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不需要公關

來源:營銷案例精選(ID:m-cases)
作者:圓圓(授權釋出)
 先看影片 
今年315最魔幻的一集,莫過於蜜雪冰城——
《上了“315”預備黑名單後,我被全網護犢子》
就算是狂人,盤了那麼多年315公關案例也沒想到,有生之年可以看見品牌開闢“UGC公關”新賽道

事情是這樣的:
3月14日,湖北經視“3·15特別報道”曝光了蜜雪冰城某門店存在食品安全亂象。
有記者調查發現,該門店未按規定丟棄當天剩餘食材,常溫放置檸檬和橙子切片並在隔夜後用以製作招牌飲品,涉事門店已被立案調查。
報道原話是“網紅連鎖奶茶店背後的秘密——過夜切片鮮果做招牌飲品,店員:不敢喝”

原以為憑藉蜜雪冰城的品牌知名度,加上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度,這一訊息是絕對的“重磅熱搜”
沒想到,網友確實提著八米大刀趕來了,但刀鋒卻一致對外,上演了一齣“一方有難,八方原諒”的雪王保衛戰

不得不說,這屆網友對於蜜雪冰城的態度堪稱“溺愛”
不僅一點沒把曝光訊息當回事,反而逐字逐句對新聞內容進行了反駁:
你說“檸檬片隔夜”,我們不妨來算算時間:
你說“熬夜檸檬不敢吃”,那我自己拾掇的食物,吃喝得判上幾年?

哪裡有什麼“食品安全亂象”,明明收拾得挺乾淨:

如果非要判蜜雪有罪,但我必定是同謀:

甚至於,還有不少消費者覺得其中最讓人震驚的點在於:
蜜雪檸檬水用的竟然是真檸檬?!
蜜雪冰城:看似我被查了,但好像又被營銷了一番。。。。。。
而當大家轉頭對著蜜雪冰城時,評論區裡又換了畫風:
“這次我就當沒看到,下次不許了”

“錯了就改,改成二十四小時營業不就沒隔夜了嗎”

“這點事兒我們扛了,回頭你把森林玫果上個架就行”
看了半天,最狠一句也不過是:
“能不能長點心,怎麼又被抓到了”

同樣是被315調查曝光,隔壁滬上阿姨的評論區就沒那麼友愛了。
甚至有網友直言不諱:你以為自己是蜜雪冰城嗎?
鮮明的兩極對比,不由讓人心生好奇:
為什麼大家對於蜜雪冰城的寬容度如此之高?
狂人覺得,至少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過夜檸檬片”這個塌房原因放在315來講,未免有點小題大做。
作為一年一度的打假大會,網友期待市場監管的雷霆之錘,可以擊中那些真正的消費亂象,而不是以“監管”之名製造恐慌。

如果說,今年市場最大的食品安全隱患,就是“新鮮食材未按要求當天丟棄”,那麼這個案例確實值得一提,殺雞為祭敬社會進步;
可是相比蜜雪冰城檸檬片事件,今年315明明還曝出了更多讓人心驚的問題:貼身用品殘次料迴流、家電維修套路重重、保水蝦仁克重不符、資訊安全多方洩露……
消費者的反應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只是護犢子,更是對某些部門避重就輕的反抗。
其次,蜜雪冰城普惠定位,決定了消費者“容忍微瑕”。
相較於同類茶飲品牌,大力營銷宣傳“真牛乳”“鮮果茶”,借天然食材的健康屬性將產品單價提升至大幾十,蜜雪冰城的產品價格大多集中在10元以下。
而消費者對於低價產品的質量預期天然較低。想喝保質保量的果茶,大家自會選擇更高規格的品牌,而對“4元一杯的檸檬水”,人們只會覺得“用真水果實屬難得”。

用網友的話來說,“它都不嫌我窮,我也不會嫌它髒。”

第三,蜜雪冰城草根IP的形象,也為品牌贏得了情感賦能。
在過往的營銷動作裡,蜜雪冰城的“雪王”形象以草根、親民、幽默的風格深入人心,這種貼近大眾的IP塑造,能夠有效幫助品牌實現問題降維
像此次的“檸檬片事件”,與其說去聲討“雪王有什麼壞心思”,大家的反應更像是說“只是朋友家廚房不夠乾淨”

在加上此前蜜雪冰城總部受災仍捐款2600萬元、蜜雪檸檬是助農撫平專案等公益行動積攢的品牌美譽度,消費者對蜜雪冰城的容忍範圍,也在情感濾鏡下進一步擴大。
因而就如網友所說,蜜雪冰城唯一可能塌房的方式就是「漲價」。
若是哪天雪王決定要走高階路線,那麼消費者對品牌的寬容度也會隨之水漲船高。
在此之前,只要雪王夠便宜,“自有大儒為其辯經”。

不過,儘管此次事件並未損傷品牌根基,蜜雪冰城依需規避信任透支”風險,防範食安問題升級為重大事故。
說到底,網友的“UGC公關”是品牌策略、社會情緒與消費者心理共同作用的結果,只在限定條件下起效。
而真正的塌房,並不能靠低價和情懷挽回信任。
每天中午11點半,不見不散 

你說你喜歡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時候打傘
你說你喜歡太陽,但你在陽光明媚的時候躲在陰涼的地方
你說你喜歡風,但是在颳風的時候你卻關上了窗戶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害怕你說你也喜歡廣告
因為你連“廣告狂人”都沒有關注…

快長按二維碼關注我魂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