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海盜稅”現江湖

全文2030字,圖片7張,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文章首發於“有理兒有面”(youli-youmian),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
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後臺留言。

最近,美國政府又針對中國要徵收一種喪心病狂的“海盜稅”。
當地時間2月21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丟擲一紙提案:擬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籍船舶,勒索上限為100萬美元的“買路錢”;而船隊中只要有中國造船舶的,按比例要被勒索50萬至150萬美元不等;甚至對訂購中國造新船的運營商,也要按訂單的比例勒索50萬至100萬美元。這裡說的可都是單航次。
這堪比大航海時代海盜的荒唐政策,讓特朗普政府活成了自己曾經唾棄的“加勒比海盜”。
美國將矛頭直指中國,絕非偶然。   
彭博社指出,過去10年中,中國在全球造船行業的份額顯著提升,佔據了全球新造船市場的一半左右。2023年,中國製造了超過1000艘遠洋船舶,而美國的遠洋船舶數量不到10艘。
根據相關統計,2024年中國造船業三大指標(完工量55.7%、新接訂單74.1%、手持訂單63.1%)全面碾壓全球,而美國造船產能尚不及中國零頭。
不僅如此,截至2024年1月,中國商船隊規模佔全球19%,僅中遠海運集團一家便運營著足以繞地球赤道15圈的龐大船隊。更令美國恐懼的是,中國船廠手握全球69%的新船訂單,連丹麥馬士基、瑞士地中海航運等“西方嫡系”都爭相下單中國造巨輪。
當美國港口被迫向中國製造的“鋼鐵長城”低頭時,霸權者的焦慮化作了赤裸裸的搶劫。
所以美國政府徵稅哪裡是“公平競爭”,分明是技不如人後的“掀桌子”行徑!自詡文明的美國,對自由通商玩起了“此路我開”的強盜邏輯。
而且,美國這次的“海盜稅”絕非孤立事件。
2024年底美國國會議員提出的《船舶法案》早已暴露其本質,擬對中國船舶徵收200%關稅、強迫至少10%的中美貨運改用美籍船隻。
更荒誕的是,美國《船舶法案》竟規定“美籍船舶在美港口享絕對優先權”,這種行徑與19世紀“大陰帝國”的“航海條例”如出一轍。
英國的航海條例最早始於1651年的《航海法》,並在之後的幾個世紀中不斷更新。其航海條例的核心思想是要求所有進入英國港口的貨物,必須透過英國船隻運輸,或至少有部分由英屬船員操作的船隻運輸。這不僅增強了當時英國的海上霸權力量,還確保了英國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
而美國此次“海盜稅”更將毒手伸向第三方。像馬士基集團,其是一家成立於1904年的綜合性集裝箱物流公司,總部位於丹麥哥本哈根,是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之一,長期以來與中國保持密切的經濟和貿易關係。
馬士基旗下45艘中國造集裝箱船會因為此次“海盜稅”全成“人質”。其合規成本和罰款風險大大增加,不僅會壓縮運營商利潤空間,增加定價權爭奪的難度,同時也會加劇港口擁堵,影響運輸效率。
而且,美國的長臂管轄也將導致自身供應鏈癌變,物價飛漲。
若政策落地,停靠美港的中國造集裝箱船將面臨天價勒索,而最終買單的必是美國普通消費者。
美國零售聯合會已警告,僅西海岸港口擁堵就可能讓全美超市物價再漲20%。   
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昏招,又讓人想起了特朗普第一任期時對進口鋼鋁徵收的關稅。
2018年3月8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公告,以“國家安全”為藉口,根據美國《1962年貿易擴充套件法》第232條款,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於2018年3月23日正式生效。
但隨後美國給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貿易伙伴免稅配額。未受“照顧”的歐洲予以反擊,對來自美國的菸草、玉米、大米、橙汁、摩托車和威士忌等加徵關稅。而2018年加稅後,美國造船用鋼板價格暴漲35%,反而增強了中國造船業的成本優勢。
當美國還在用關稅築牆時,中國造船業已用“技術破壁”征服全球。
美國政客總愛把“重振製造業”掛在嘴邊,但其提出的《船舶法案》“十年計劃”卻充滿黑色幽默,要用80艘老舊商船擴建至250艘,卻對本土船廠招不到工人、技術斷代30年的現實視而不見。
反觀中國,滬東中華造船廠為卡達建造的27萬立方米LNG船,薄膜艙技術已超越韓國;江南造船的Mark III型LNG船更打破西方壟斷。
資料顯示,我國造船業三大指標(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連續15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全國造船完工量為481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3.8%;新接訂單量為1130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8.8%。
更可笑的是,美國竟幻想拉日韓共建“抗中造船聯盟”,卻不知韓國三星重工等船廠大約60%的船用鋼板依賴中國鞍鋼等企業,日本今治造船採購的焊接機器人來自中國上海振華,中國不僅提供原材料,還為全球船舶製造提供關鍵裝置和技術支援。
面對霸權訛詐,中國商務部2月23日強硬回擊:“中方敦促美方尊重事實和多邊規則,停止錯誤做法。中方將密切關注美方動向,並採取必要手段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而中國手中的反制牌更讓美國投鼠忌器,從限制稀土出口到調查美國科技巨頭,從打造“海洋聯盟”到擴大金磚海運合作,一套組合拳打得虎虎生威。   
現在,中國巨輪正以技術與合作重塑全球貿易版圖,當美國在“國貨國運”的齷齪裡越陷越深時,“一帶一路”的貨輪已滿載128個國家的期待破浪前行。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