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食物先看標籤,能保命!好市多牛肉警示:留意“這個字”

許多人在購物時習慣忽略食品標籤,然而,越來越多的網友呼籲,檢查標籤可能關乎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一位網友在小紅書上提醒大家:“養成看標籤的習慣,能保命!”他以在美國好市多購買牛肉的經歷為例,分享了“煎熟才能吃”的重要警示,避免食用未經充分加熱的肉類導致細菌感染。
食品標籤關乎健康,標籤裡的“刀片嫩化”要特別注意
在他的提醒下,討論的焦點集中在“Blade Tenderized”(刀片嫩化)牛肉。這種牛肉經過機械刀片或針頭穿透肉質纖維的處理,目的是為了使肉更加嫩滑,但這同時也帶來了細菌汙染的隱患。透過這種方式加工的牛肉可能將表面細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帶入內部,使得常規的烹飪方式難以徹底殺死這些細菌。
專家指出,如果消費者將這種經過嫩化處理的牛肉煎至三分熟、五分熟或七分熟,食物中毒的風險將大大增加,尤其對免疫力較弱的人群如兒童、孕婦、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確保食品安全,遵循USDA的安全指導
針對這一食品安全問題,美國農業部(USDA)建議,消費者在處理“Blade Tenderized”牛排時,務必將其加熱至至少145°F(63°C),並靜置3分鐘以確保肉類安全;若是碎肉類食品,溫度應達到160°F(71°C)以上。此外,帶有“Blade Tenderized”標示的牛肉在包裝上通常會有明確標籤,消費者在選購時應特別留意。
除了控制加熱溫度,食品衛生也是避免細菌傳播的關鍵。專家建議,在處理生肉時應避免交叉汙染,務必確保所有接觸生肉的器具和雙手都經過徹底清潔。
這則小紅書討論引發了廣泛關注,許多消費者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購物習慣,意識到標籤上隱藏的食品安全風險。部分網友表示,他們之前從未注意過這些細節,現在才意識到隱藏的危險,開始更加謹慎地選擇食品。如何透過正確的購物與烹飪習慣減少食品安全隱患,逐漸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關注的議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