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
最近我身邊好多家長都在瘋狂安利《土豆逗嚴肅科普:成長的秘密》,直言這是他們心目中國內兒童性教育動畫片的天花板!眼瞅著寒假就要到了,這可是孩子們拓寬視野、提升能力的黃金時期啊!所以我趕緊安排了這次土豆逗全三季的返團,價格超划算,單集竟然不到1塊錢!
預約直播請點選:

前段時間,北大教育學院的劉雲杉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說了一句話:
“學校其實是整個社會的子宮,它應該是安全的。”

這句話原本傳達的資訊應該是溫暖的,但我卻一下子想到了鯊魚。
有人說鯊魚的懷胎就像是“養蠱”,因為鯊魚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會“自相殘殺”。先長大的鯊魚為了填飽肚子,就會把它的兄弟姐妹吃掉。一般情況,最終只有一條小鯊魚能順利出生。
這是殘酷生存競爭下,鯊魚的自然選擇方式,從自然規律的角度看,似乎也無可指摘。
然而,令人感到驚愕的是,在當下,我們的學校
—— 這片本應如社會子宮般溫暖安全的淨土,竟也越來越赤裸地呈現出
“鯊魚模式”
的樣子。在這片育人的天地裡,過度的競爭教育被大力推行,使得原本應當充滿友愛、攜手共同成長的同學情誼,悄然演變成了一種近乎你死我活的激烈競爭態勢。
—— 這片本應如社會子宮般溫暖安全的淨土,竟也越來越赤裸地呈現出
“鯊魚模式”
的樣子。在這片育人的天地裡,過度的競爭教育被大力推行,使得原本應當充滿友愛、攜手共同成長的同學情誼,悄然演變成了一種近乎你死我活的激烈競爭態勢。
學校,這個曾經的知識殿堂、心靈港灣,如今卻隱隱約約地蒙上了一層
“人性修羅場” 的陰影,這怎能不讓人憂心忡忡?
“人性修羅場” 的陰影,這怎能不讓人憂心忡忡?

同事家的孩子正值初三,明年北京中考的道法學科將迎來首次開卷考試,這意味著寫滿密密麻麻筆記的課本,瞬間都跟命差不多重要了!可眼瞅著臨近期末,班上竟發生了一件令人咋舌的事
——
有同學的道法課本居然在班裡離奇失蹤了!這事兒一出來,之前那些丟試卷、丟筆記之類的小狀況,相比之下都成了小巫見大巫,根本不值一提了。
——
有同學的道法課本居然在班裡離奇失蹤了!這事兒一出來,之前那些丟試卷、丟筆記之類的小狀況,相比之下都成了小巫見大巫,根本不值一提了。
同事滿臉憂慮地叮囑其他人:“回家一定要告訴孩子,看好自己的東西,重要的學習資料儘量都不要帶到學校!”其他同為初三家長的同事個個心有慼慼:自家孩子的東西,就算現在沒丟也不代表就萬事大吉,畢竟離中考還有半年之久,誰能保證將來不會發生意外呢?!
我聽到這些,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我自己高三時花大量時間給同學講題的情形。那時,我的筆記、課本都可以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呢,只要有人問,我就一定給他們認真答疑解惑。

(《青春派》劇照)
有人不理解,但我卻樂在其中。因為我真切地察覺到,給別人講題反倒讓我能更快發現知識薄弱點,也更能快速進步。
但現在的孩子,似乎已經很難享受到這樣的樂趣了。而作為他們的家長,也倍感疲憊和絕望。在目前這種白熱化的競爭態勢下,這種事可能還會繼續,甚至有可能朝著更糟糕的方向發展,我們該怎麼辦?我們又該怎麼教育我們的孩子?
最近我聽了一個頗有啟發性的講座,裡面就提到孩子間過度競爭的問題。
主講專家是業內知名的心理學專家,他說了一句話特別有深意:
“要像治理霧霾一樣,治理內卷。”
多年的工作經驗,讓他對內卷深惡痛絕。
他講了兩個孩子的故事。
這兩個孩子都是某省的校長推薦生,全部都是金字塔尖尖上的學生。在省內的時候,他們是同一個學校的優等生。進入國內某一TOP2大學後,倆人又進入了同一個學院、同一個專業、同一個寢室。
老鄉+同學,這關係肯定很好吧!
但有一個晚上,一個孩子竟然趁著另一個孩子睡著的時候,捅了二十多刀。他憤怒的樣子,像是在報復這輩子最大的仇人。
可那個幸運逃過死亡陰影的孩子,卻怎麼也無法理解:
“我們不是關係很好嗎?他為什麼要殺我?”
他不理解,周圍的同學、老師都不理解。警察來調查時,所有人都感到很意外,也推測不出什麼作案動機。
兩個人的成績都很好,表現也很優異,平時也沒什麼矛盾啊!
最終,原因還是男孩自己主動說了出來:
“為什麼別人都更喜歡跟他玩兒?”
這男孩性格偏內向,屬於話少的人。而那個男孩則更開朗,也更愛社交。久而久之,那個男孩的人緣就明顯比他好。

