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精英,李勣才是段位最高的那個人

 / 子
亂世是量產精英的時代,隋唐之際也是能人輩出,但大部分都是專才,要麼像程知節這樣的武將,要麼像魏徵這樣的純粹文人,但能夠同時在軍政領域有所建樹且每一次都能在歷史的拐點精準地作對選擇的人惟有李勣
縱觀隋唐之際諸雄,李勣才是精英中的精英,文武雙全。
作為武將,李勣的軍功自不必多說:在投降唐朝之後跟隨秦王李世民先後平定竇建德、王世充和劉黑闥等割據勢力,是秦府集團武將中的明星人物;兩次出擊薛延陀,大破東突厥;總章元年(668),75歲的高齡統軍東征高句麗,最終滅了高句麗,了結了隋唐兩代皇帝的心願
在秦王集團,在大唐,李勣是與李靖、薛萬徹、李道宗並列的名將,甚至在歷史上,李勣都是軍事領域的佼佼者。
但是吧,歷史從來不缺軍事人才,自打軍事職業化之後,名將就是層出不窮,但能夠將軍事領域的才能延伸到政治領域,且能在政治戰中不斷打勝仗並得以善終的人才是絕對的精英。
說白了,軍事只是政治的延伸,名將也屬於執行政治任務的專才,如何在政治的江湖中生存,才能真正考驗一個人的能力。很明顯,名將白起就是這方面的失敗者,而王翦卻是能夠同時在軍政兩個賽道遊刃有餘的人
大唐的李勣,對標王翦也是毫不遜色。
李勣打出的第一張政治牌就是降唐時的表演。在魏徵的勸說下,李勣作出了降唐的決定,然而,他卻以瓦崗舊將的身份將所掌握的土地、人口和軍隊的相關資料送往了身在長安已經降唐的瓦崗舊主李密手中,讓李密將這些資料交給朝廷。
表面上看,這似乎沒有毛病,是李勣掛懷李密、尊重舊主的行為,李淵甚至直呼李勣為“純臣”。但細究的話,正是李勣這個行為讓李密徹底喪失了在大唐的生存空間。
你想,李勣當年最早是翟讓的手下,在李密火併翟讓集團的時候李勣也被砍了一刀,而且是脖子的要命部位,差點就喪失了性命。最後是在王伯當的勸說下李密才放過了李勣。
雖然李勣活了下來,但是他內心卻是絕對不認可李密的,因為,李密不僅殺害了李勣的舊主,還差點就殺了他,如此深仇怎能說忘就忘。
如今,李勣刻意對李密的尊重其實就是變相對李淵說:“陛下可別忘了當年翟讓是怎麼死的?”
同時,李勣的行為也能讓李淵意識到,李密依然是大唐瓦崗勢力的代表,威脅皇權。
呵呵,高手過招從來就不用將話說得太明白。從李勣降唐的舉動中,李淵迅速就收到了李勣想說的話。既然李密當年都敢對翟讓下手,那麼有機會的話他也敢打大唐天子的主意。再說,李密曾經可是攪動天下風雲的一方諸侯呀,不得不防。尤其是在瓦崗勢力也是大唐系統的一部分的情況下。
於是,李淵就逐漸慢待李密,最終逼得李密出走,然後李淵再順勢解決了李密這個心腹大患。
本質來說,李密不是不老實,而是他在大唐很難生存。
李密很難在大唐生存
圖源/劇照
如此,李勣不僅收穫了“忠臣”的名聲,繼承了瓦崗軍在大唐的資源,還報了當年的舊恨。這段位也是沒誰了。
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就懷疑李勣的個人品行,因為,政治戰比軍事更加殘酷,必須心硬。在軍中,李勣可從來沒有高高在上,關懷士卒幾乎就是他的常態化動作,有了功勞也常常推給下屬,李勣在積累了軍功的同時也贏得了一定的口碑。
在大唐,李勣已經是關東武將的一面旗幟
貞觀二十三年(649),太宗病重,在給李治安排輔政大臣時,太宗將李勣也考慮了進去,因為,李勣不僅能力線上,且是關東武將的代表,能夠與關隴貴族的代表長孫無忌相互制衡,避免自己身後大唐出現權臣
但是吧,太宗自己能夠駕馭李勣,少主李治就不一定了,因為,太宗比任何人都清楚李勣的政治水平。為了考驗李勣,太宗就於五月十五日突然下令,將同中書門下三品的李勣貶為疊州刺史。
呵呵,這是在皇權更迭的敏感時刻對李勣的大考
李勣對太宗的心思是秒懂,當時是連家也沒有回,直接就趕往疊州赴任。太宗在看到李勣的表現之後也終於放下心來,完了再交代李治:“等我去世之後你再將李勣召回來,這樣,你對他就是有恩的,就能夠駕馭他。”
在這次的君臣博弈中,太宗將其帝王術發揮得是淋漓盡致,李勣呢,也展現了自己的政治水平。高手過招就是這樣,看似風平浪靜,實際上每一步棋背後都是驚濤駭浪,稍有不慎,就是萬丈深淵
李治即位之後,李勣官至尚書省左僕射,成為了宰相之一。但是呢,隋唐帝國本質上是關隴貴族的天下,尤其是此時的長孫無忌還同時佩戴著外戚、功臣、關隴貴族的標籤,永徽政治已經成為長孫無忌的一家獨大。具體表現為:
除了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都已經被無忌所完全控制,其權力滲透進尚書省只是時間問題。
