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本文字數:1427,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導讀:這項爭議政策的不斷調整與糾偏之中,平臺經歷著商家與消費者權益的動態平衡挑戰。
作者 | 第一財經 陳楊園
困擾許多電商商家的“僅退款”正在走向落幕。
4月22日,有訊息稱,拼多多、淘寶、抖音、快手、京東等多個電商平臺將全面取消 “僅退款”,上述電商平臺已就全面取消“僅退款”的相關細節與管理部門進行了多輪商討和修改,一旦稽核完成即對社會公開宣佈。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淘寶、抖音均於今日宣佈將全面取消“僅退款”,後續平臺將不主動介入消費者在已收到貨後的退款不退貨申請,由賣家先行與消費者協商處理。截至發稿,京東、拼多多尚未就此作出回應。
回顧電商行業的“僅退款”政策,消費者、商家、平臺間的三方博弈由來已久,背後是電商行業在平衡處理商家和消費者權益間的持續挑戰。
2023年4月,許多拼多多商家在所謂的“拼多多自營店鋪”等下單又迅速申請“僅退款”,引發拼多多“炸店”風波。第一財經在《“惡意下單”漩渦中的拼多多和商家們》報道中,關注到了許多商家“攻擊”平臺的原因是他們對“僅退款”政策積怨已久,認為平臺主動介入“僅退款”過於頻繁、商家申訴成功率過低等。儘管平臺指出“僅退款”有明確界定且經過多次最佳化和迭代、出於維護消費者權利的考量,但商家與平臺、消費者間在這個問題上存在著割裂。

但隨著電商搶奪消費者競爭的加劇,2023年底,抖音、京東、淘寶等平臺相繼跟進“僅退款”,平臺介入“僅退款”成電商標配。電商分析師、海豚智庫創始人李成東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如果多平臺大規模支援“僅退款”,給商家帶來的損失會更讓人難以承受。
2024年7月,隨著“羊毛黨”亂象受到關注,淘寶宣佈最佳化“僅退款”,透過提升店鋪體驗分商家售後自主權、升級異常行為識別模型等減少異常“僅退款”。
但到2024年9月,第一財經面向消費者發起的一份問卷顯示,仍有47.17%的消費者申請“僅退款”是由於平臺主動詢問,多位商家表示2024年“僅退款”訂單明顯增加,原因指向平臺介入“考驗人性”,第一財經發布報道《當“僅退款”維權成為一門生意》,關注到一條替商家上門找消費者“僅退款維權”的“產業”正在冒頭,衝突進一步由線上向線下蔓延。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記者分析,“僅退款”的治理需平臺不斷最佳化規則、設定門檻、建立完善商家的申訴處理機制、加強智慧風控體系的建設等。
電商平臺最佳化、取消“僅退款”的浪潮隨後到來。2024年11月,快手公告已廢止舊有的“退款不退貨服務”。4月22日,快手方面對記者表示,快手避免“僅退款”一刀切,將更多自主判定權留給商家,同時對輕微違規經營者先給予警告並提供改正機會,部分輕微違規行為不再設違約金處罰。今年1月,拼多多也曾召開商保會,對“僅退款”進一步最佳化,減少介入。今年3月,1688宣佈全面取消“僅退款”。
如今,在國家相關管理部門的推動和電商平臺加強改善營商環境的浪潮下,“僅退款”的全面取消意味著電商平臺正進一步將自主經營的權利給到商家,這項爭議政策的不斷調整與糾偏之中,平臺經歷著商家與消費者權益的動態平衡挑戰,而這一挑戰不會隨著“僅退款”的退場而結束。“僅退款” 全面取消後,如何在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商家經營空間之中找到新的平衡點,仍然考驗著電商平臺。
(第一財經記者呂倩、陸涵之對本文亦有貢獻。)
微信編輯 | 雨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