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校、上中國際牛娃「暑假計劃」曝光後,讓我火速改了兒子的假期安排….

👆優質國際教育資源,盡在“真選”,歡迎關注~

7月進入第一天,也標誌著暑假正式開始了!而暑假家長最該給孩子養成的一個習慣,無疑就是定好暑假計劃表,這正是學霸們彎道超車的終極大殺器!
每年一放暑假,在教育界,一個現象就會被家長和老師們反覆提及——“暑期學習損失”,也稱為“暑期滑坡”。
01
第一個資料來源是“早期兒童縱向研究” (ECLS-K:2011)
這項研究是美國教育部教育科學研究所 (IES) 下的國家教育統計中心 (NCES) 所進行的。研究覆蓋範圍廣泛,涉及兒童發展、早期學習和學校進步,彙集了多個來源的資訊,提供了兒童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五年級的早期學校經歷的豐富資料。
02
第二個資料來源是“美國西北測評協會(NWEA)中期評估”
覆蓋範圍是美國的MAP考試成績 (“學業成長評估測驗”),其中包括數百萬學生從幼兒園到八年級的測試成績。
美國研究人員曾經發表過兩項利用MAP Growth資料進行的暑期學習的最新研究:
第一項研究《暑期在成績差異中的作用》中發現:1到8年級的學生,在暑假期間普遍損失了前一年學習成果的17%到34%;並且在一個暑假中發生學業滑坡的學生,更可能在隨後的暑假中業發生學業滑坡
第二項研究《不平等何時加劇?學校、暑假和成績差距》究對幼兒園至八年級的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亞裔學生經過暑假之後,成績通常更加領先於白人學生。
所以,暑假真的是拉開差距的關鍵時間點,當我開啟百度,搜尋暑假計劃,搜尋結果——1億個!各種模版攻略數不勝數。
至於暑期計劃怎麼定,爸媽們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主打一個「卷」字:
卷時間
卷科目
卷超前學
卷體藝…

上週,我們給家長們做了一個問卷調查

除了年級和學校體系外,主要以下有6個問題:
1
暑期有安排親子旅行嗎?或者海外夏校、國內夏令營?
2
暑期的學科補習安排了幾門?主要是哪些?
3
課外興趣培養有哪些?(語言二外、體育、藝術、音樂)
4
每天花在閱讀、學習時間大約有多久?
5
整個暑假計劃花在孩子身上多少錢?(x個W?)
6
這樣安排的理由是什麼?
當我們收到問卷結果後,可以看出“雞娃派”“佛系派”的明顯對立!
首先,有超過60%以上的家庭都會針對英語、數學這兩門學科去補習,而有21%的佛系派家長,還沒有安排補習學科計劃,不知道是處於觀望狀態,還是徹底躺平了…

再看看,去年爆火的海外夏校和國內營地,看來

已經完全被親子旅行佔為上風

!是消費降級的風吹到了心裡,還是美好的親子生活讓人懷念?很想聽聽家長們的真心話…

看來素質教育,真的已經成為所有家庭暑期的主流旋律了!

最後,當然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這個暑假準備在孩子身上,投多少花銷?可以看到捨得在10W以上的家長還是有8%以上的!

所以說月薪5W真的過不起一個昂貴的暑假,不是嚇唬人的…

看完大家的投票計劃後,我也問了幾位身邊朋友的孩子,準備在暑假如何大展身手?有說閉門集訓游泳的、有說要衝刺標化考試的,也有乾脆佛系躺平的!
那今天,真選君特別挑選了我覺得最為特別的嘉賓來揭露下他們的暑期計劃!希望可以給家長們一些參考和感悟吧!
畢業後,豐富多樣的暑假
@新大一包校學姐
第一位登場的是我們上海週六線下講座邀請的包校學姐Kelly,12年級的她剛剛畢業,憑藉優秀的履歷拿到了範德堡大學的offer!
活動現場,這位英姿颯爽的學姐,給我們分享了在包校IB體系,同學們平時除了卷學術成績外,每個孩子的社團活動也是非常的精彩,隨便拉一個同學出來,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特色和閃光點!而Kelly也是他們校內最大慈善社團的社長,一年籌得10W+的慈善款,可謂領導力、社會責任感滿滿!
當我問起這個暑假她的規劃時,旁邊媽媽就笑著說,她剛結束了畢業旅行,提出想去體驗生活送外賣和快遞,結果被心疼女兒的爸爸攔下了!
個性十足的她,最終選擇了暑假去之前補習SAT的語培機構當助教!我個人猜測也是因為她考上了範德堡的教育專業有關係,為教師生涯和大學專業提前做社會調研!
其實不少孩子都會選擇在暑期去實習打工,不管是去大廠,還是來我們真棒這樣的小小創業公司,每年都會有牛娃想要展現一下個人社會價值,以及去豐富他們的人生閱歷,在未來的職業選擇上,也會有更多參考價值!
選擇新加坡教育,看似佛系,實則暗藏玄機!
@上中國際理科牛娃媽

第二位,是一位上中國際6年級熱愛理科的牛娃媽

Cecilia

,她和我分享了下她們家的暑假計劃,我看完後,我的感受是:看似安排愉快,實則每一個步都在為女兒的理科未來之路做規劃!

