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中的粘蛋白與免疫細胞互動

Bringing medical advances from the lab to the clinic.
關鍵詞#結直腸癌#粘液性分化#佇列研究#免疫細胞浸潤#腫瘤微環境
前言:
在結直腸癌這一全球範圍內高發的惡性腫瘤中,腫瘤的分子與組織學多樣性為其精準診療帶來了巨大挑戰。
近年來,研究者逐漸發現,結直腸癌中粘液性分化及粘蛋白異常表達不僅參與了腫瘤的發生和進展,還與腫瘤免疫微環境的構建和調控密切相關粘液作為保護腸道上皮的重要屏障,其量變和質變可能影響免疫細胞的滲透和分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患者的預後。
本次解讀的研究透過對大規模病例佇列的多重免疫組化和數字影像分析,系統探討了粘液性分化及包括MUC1、MUC2、MUC4等在內的粘蛋白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情況,以及它們與免疫細胞(如T細胞、巨噬細胞和單核細胞等)浸潤及臨床預後之間的關聯。該研究旨在揭示粘液及粘蛋白在調控腫瘤免疫微環境中的具體作用機制,為後續開發靶向治療策略和改進臨床風險評估提供新的理論依據。
這項研究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大規模佇列研究包括主佇列1049例,驗證佇列771例,結直腸腺癌中的粘液性分化與粘蛋白表達在調控腫瘤免疫微環境及患者預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表明,粘液性分化與腫瘤的部位、分級、微衛星不穩定性(MMR狀態)以及BRAF突變等病理特徵密切相關。
在MMR正常的腫瘤中,粘液性分化往往伴隨著免疫抑制性細胞的浸潤增加,尤其是未成熟單核細胞和M2型巨噬細胞;而在MMR缺陷的腫瘤中,則觀察到T細胞(包括細胞毒性T細胞)浸潤減少,提示粘液可能透過形成物理屏障或影響趨化因子分泌,削弱免疫細胞的進入
此外,研究進一步對多種粘蛋白(如MUC1、MUC2、MUC4、MUC5AC與MUC6)的表達模式進行量化分析。結果發現,腫瘤細胞質內MUC1表達水平明顯升高,這一變化獨立預測了不良的癌症特異性生存率,並與髓系細胞(包括成熟和未成熟單核細胞、粒細胞)密切相關,提示MUC1可能在腫瘤進展及免疫調控中發揮促進作用。
雖然粘液性分化本身未能作為獨立預後指標,但其與免疫細胞構成的多重關聯展示了一種典型的免疫抑制微環境。這一發現為未來透過調控粘液及粘蛋白相關通路,聯合免疫治療改善患者預後提供了新的思路。
編者按:
這項研究利用多重免疫組化及數字影像分析,實現了對免疫細胞種類與空間分佈的精細刻畫,豐富了我們對結直腸癌生物學的認知,也揭示了精準治療的新潛在分子靶點。
參考來源:
https://www.nature.pubapi.xyz/articles/s41416-025-02960-3
宣告:
本文只是分享和解讀公開的研究論文及其發現,以作科學文獻記錄和科研啟發用;並不代表作者或本公眾號的觀點。
為了給大家提供一個完整而客觀的資訊視角,我們有時會分享有衝突或不同的研究結果。請大家理解,隨著對疾病的研究不斷深入,新的證據有可能修改或推翻之前的結論。

編輯:Justin Liu,助理:ChatGPT
征戰CA公眾號,以分享癌症領域最新研究為主旨,希望由此推動由實驗室向臨床應用的轉化。歡迎您的投稿與合作;也希望其他醫學科學家以推文的形式分享您的研究成果。
點選👆,關注癌症研究進展
運營:美國Healsan諮詢公司CA專案組,專注於臨床科研及臨床試驗的服務公司,擅長於針對癌症的臨床科研設計及臨床試驗結果的報告撰寫。
網址:https://healsan.com/ (投稿或商務合作,請私信聯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