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微信改版
經常有讀者錯過推送
左上角星標🌟“躺倒鴨”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

誰都沒想到,25年車圈第一個涼的居然是“智駕”……


小米汽車App中曾經高調宣傳的“小米智駕Pro”“小米智駕Max”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小米輔助駕駛Pro”“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這樣樸實無華的名稱。

右側為最新訂購介面截圖
同時,2月份小米SU7 Ultra釋出會上預計4月份推出的“智駕險”,都到五月份了也沒有推出。
網友銳評:智駕都沒了,智駕險自然也就沒了……

圖片來源:嗶哩嗶哩 @小米汽車
甚至被自己的好兄弟給截胡了,小鵬汽車先一步推出了“小鵬智慧輔助駕駛安心服務”。

再說回智駕更名浪潮,除了小米,小鵬、理想、阿維塔、極氪等一眾車企也是紛紛跟進,在自家的宣傳詳情頁中將此前“智駕”的相關表述,統一換成了“XX輔助駕駛”。



不過也有漏網之魚,各家的部分車型詳情頁表述依舊是“智駕”。
這波啊,是車型實在太多,一次換不過來



而華為這邊,4月27日@華為乾崑智慧汽車解決方案 釋出《智慧輔助駕駛安全倡議》。
倡議中,一共有 11 家汽車品牌的高管署名,分別為廣汽、上汽、江汽、奧迪、東風猛士、嵐圖、深藍汽車、北汽、阿維塔、賽力斯、奇瑞汽車……

甚至就連餘總都改口了,在微博發影片講解“智慧輔助駕駛”的工作原理,一口一個“智慧輔助駕駛”。

智駕:所以愛是會消失的嗎?
圖片來源:微博 @餘承東
此前各家車企拿“智駕”擦邊“自動駕駛”,給消費者一種汽車能自己開,咱們只要負責躺好,等車把你送到目的地就行的幻想。
這波車企們的集體猛剎車,算是給越來越狂熱甚至有些離譜的“輔助駕駛”宣傳口徑,來了一波大降溫。

至於各家車企為啥突然“良心發現”,不拿消費者當小白鼠了?
還得從4月16日,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在工信部官網上釋出的一條公告說起。

劃重點,公告要求:
“汽車生產企業要深刻領會《通知》要求,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誇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智慧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公安部的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的官方公眾號也發文表示,虛假宣傳造成嚴重後果負責人可能要進去的。

圖片來源:公眾號 @交通言究社
在鴨看來從“智駕”熱潮到如今的“輔助駕駛”正名,並不會如很多網友認為的那樣阻礙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反而是大夥一起務實的宣傳,講清楚現階段L2輔助駕駛的能力邊界在哪。
不必為了在宣傳口徑上對齊友商,爭相在釋出會上吹牛,然後OTA給使用者一個半成品。
未來,自動駕駛的星辰大海依舊令人期待,但通往那裡的道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用更嚴謹的態度、更可靠的技術、更清晰的溝通來鋪就。

1-100檔風速,滿足多種使用場景
贈送運費險,不喜歡隨時可退
有任何質量問題都可以聯絡鴨鴨
鴨鴨認真對待每一位粉絲的反饋
感謝每一位粉絲的支援
即可購入
🔽🔽🔽

25年車圈第一個涼的是誰?
大家都猜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