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不值得關注,面向發展中國家才是唯一的路

從特朗普宣佈對華加關稅60%,又宣佈對中國多徵10%,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25%,最脆弱的A股似乎都波瀾不驚,今天A股上漲了不少,完全沒有當年加了關稅然後A股殺成一片的樣子,該吃吃該喝喝。
儘管所有人都知道特朗普又再玩“以關稅為藉口逼其他專案”,而且這個“其他專案”又是其他國家根本完不成的。

比如說要求中國管制芬太尼,美國人吸毒的問題中國根本管不了,這從根本上是美國人內政的問題,要不讓中國緝毒警察進入美國執法?那特朗普又不幹。
比如說讓墨西哥和加拿大管控邊境,攔住非法移民。人家非法移民都到加拿大了,還非要潤美國,這個就比較幽默了,至於墨西哥,可憐,它管得了毒梟它能是現在這樣?而且特朗普威脅的要派軍隊進入墨西哥剿滅毒梟云云,八十年代又不是沒幹過,效果如何?基本為零。
他國無法處理美國的事務,特朗普自己都處理不了美國的事務,他指望其他國家解決美國的事務?妥妥的搞笑。
心知肚明的是:這些東西都是演戲給紅脖子看的。
當然既然發生了,不管對華影響幾何,咱們也得放長遠看看。
目標:發展中國家
中國目前處於產業升級階段,美國人和歐洲人說中國產能過剩,是不是過剩?是,只是不是中國產能過剩,而是美國人和歐洲人產能過剩,很明顯,根據經濟學的法則:比較優勢,美國人和歐洲人的工業品生產成本較高,他們應該轉型去做服務業或者農業,中國人工業品生產成本較低,因此中國人應該拿工業品去交換歐洲人和美國人的服務業產品或者農產品。

當然,歐洲人和美國人都不會幹。
中國處於產業轉型階段,在2017年第一次關稅戰的時候,彼時中國新能源產業沒有成型,汽車產業更是看不到盡頭,從2014年到2019年,國內罵新能源車騙補,罵了五年,然後就結出碩果了。
其次是對外貿易的多元化,以及結算方式的多元化,可以說自上一次貿易戰後,中國進行了相當程度的改革,把對美貿易和對歐貿易,逐步轉變為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最後由發展中國家對歐美出口產品。
從2017年至今,以中國對不同國家/地區出口額佔同期中國總出口額比重衡量中國對某國/地區的出口依存度,截至 2024年10月底,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依存度降至14.6%,較2017年下降4.4%對歐盟、日本的出口依存度分別降至14.6%、4.3%,分別較2017年下降1.8%、1.8%。
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出口依存度升至45.6%,較2017年大幅提升17.6%,其中,對東盟的出口依存度升至16.1%,較2017年提升3.8%
在貨物貿易的支付上,2023 年,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 10.7 萬 億元,同比增長 34.9%;佔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金額的比例 為 24.8%,較 2022 年上升 6.6 個百分點。
其中,一般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 6.8 萬億元,同比增長 34.8%;進料加工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 1.6 萬億元,同比增長 8.9%。2024 年 1-8 月,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 7.9 萬億元,同比增長 16.8%;佔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金額 的比例為 26.5%,較 2023 年全年提高 1.7 個百分點。
同時中國還加大了對外的美元替代,先說貿易差額的情況,請看圖:

相對於第一次貿易戰時期的2017年,中國目前的貿易差額不但沒有縮小,反而擴大了,手裡美元不少,調節能力比2017年強了很多,整體的出口額也相對於2017年多了很多,如圖

