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582億元,解碼京東健康“醫+檢+診+藥”網際網路醫療閉環

擴大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更好發揮其在促創新、擴消費、穩就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中,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就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等任務提出了上述要求。
此前,《國務院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也提出,培育壯大健康體檢、諮詢、管理等新型服務業態,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
在醫療健康領域,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已成為擴大優質健康消費供給、提供新型健康消費服務的載體之一,昨日,京東健康釋出的2024年度業績報告也驗證了這一點。
業績報告顯示,2024年京東健康實現總收入582億元,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指標下(Non-IFRS)淨利潤達47.9億元,收入和淨利潤均超過市場預期,尤其是2024年下半年,京東健康收入實現同比“雙位數”的更快增長。
其中,醫藥和健康產品銷售收入488億元,線上平臺、數字化營銷及其他服務收入94億元,服務型收入增速超過整體增速,達到增長18.9%。

京東健康2024年核心財務資料,圖片來源:年度業績報告

透過多渠道公開資訊回顧京東健康關鍵過去一年的業務進展,可以發現,其業績的穩健增長,正是持續鞏固線上陣地、大力拓展新型服務專案與業態,並最終打造優質健康消費供給平臺的結果。
01
線上服務生態已難以複製
在線上服務方面,京東健康已經建立起較強的競爭壁壘。
專科能力建設一直是京東健康的重點工作,已建立起皮膚、心理、中醫等重點專科。
2024年,京東健康皮膚醫院新上線過敏和性病門診,新增19個皮膚專病工作室,專病專家工作室達78個,囊括從特應性皮炎到銀屑病等15種皮膚病,皮膚醫院日均問診量已超過1萬單。
精神心理專科方面,京東健康與上海精神衛生中心等醫院,在科普、科研、患者服務方面開展了深入合作;釋出了基於心理垂類大模型的AI心理陪伴師產品“聊愈小宇宙”,更靈活地將評估篩查、心理諮詢、精神科診療等服務融合起來。
此外,京東健康2024年還新增了男科、腫瘤兩大專科,豐富專科型別;並推動專家服務、影片門診等多項服務迭代升級,豐富服務形式。
為了追求更高的醫療服務質量,截至2024年底,京東健康網際網路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已累計釋出265種疾病標準化診療路徑、16項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形成了更全面、科學、高效的網際網路醫療質量管理體系。
線上醫藥零售是京東健康的優勢業務,從普藥到新特藥,都力求以更快速度讓患者用上實惠好藥。
2024年,京東健康進一步加深與製藥公司、健康產品供應商之間的合作,並不斷提升運營效率。以新特藥為例,2024年近30款新特藥在京東健康線上首發,包括禮來開發的治療Ⅱ型糖尿病和體重控制的雙靶向創新藥物Mounjaro、第一三共株式會社旗下止痛藥物德力靜、諾華旗下藥品飛赫達等。與傳統的入院路徑相比,京東健康大幅縮短了患者用上新特藥的週期。
在醫療器械品類中,京東健康以居家養老及慢病管理場景為突破口,不斷豐富智慧監測、呼吸製氧等優勢品類的商品供給;2024年,還作為四川、廣東、河南等19個地區的適老消費券承接平臺,為使用者提供豐富優質的適老醫療器械用品。
此外,截至2024年底,京東健康線上平臺已入駐超10萬第三方商家,為自營產品帶來了更多補充。
基於豐富、高效且優質的線上醫療、藥品服務,2024年,京東健康網際網路醫院的日均線上諮詢量已超49萬;平臺2024年活躍使用者超1.83億,較2023年淨增1100萬。
從網際網路醫療行業來看,京東健康已構建起高度差異化的線上服務生態,形成了難以逾越的競爭壁壘。從政策導向來看,京東健康作為平臺經濟的一員,憑藉龐大的服務量、精準的健康需求使用者群,是擴大健康消費優質供給的重要主體之一。
02
大力拓展新專案、新業態
使用者的健康需求並不只是在線上,京東健康也並不滿足於原有優勢業務,過去一年裡加快了新型服務專案和業態的佈局。
2024年,京東健康大力拓展到家、到店服務,升級即時零售。
京東健康最初從呼吸道檢測切入到家快檢業務,2024年到家快檢專案進一步豐富:呼吸道檢測服務拓展至北、上、廣、深等全國12個核心城市,覆蓋超過1.5億人口;此外,還上線痛風檢測、腹瀉病毒檢測、HPV病毒檢測、過敏原篩查、血常規檢測等149項到家檢測服務。
2024年9月,京東健康推出護士到家業務,可提供打針、換藥、採血、陪診、壓瘡褥瘡護理、母嬰護理等近40項護理服務,使用者預約後護士最快1小時內上門。此外,京東健康還在全國超30個城市範圍內,為使用者提供家用醫療器械除錯服務,覆蓋血糖儀、製氧機等9大品類近1500個SKU。

京東健康護士到家服務

基於影像檢查的特殊性,京東健康新增了到店影像檢查服務,截至2024年底已上線65個專案,覆蓋北京、鄭州、瀋陽、溫州、長春、湘潭、寧德等7個城市。
即時零售業務方面,2024年京東買藥秒送服務全面升級:先後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佛山、成都、鄭州、瀋陽、天津等18個城市開通醫保個賬支付服務,共接入全國超3000家醫保定點藥房,覆蓋人口超1億人;配備專職騎手,截至2024年底在全國超490個城市,提供最快9分鐘送達的買藥秒送服務。
與此同時,京東健康不斷豐富線下自營業態的型別和數量,包括新開體檢中心,新佈局國醫館、新型藥房。
2024年10月,京東健康“之業堂”國醫館開業,這是將網際網路醫療與傳統醫學相結合而推出的新業態:組建起一支由國醫大師領銜的中醫專業團隊,服務範圍涵蓋中醫內科、婦科、脾胃、內分泌、心腦血管等領域,設立了“國醫大師李佃貴濁毒理論臨床研究基地”和“張京春名醫工作室”;還搭建起線上線下一體化健康管理平臺。
同一個月內,京東大藥房的首個新型門店開業。之所以定位為“新型藥房”,是因為門店制定了幾條嚴苛的標準:店員不推銷、價格無“套路”、專注做服務,門店不以銷售為導向考核店員業績,以執業藥師為主體的店員可專注於藥事服務本身。截至2024年底,京東健康已在北京開設多家京東大藥房線下新型門店。

