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不是美食荒漠!北美“吃貨小分隊”探訪杭幫菜博物館,未來要帶更多中國美食出海

作為北美規模最大的美食新媒體社群,“吃貨小分隊”或許你多少聽說過。最近,“吃貨小分隊”的創始人們,受杭州市僑聯之邀來到杭州參觀了杭幫菜博物館,展開了一場關於美食與文化的深度探索。
近年來,杭州市僑聯在海外聯絡聯誼、對外文化交流方面持續發力,不斷講好中國故事、浙江故事、杭州故事。
落地美國13年,“吃貨小分隊”已經成為北美知名的餐飲媒體品牌。創始人兼CEO段方旖(Amy Duan)和聯合創始人胡艾玲(Cosmo Hu)還共同創立了北美亞洲飲食行業協會,致力於連線當地資源,更好地支援華人餐飲人和亞裔餐飲人的出海發展。
“吃貨小分隊”的建立及其取得的成功可以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Amy和Cosmo對品嚐美食都懷有極大熱情,且非常樂於分享,她們希望把吃的快樂傳遞給身邊的人,於是便開始了創業的第一步。她們認為,美食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傳承。正如杭幫菜博物館展示的那樣,杭幫菜背後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杭州人,Amy對杭幫菜的印象與小時候相比截然不同。她提到,兒時的自己對杭州美食文化的看法是片面的,當時眼界不夠開闊,現在離家遠了反而更想了解家鄉的飲食文化。如今她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杭州美食文化的動態發展,瞭解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和時代潮流。例如在她剛去讀書的時候,市面上主流的一些杭幫菜餐廳推出的菜品,在嚴格意義上並不算是正宗的杭幫菜,但它們代表的是一種杭幫菜的多元發展,更是一種潮流的演繹。這樣的迭代,更新或許能幫助杭幫菜適應杭州以外的食客的口味,甚至成功走出國門。
對於首次來杭的Cosmo來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作為雲南人的她提到了自己的家鄉。雲南有許多山珍,比如菌類,這些食材飽受雲南人的喜愛。來杭州之前,Cosmo就聽說過“杭州是美食荒漠”之類調侃,但親自品嚐杭幫菜後,她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杭幫菜能體現食物本真的味道,與雲南菌類的“鮮”有共通之處。
杭幫菜博物館內豐富的飲食文物和多達百件的菜品模型生動展現了杭幫菜的歷史,Amy和Cosmo也直言對於杭幫菜的文化底蘊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瞭解美食背後的文化更直接回答了“為什麼要吃這個”的疑問。
“一到杭州,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品嚐杭州特色片兒川,這背後其實就有南宋遷都帶來的北方面食文化的影響。”Cosmo分享道。而瞭解美食背後的文化也有助於“吃貨小分隊”透過現代語言將文化傳遞給大家。
如何滿足海外華人的‘中餐胃“並且讓”吃貨小分隊“成為海外中餐的風向標,經過了兩個週期演變迭代之後,Amy有她自己的3.0規劃。
“中餐在國外是有潛力的,但是需要一些時間去培育市場。”Amy表示,雖然在美國的市場中,某些地方特色如江鮮和臭豆腐難以普及,但小籠包這樣受歡迎的食品,已成為推廣中國美食的橋樑。她認為,未來可以藉助這些受眾熟悉的食品,逐步引導他們瞭解更多的地方菜系,如東坡肉等。
現階段,很多的國內的餐飲品牌希望出海,但是如果一味把國內的方法搬到海外是行不通的。未來,“吃貨小分隊”的業務發展會嘗試做更多連結B端資源的賬號,幫助並且帶領更多中國菜走出國門。
責任編輯:徐雅琪
稽核:周霽 季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