(《少年派》劇照)
在十多年的學習生涯中,他習慣了處處爭第一、事事爭第一,他無法容忍自己在某個方面明顯劣於對方。
最終,他選擇了最愚蠢的方式發洩自己的不甘。
兩個原本步調一致的男孩,自那時命運交錯。
傷人的鋃鐺入獄,後被送進精神病院;被傷的後來成為常青藤全獎博士,順利實現夢想。
“他們原本應該可以一起閃耀的啊!”
講到這裡時,那老師明顯情緒激動了很多:
學習不能講競爭,要講互助友愛,共同進步。
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情緒波動,就是因為他看到了太多孩子因為過度競爭毀掉人生的真實案例。
我說的這個主講老師,就是“空心病”的提出者,臨床心理學博士,北京大學副教授徐凱文老師,他目前還是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總督導。

他專門講了兩組資料。調查研究發現,我國的青少年抑鬱篩出率是24.6%,兒童青少年患有精神障礙的比例是17.5%,現在的孩子心理問題已經嚴重到不可忽視的地步了。
有孩子抑鬱了,有孩子割傷自己了,有孩子直接不想活了……
但與此同時,他發現,孩子普遍想要過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人生。但過度競爭,直接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生活熱情,磨滅殆盡。
他曾經問當時上高中的女兒厭學的問題,結果女兒回了一句:
“現在誰不厭學啊?”
他想方設法用有意思的方式講解知識,但女兒的回覆是:
“你說的是有意思的,但變成考點的時候就沒意思了。”
變成了考點,就和成績、排名、競爭掛上了鉤,就充滿了緊張感,也就沒意思了。
那一刻,作為一個心理工作者,更作為一個爸爸,徐凱文真的很心疼自己的女兒。
他特意整理了孩子的照片,從出生、幼兒園、小學到初中、高中。這些照片放在一起,他明顯地發現:
孩子的笑容在一點點減少。
幼兒園和小學時還比較愛笑,上了初中明顯就少了,高中直接沒有一張笑的照片。
過度競爭,給孩子帶來了什麼?
它不僅讓孩子學得不快樂,更讓孩子失去了未來生存的核心競爭力。
當下,人人都知道我們即將步入智慧時代。但很少有父母意識到,我們的孩子所接受的依舊是工業時代的教育。
工業時代的教育模式一大特點就是,去個性化的知識學習和標準化考試。
但是人工智慧時代需要的人才是:
-
高度創造力、決策能力、探索能力、建構能力、服務控制機器人能力
-
穩定的情緒調節
-
團隊合作與人際關係
很明顯,當下標準化的教育模式恐怕壓根就不能滿足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且,父母越是壓制孩子的個性,越是控制孩子,就越可能成為孩子發展路上的絆腳石。
父母應該怎麼做?
這裡可以繼續參考下徐凱文博士提出的“2個關鍵”和“3條底線”。
睡好——每天8-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玩好——每天2-4個小時的遊玩時間。
親子關係第一:傾聽、理解、陪伴孩子,言傳身教很重要;
避免焦慮傳遞:把自己的工作壓力、夫妻關係處理好,跟親子關係做隔絕,覺得焦慮就離孩子遠點兒;
保護創造熱愛:保護孩子的創造力,從點燃孩子對生活的熱愛、對學習的熱情開始。
徐凱文博士說:
“‘車子’沒有的時候,就什麼都無從談起了。”
當孩子生命力萎縮、乾巴,對一切都沒有渴望、期待和熱忱的時候,父母的一切努力都不過是泡沫。
真的為孩子計深遠,就請:
少強調競爭,多讚美合作;
少控制,多尊重;
少打擊,多保護。
另外,最近常爸喜事連連,學而思最新發來的2024年終戰報裡,總共有460多名孩子在信奧賽、白名單比賽等權威賽獲獎!應對內卷時代,作為父母,我們就算想要給孩子提供更多興趣和可能性,也需要資訊差的加持。如果對程式設計有興趣的家長和孩子,想要趕上最近一趟白名單賽事,務必請關注我明早的直播。
【影片號】請直接點選預約 / 收看: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或進入【抖音】搜尋哈佛常爸(抖音號:58453250070),關注常爸直播間,不錯過常爸每一次直播。


感興趣的常粉可以掃碼進群,免費領取《科技特長生一本通》,包含程式設計相關賽事科普+28個省市的科技特長生招生簡章。
這次我還特意邀請了學而思程式設計的教研老師直接進群,這是其他渠道付費都沒有的服務,咱們常粉可以獲得與老師一對一溝通的機會,程式設計學習路上有什麼問題可以獲得專業解答。

1
END
1


*以上內容包含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