而無忌向尚書省滲透還不止權力擴張這麼簡單,一旦雙方開戰,那就是關東和關隴的地域之爭。眾所周知,太宗還在時,無忌就已經開始了對關東勢力的打擊,房玄齡就曾經被針對過
作為關東武將代表的李勣,他太瞭解自己和無忌一旦開戰將意味著什麼了。
這個時候,李勣再次展示了其在政治層面的敏感和精明,他主動辭職,以避開長孫無忌的政治打擊。當時,李勣辭職的態度非常堅決,是多次向高宗請求以向關隴集團釋放自己無心權力的訊號。
為了達到壟斷大唐軍政權力的目的,長孫無忌又利用房遺愛案件將株連範圍進一步擴大:宗室的荊王李元景、吳王李恪,軍界的李道宗和薛萬徹等人都被無忌無情清洗
在這次事件中,房玄齡家族被清洗,這對李勣的刺激是最大的,因為,房玄齡的身份標籤是關東士人,而他是關東武將的代表。這讓李勣看到了關隴和關東之爭的你死我活。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李勣後來助力皇權對無忌亮劍幾乎就屬於必然,因為這是自保心理的驅使
這裡多說一句,無忌以為自己利用房遺愛事件掃清了所有政敵,壟斷了帝國廟堂,但實際上,在這些被清洗的勢力中只有房玄齡家族是他的威脅,李元景、李恪、李道宗、薛萬徹之死實際上是無忌給高宗辦了好事:
宗室李元景和李恪之死使李治的皇權更加穩固;李道宗和薛萬徹之死可以使李治在軍界提拔自己的嫡系
在吳王李恪被冤殺之後,李勣接手了李恪的司空之職,成為高宗在政治和軍界的盟友。
為了打擊無忌集團,高宗選擇從對方控制力比較薄弱的後宮入手,以廢立皇后為切入點向無忌宣戰。
李治以廢立皇后的名義向無忌宣戰
圖源/劇照
不過,在高宗和無忌博弈的初期,李勣還是選擇置身事外進行自保,比如,在高宗組織的一次包括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勣、左僕射于志寧和右僕射褚遂良在內的高級別會議準備向無忌攤牌時,李勣卻以身體不適為由突然逃離現場。
很明顯,現場除了高宗基本全是無忌的人,李勣一定會被逼著進行表態,而在勝負還不太明顯的情況下李勣要是表態只能是找死。
所以,最好的辦法只能是逃離現場。李勣的精明由此可見。從這也可以看出,大唐的政治鬥爭確實酷烈,沒有相當智慧的人根本就無法生存
當然了,在與關隴集團處於敵對關係的情況下,李勣肯定是支援高宗的,只是,他要找個合適的機會才能將自己的立場表達出來,成為決定這場君臣之爭的關鍵一票。
最終,在高宗將許敬宗、李義府、崔義玄等一大批中基層官吏拉入陣營勢力大振,並緊抓褚遂良以辭職威脅皇帝為由對其進行猛打之後,李勣才果斷進行表態:“廢立皇后是陛下的家事,何必要被外人左右呢。”
李勣代表的是關東武將、士人,更代表著大唐軍界,所以,李勣關鍵時刻的表態立馬就改變了強弱之勢,高宗遙遙領先,果斷對無忌集團亮劍。
當時,冊封武昭儀為皇后的儀式是由李勣主持的,這足見李勣的表態對高宗的重要性。
等於說,李治是聯合中基層官吏、以武則天為代表的後宮勢力、以李勣為代表的關東武將、軍界取得了對關隴集團的代表長孫無忌集團的勝利,收回了皇權
不過呢,李勣的表態還是值得玩味的,他沒有明確表示支援高宗,而是以家事為由巧妙地表達了其立場,給自己留出了可進可退的空間。確實精明。
在這次君臣博弈中,李勣將其政治智慧表現得是淋漓盡致,更重要的是,在之後的歲月中,李勣還能保持戰戰兢兢的心態,即使在七十五歲的高齡時,他還在為大唐征戰,且拿到了攻滅高句麗的結果。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盛世的政治鬥爭比亂世的軍事鬥爭更加複雜、驚險,而李勣卻將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發揮得是淋漓盡致。
最終,李勣得以善終。這更能說明此人的段位之高。
669年,李勣去世,享年76歲。
相比在軍事領域的表現,李勣更像一個成熟的政客。
隋唐英雄,李勣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名校相親,用理想島VIP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名校相親平臺理想島VIP註冊使用者超20萬人!其中,來自985及全球前200高校使用者佔80%。理想島VIP僅面向碩博和本科學歷開放註冊
理想島VIP核心功能是搜尋,想找什麼樣就找什麼樣。
關注公眾號後,可直接登陸↓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智商或財富,而是思考問題的層次。掃碼關注理想島,提升認知維度。
▼長按二維碼 關注理想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