目前的方向有兩個,一個是對發展中國家的債務替代,一個是發展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
發展中國家的債務替代
目前雖然我國手裡的外匯儲備非常充分,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由於年年逆差,美元債務欠了不少,雖然國內開玩笑說美元就是綠紙,但是對於其他發展中國家來說,這就不是紙了,是貨真價實的債務,被迫欠了美元債,而美債的利率又增高,外加美元的潮汐作用,這對很多國家來說是很沉重的負擔。
而我國手裡的美元夠多,留著又是很強的風險:你不知道什麼時候美國突然來一個制裁,手裡的美元可真成廢紙了,這是有俄羅斯前車之鑑的。
那麼對發展中國家的債務進行替換,比如說發展中國家A國欠美元債,那麼借出美元替他還債,把債務變成人民幣債,這緩解了A國的債務負擔,有些國家被債主逼瘋了,被迫賣掉國內資產
同時也消解了中國手裡的美元風險,這是其一。
手裡的美元很多,一樣可以發美元債,上次在沙特就發了美元債,美國人不是喜歡美元麼?那就都給他,削弱其金融影響力。
當然美國人不可能無動於衷,但是有三點:一個是目前是特朗普和拜登交接班的時候,形勢比較混亂,先發再說。
第二個是以特朗普的性格,美元迴流美國,他搞不好還以為是好事。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任何削弱這種美元流動的舉措都是對美元霸權自身的傷害,不管是威脅他國不許用中國的美元,還是限制中國清算美元的交易能力,都反過來會威脅到美元的流動性,動搖美元霸權。
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替代
我曾經反覆強調過,未來對外貿易的發展,一定是在發展中國家,而不是發達國家。我第一次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是我看過一張圖:
這是世界不平等研究所在2022年釋出的《世界不平均報告2022》,自里根時代開始,全球的不平等突然掉頭轉了個彎,從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不平等,變成了國家內部的不平等,發展中國家發展的更快了,而發達國家內部的問題增多了,而其轉折點就在1980年。
為什麼“國家和國家之間的不平等”,變成了“國家內部的不平等”,這裡面自然有里根的新自由主義的功勞,但是如果從根本上說,里根只是加速了這一現象,其根本問題還是在於資訊的擴散和財富的擴散。
最早的蒸汽機車鐵路是1825年的斯托克頓和達靈頓鐵路,而中國修建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則要到1881年,而且還是馬拉的,隔了56年,世界第一輛現代汽車是卡爾本茨1886年發明,中國第一輛汽車則要到1931年,奉天製造廠生產,隔了45年,再看看現在,所有的新玩意,幾乎都是在十年內普及到全世界,比如說移動通訊技術,比如說智慧手機,比如說移動支付。
舉個例子,移動支付,在很多非洲國家,他們連銀行賬戶都沒有,但是有一棟支付賬戶,比如說肯亞的M-Pesa,南非的SnapScan和Zapper。
其中做得最好的例如肯亞的數字支付人口已經高達75%,南非70.5%,迦納63.7%,加彭62.3%,奈米比亞58.5%,這類技術的擴散,非常有利於商業。
與移動支付同樣的還有新能源,非洲的新能源的普及比很多人想想的還要好,雖然有些地方連基本的路都沒修好,電網都沒有鋪設好,經常斷電,汽油嚴重匱乏,但是不要緊,從中國淘來二手的太陽能板子,加一個充電裝置,購入新能源三輪車,自給自足,若是沒錢,還可以以充電樁為核心進行借貸或者租賃,連金融都一併弄好了。
這是過去不敢想的事情。
此後生產力擴散越來越快,中間經歷了兩個關鍵的節點,一個是二戰之後的殖民地獨立到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破滅,一個是80年代的新自由主義盛行。
殖民地獨立,意味著一個國家真正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部分獨立的殖民地可以真正開始操作國內的政治,而不至於淪為他國的原材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比如說印度,塔塔集團是在1954年和賓士合資,進入了商用車領域,開始了汽車的生產。而我國也透過與蘇聯合作,產出瞭解放卡車。
此時僅僅有資訊的擴散,但是發展中國家還缺一個致命的東西:資本。

如圖所示,這是我國外匯儲備情況:

中國60年代,外匯最多的一年是1969年,一共外匯儲備4.83億美元。一直到70年代末,中國外匯儲備就沒超過10億。
很多人奇怪為什麼韓國發展的那麼快,越南戰爭時期,藉助越南戰爭,韓國獲得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僅僅以美援助為例:1965— 1970 年間 , 美國用於支援韓國援越軍隊的費用達到 9.28億美元,其中直接被韓國人賺取的資金近5.46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朴正熙時代大量派韓國人出國勞務。
而韓國的人口僅為中國的28分之一。
可以說是越南人的血鑄就了韓國經濟的崛起。道理和朝鮮戰爭鑄就了日本的崛起一樣。

在佈雷頓森林體系之下,由於美元和黃金直接掛鉤,導致美元非常難以流出去,畢竟黃金的價值擺在這,那時候的美金,是真的美金。

自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尤其是到新自由主義時代,脫鉤黃金的美元沒有原來值錢了,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美國資本不得不對外進行大量的投資,這些投資,一方面讓美國資本享受到了發展中國家的紅利,另外一方面,客觀上幫助了發展中國家建立了現代工業體系。

我們可以看看目前發展中國家的抵抗力:越南自房地產出事後,西貢商業銀行壞賬,越南花了外匯儲備的四分之一去填坑,這個坑不可謂不大,從當年中文網際網路一片說越南欣欣向榮,立馬180度轉彎開始唱衰越南。

然而現實是:2024年前9個月經濟增長率將達到6.82%,這還是在美國大幅度升息,意圖拉爆其他國家的前提下。
同樣的還有印度,雖然大家都喜歡唱衰印度,但是現實是:莫迪吹的牛,在2025年超越日本,真的是可能實現的,因為今年上半年印度18696億美元,日本19612美元,就差那麼一點了,印度成為第三大經濟國可不是夢。
莫迪有的吹了。

而真正萎靡的國家,都是什麼德國,英國,法國之類的美國盟友,雖然我國的經濟學家,比如說付鵬,前幾年極力吹噓日本經濟,但是現在回頭看看,根據日本內閣府在7月19日的經濟財政諮詢會議上公佈推算,日本2024年度實際GDP增速降至0.9%。
這距離“日本經濟起飛”,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更何況現在日本主力產業,比如說汽車正在被圍攻,就根據一堆的金融學術語,什麼“日股漲起來了”,什麼“短端利長端短利率”之類的忽悠,怕是拉不動日本經濟,不過日本通脹倒是不小,尤其是資產價格。
順便說一下印度的近況,自從上次中印達成協議後,我在10月22日發了一個預言:

你猜怎麼著?
就在11月21日,莫迪的最重要的盟友,印度億萬富翁阿達尼出事了:

真是稍微一動,就知道美國人想要幹什麼。
很可惜,來不及了,拜登要下臺了,民主黨的陰招到此為止了。

也跟大家提個醒:大趨勢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無論你做進出口,投資,留學或者其他什麼,儘量要參考這個為基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