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零售巨頭 Target 因其2025年“Pride 彩虹月”系列商品,再次陷入輿論漩渦。這一次,問題不是商品內容本身,而是商品吊牌上驚人失誤的“假文字標籤”,讓不少員工與消費者感到憤怒與失望。

吊牌印刷出大錯,“Lorem Ipsum”當真文字用?
近日,有消費者在Reddit上釋出了一張Target門店Pride系列服飾的吊牌照片,吊牌上赫然印著開發中常見的假文字“Lorem Ipsum”——這類文字通常是設計階段用於排版測試的佔位符,但未被替換就被印在了正式商品上並投入銷售。
文字內容如:“Body copy tincidunt u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根本無法閱讀。這一“烏龍”不僅出現在一件商品上,還波及了成人運動褲、襯衫等多個系列商品。

員工和顧客怎麼看?
“這不是小錯誤,是對整個LGBTQ群體的侮辱。”“明明可以認真做,卻選擇潦草交差。”“感覺像是讓AI和實習生五分鐘拼出來的東西。”
一些消費者指出,2025年的Pride商品選擇更少,僅在部分門店上架,整體設計也顯得廉價、不走心。吊牌事故更被視為Target對LGBTQ+社群態度“表面化、功利化”的象徵。
Target回應:是供應商問題,正在處理
對於吊牌錯誤,Target向媒體表示這是供應商方面的失誤,公司正在緊急糾正,並考慮補發正確標籤至門店。
但品牌顧問Neil Saunders直言:“這樣的錯誤確實會偶爾發生,但在這個高度敏感、意義重大的主題上出這樣的差錯,是非常業餘的表現。”
Target從2015年起開始推出Pride主題產品,一度被視為LGBTQ友好品牌代表。但自2023年起,其立場明顯“後撤”:
-
2023年因推出為跨性別群體設計的泳衣而遭遇保守派抵制
-
門店員工曾因支援Pride而遭受恐嚇和炸彈威脅
-
2025年初,Target徹底取消其多項DEI(多元、公平、包容)計劃
這一系列行動使得消費者對其立場產生質疑,不少人指責其為“粉紅洗白”(Pinkwashing)——利用LGBTQ議題賺取利潤,卻缺乏真實支援。
銷售下滑,形象受損
資料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Target營收同比下降2.8%,至238.5億美元。連續的輿論危機與消費者信任崩塌,正在影響其業績表現。
有消費者直言:“與其給我們印著假文字的標籤,不如支援真正的LGBTQ創作者。”
在企業與社群的關係日益被放大審視的時代,品牌的每一次“表態”,都可能被解讀為“支援”或“營銷”。Target這次的標籤錯誤,看似技術失誤,卻觸發了更深層的信任危機。
一次吊牌事故,一次態度測驗。彩虹不能只印在商品上,更該存在於行動中。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