高,影片廣告的點選率增加了15%,同時內容成本降低了60%。
廣告平臺效果:AI助力影片廣告在騰訊平臺的應用,提高了影片廣告佔比,帶來更好的曝光效果。
3. 市場表現與增長
市場競爭加劇:2024年,遊戲行業競爭更加激烈,遊戲材料消耗加快,但優質內容的生產仍然是瓶頸。
九宮遊戲成功利用AI解決了內容生產中的難題,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尤其在新遊戲《群英風華錄》上線後,迅速獲得了市場反響,尤其在iOS平臺上進入了免費榜單的前列。
4. AI助力內容創作的具體優勢
內容生成效率:透過AI技術,九宮遊戲能夠迅速生產出大量高質量的內容,且效果更為精準。
使用者互動性:利用AI分析使用者行為資料,生成符合使用者興趣和偏好的內容,提高了廣告的參與度和轉化率。
九宮遊戲透過AI技術解決了遊戲內容創作中的行業性瓶頸,特別是在素材生產上,透過大規模生成影片素材和指令碼,提高了廣告的效果和內容質量。
藉助AI,九宮遊戲不僅提升了投放效果,也為其市場競爭力和品牌成長奠定了基礎。
—上下移動檢視—
未來,成功的品牌將是那些能夠透過精準的產品定位、智慧化的營銷策略、靈活的渠道創新以及技術驅動的服務體驗,實現消費者與品牌的真正連線,並在紛繁複雜的市場中穩步前行。
2025年的營銷之路,既充滿挑戰,也蘊藏著無限的可能,品牌唯有不斷創新、最佳化與適應,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期待大家能夠在2025年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在這個離散的時代找到自己穿越週期的路徑。
2025年,國際在職博士有很多熱門專業,適合各行各業的管理者:
1、高階工商管理博士EDBA:如果您是總經理、CEO等企業高管,可以選擇高階工商管理博士(EDBA),可以幫您解決管理和企業發展中的問題,並拓寬您的管理知識,給您一個成為業內先驅的機會。→點選檢視簡章→【蒙彼利埃大學高階工商管理博士EDBA】招生簡章
2、智慧製造管理博士DBA(IMM):如果您身處製造業,您可以選擇智慧製造管理博士。智慧製造作為實現製造強國的重點,受政策鼓勵和資源傾斜,現在正處於時代風口。選擇智慧製造管理博士,在時代的風向到來之時乘風而起。→點選檢視簡章→【巴黎高科路橋大學智慧製造管理博士(DBA-IMM)】招生簡章
3、醫療健康管理博士DHM:如果您從事醫療健康領域,醫療健康管理博士將是不二之選。身處後疫情時代,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人人都將更重視醫療與健康,更多的機會將會集中在該領域,現在是提升自我的好機會。→點選檢視簡章→蒙彼利埃大學【醫療健康管理博士(DHM)】專案介紹
4、數字化轉型管理博士DDT:如果您的企業有轉型的想法,數字化轉型將是大勢所趨,那您一定要來看看數字化轉型管理博士(DDT)。轉型方向、企業規劃等,該專案將全方位進行培養,讓您在企業轉型過程中無懼任何風浪。→點選檢視簡章→【巴黎高商ISTEC數字化轉型管理博士DDT】招生簡章
5、數字經濟管理博士DDE:如果您在鼓搗數字經濟,那您可能是下一個時代的弄潮兒!數字經濟作為新時代所孕育的產物,正在改變這個時代,並即將反過來孕育下一個新時代!此時將是充實自身的好機會,選擇數字經濟管理博士,在真正屬於數字經濟的時代到來之時,成為時代的弄潮兒。→點選檢視簡章→法國蔚藍海岸大學數字經濟管理博士DDE】招生簡章
6、教育管理博士DEM:如果您是教育行業資深管理者,有志於系統提升教育思維、知識體系,以及應用實踐能力,想在教育行業走的更遠,洞察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那麼教育管理博士DEM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點選檢視簡章→【法國巴黎ISTEC教育管理博士DEM】招生簡章
新增徐老師微信
立即諮詢
國際在職“MBA/EMBA/DBA”

點選底部“閱讀原文檢視更多
在職“MBA/EMBA/DBA”課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