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美國郵政署(USPS)突然宣佈暫停接收所有來自中國郵政和香港郵政的入境包裹投遞,僅信件和大信封(“扁平件”)不受影響。這一決定立即生效,且未給出具體恢復時間。然而,就在大家對此感到困惑時,事情在第二天出現了戲劇性反轉。
政策反轉
2月5日,美國郵政署再度釋出宣告,宣佈將繼續接收來自中國和香港的包裹,並稱這一決定從當天起生效。儘管未解釋撤銷暫停決定的原因,但USPS表示將與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合作,實施新流程以避免投遞中斷。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表示,美國郵政服務暫停接受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包裹,然後在週三突然改變政策,這就像坐過山車一樣,他敦促香港人暫緩寄送包裹,直至情況明朗。
在今天早上的一個廣播節目中,林表達了對美國郵政服務不一致的立場及其造成的混亂的擔憂。“關稅如何管理?10%的關稅是向購買者收取,還是由發貨公司負責?”他問道。美國郵政服務公司昨晚突然改變政策,在宣佈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和香港的國際入境貨物後不到 24 小時就恢復了接收。林估計,短期內仍存在不確定性,取決於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的行動。

關稅背景
這一政策變動發生在美國剛剛同意推遲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25%關稅的背景下,但對中國的10%關稅仍然生效。此外,美國還取消了“低值免稅”(de minimis)政策,該政策原本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免稅進入美國。

低值免稅政策的影響
“低值免稅”政策被許多跨境電商廣泛利用,如Shein和Temu,它們透過這一政策向美國消費者提供價格低廉的商品。根據美國海關資料,2024財年“低值免稅”貨物數量已超過13.6億件,其中許多來自中國。然而,這一政策也引發了美國工業團體、工會和兩黨議員的反對,認為其衝擊了美國市場並推高了運輸成本。

新規的影響
新規不僅結束了“低值免稅”政策,還對所有中國產品額外徵收10%的關稅,並將複雜的分類關稅體系全面適用於此類包裹。這一變動無疑將對Temu、SHEIN等中國跨境電商平臺造成巨大沖擊,因為它們依賴中國直郵的低成本優勢,每週向美國市場投遞數百萬件商品。
企業的應對措施
儘管面臨挑戰,Temu和Shein表示其商業模式並不完全依賴美國的“低值免稅”政策。為增強競爭力並最佳化物流效率,這兩家公司已在美國設立配送中心,使中國賣家可以將商品運送至美國並存放在當地倉庫,以加快本地消費者的配送速度。
未來趨勢
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商企業選擇在美國設立倉庫,以應對政策變化。這一趨勢不僅有助於降低物流成本,還能提高配送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
結語
美國郵政政策的頻繁變動反映了國際貿易環境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對於跨境電商而言,靈活應對政策變化、最佳化供應鏈管理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參考連結:
https://www.thestandard.com.hk/breaking-news/section/4/226824/USPS'-abrupt-U-turn-after-suspending-packages-from-China,-HK-likened-to-a-'rollercoaster'
https://www.thestandard.com.hk/breaking-news/section/4/226824/USPS'-abrupt-U-turn-after-suspending-packages-from-China,-HK-likened-to-a-'rollerco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