京東大藥房新型藥房

整體上看,京東健康拓展的新型服務與業態主要聚焦於那些需求多且雜,但還缺少高效服務供給的領域,創新服務模式在這些領域前景廣闊。
03
線上線下融合,不只是形成服務閉環
拓展新業務對京東健康來說,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完善服務鏈條;尤其是在到家快檢、到店檢查推出及逐步豐富的過程中,網際網路醫療“醫+檢+診+藥”服務閉環形成,更完整地滿足使用者的健康消費需求。
試想這樣的場景:使用者線上問診時,醫生可參考患者病情開具電子檢驗單,後續透過護士上門採血或騎手上門採集檢測樣本。之後醫生又可根據檢測結果開具處方,有用藥需求的使用者可線上買藥,享受一站式的醫療服務體驗。
再進一步看,京東健康拓展眾多服務內容,除了是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之外,還能產生更多價值。
在內部,京東健康新業務可與原有優勢業務緊密協同。
據瞭解,護士到家服務所使用的護理耗材均來自京東自營供應鏈,對標院內耗材品質。過去很長時間裡,京東健康自營藥械產品與京東自營產品嚴把質量關一樣,在使用者中形成了良好口碑。因此,自營耗材成為護士到家服務質量的保障因素之一。
類似的協同模式還包括“之業堂”國醫館與中藥材供應鏈:高標準的供應鏈讓患者在獲得優質中醫診療和健康服務的同時,更能安心用藥。
此外,新型藥房與京東健康以往的零售渠道也能形成緊密銜接。若店內沒有消費者需要的藥品,藉助京東健康的供應鏈優勢,店員可幫其找藥,並透過快遞或即時配送的方式送至消費者手中。
在行業層面,一些傳統業態和服務存在弊端,的確存在升級轉型的空間。
在傳統的線下藥房,受限於藥品知識的專業性,消費者可能會被引導消費。例如,店員忽略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向其推薦價格或利潤更高的藥品;或推銷會員卡、聲稱有優惠,但實際優惠有限,目的是增加顧客回頭率;或將相關藥品或保健品組合銷售,誘導顧客購買非必需藥品。
買藥和買其他商品不同,從來都不是多多益善,因此,京東大藥房的新型門店意在破除這些弊端。新型藥房除了不向消費者推銷之外,還杜絕會員價、零售價、折扣價等複雜的價格體系,價簽上的唯一標價就是底價。
按照政策要求,健康消費的提振不只是促進大眾消費,也不全是最佳化供給內容,還應該包括改善健康消費的環境,新型藥房正好與這一要求相符合。
04
大模型,為新型健康消費加速
2025年以來,DeekSeek的出現與開源,使得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I技術勢頭旺盛。此次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慧+”行動、支援大模型廣泛應用。
近日,京東健康旗下“京醫千詢”醫療大模型啟動開源。此舉的底氣在於,“京醫千詢”已成為業內應用場景最豐富、與醫院共建最深、合作醫生最多、參與使用者最廣泛的垂類大模型,率先實現了大模型在醫療健康行業規模化、全場景的落地應用。
2024年以來,“京醫千詢”醫療大模型加速落地,形成了面向使用者、醫生專家、醫療機構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面向醫生群體,京東健康打造了智慧醫生助手,實現臨床輔助決策、患者智慧管理、臨床科研等功能。2025年1月,京東健康又釋出了基於線上全域場景的大模型全系產品“AI京醫”。
“AI京醫”系列包括醫生專家的AI數字分身,以及AI藥師、AI營養師、AI心理諮詢師等一系列專業服務數字人產品。這些數字人不僅具備高度的智慧化和個性化服務能力,還能夠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
針對醫院場景,京東健康對院內就診流程進行智慧化升級,幫助醫院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就醫體驗;其中,與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共建的智慧醫院服務產品已開始推廣應用。
2025年1月,京東健康面向醫院全場景應用的大模型產品“京東卓醫”釋出,包括個人就醫管家、醫生數字分身、未來數字醫院等AI應用,分別服務於患者就醫、醫生臨床科研以及醫院整體運營。
此外,京東健康還面向使用者陸續釋出AI健康助手“康康”、AI心理陪伴師產品“聊愈小宇宙”“手機測血壓”等產品。
很顯然,AI能助力醫院最佳化管理,幫助醫生提高診斷與決策效率,以及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本質上看,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I應用,是構建新型健康消費的技術動力。
到底如何擴大優質健康消費供給?各個行業參與方的起始之處、戰略方向不一樣,落地這一重要政策的路徑也會不一樣。
京東健康的路徑可以簡要歸納為:在線上優勢服務基礎上,大力拓展潛力無限的新服務、新業態,並以當前大熱的大模型技術加速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既滿足了民生服務需求,又促進了自身的業績增長。

*封面圖片來源:123rf

如果您認同文章中的觀點、資訊,或想進一步討論,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宣告: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映象等任何使用。
動脈網,未來醫療服務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