👉海外夏校、旅行安排
暑假會去新加坡一個半月,其中會有一個新加坡國立大學的AI夏令營,因為小朋友是新加坡身份,所以她還給娃在新加坡政府小學,安排了插班上課,和新加坡當地的孩子們一起上下學,經濟又實惠,還可以為8年級回新加坡讀書提前做準備!
👉各學科補習安排
科學:因為上中從六年級起科學的難度和深度都加大了,之前沒有太多時間學習科學課,這次暑假就查漏補缺,三個科學主題(CELLS細胞,Forces力學,還有Process Skill training,這個主要為下學習的實驗學習做準備。
英文:主要是讀書,一週一次精讀課 和一週一次寫作課
數學:Pre-Algebra加強一下,開始AMC8的集訓班備考
👉課外興趣培養
女兒喜歡漫畫,暑假會有一個漫畫的營
在新加坡的時候,每週還會安排游泳和網球課,多增加運動活動
👉閱讀計劃
她女兒自己也很有目標,主動提出來要媽媽準備6年級的課本,希望暑假裡預習一下(不是媽媽安排的),並且她自己還做了個計劃,閱讀每天是半小時-1小時,學習不算課程的話,平均應該是2小時左右。
再來曝光下Cecilia的暑期賬單,生活支出不算,大概9萬人民幣左右:
新加坡支出:
新加坡機票 10000
新加坡住宿 27000
AI夏令營 16980
游泳和網球預計 4000
漫畫營 4000

精讀課 2800
寫作課 2500
AMC8競賽(24節課) 10000左右
科學網課 10000左右
總結下來,這套新加坡理工科路線,完全就符合Cecilia 自身的一個氣質, 她自己就是一個理工女,18歲拿到全獎去了新加坡國立大學讀電子工程,畢業後她去了半導體行業工作,做了8年的晶片工程師,中間又讀了一個金融碩士,8年前,因為先生工作的關係,全家才很折騰地從新加坡搬到了上海,開始了全新的旅程!
因為自己非常認可新加坡教育,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時候,都是從新加坡練習冊、科學、數學,方方面面培養,到現在她女兒的數學、科學成績都是在班裡數一數二,甚至還拿過獎學金,可以說是也非常熱愛理科了!

@軒媽
給孩子一份動態變化計劃表更靠譜
最後,也是我們曾經採訪過一位魔都雞娃達人“軒媽”,她曾大方貢獻出了自己的暑假計劃表,咱們也借鑑一下,那些既能「無痛貫徹」,又內容滿滿的暑假計劃表,真的太香了!先來丟擲軒媽給我們的暑期至理名言:
1
算明帳,暑假雞娃絕對合算
2
暑假計劃,要有合理的節奏感
3
用積分調動暑期學習積極性
軒媽的兒子Dino在上海一所知名國際學校讀初中,本著不盲目雞娃的宗旨,對症下藥,摸索出一套不吼不罵的 “快樂教育推娃法”,充分開發出了孩子的學習自驅力,我總結了軒媽育兒的「戰績」,使用程度堪比10本育兒書:
  • 小時候上公立幼兒園,從沒報過英語班,全靠媽媽在家自雞,甚至總結出了一套“三階梯”學習理論,百試百靈;
  • 數學剛上小學時幾乎墊底,不愛刷題,不愛背東西,但就是迅速被媽媽拉到班上前幾名,初中還能在競爭極其激烈的學校拿獎學金;
  • 週末沒有培訓班,平日寫完作業9點就睡覺,看電視玩遊戲一樣不少,假期每天只學2-3小時,有大量留白時間,親子關係異常和諧,孩子還越來越有自驅力。
萬萬沒想到!被我當成男孩教育範本的軒媽,她給孩子訂立的暑期計劃卻出奇地簡單:下面就是她發給我的計劃表,看完我就一個感覺:
留白非常多!

而今年,我們也問了軒媽,她給娃的暑期計劃,則是旅遊、科創、備考SAT、海外夏校,看樣子也是滿滿當當!

最後,我想給大家安利一位特別值得學習的耶魯爸爸,他有5個孩子,雞娃理念和方法,真的震撼無數人👇🏻
耶魯5娃的權威型爸爸
正確雞娃方式
先“雞”自己,再“雞”孩子
在他看來,永遠是先“雞”自己,再“雞”孩子…

而平時,他不雞學術,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雞音樂、體育孩子們的日常團隊活動就是種菜、摘菜、養魚、做飯嚴格控制外包,儘量親力親為!
當他想和孩子們一起組一個藍草樂隊(bluegrass),一種發源於美國肯塔基州的鄉村音樂,需要用到很多小眾樂器,如班卓琴、fiddle(一種類似小提琴的樂器)、曼陀林等等,就在網路上找了一些教學影片先自學,學會了再去看哪個孩子適合哪種樂器,孩子們也和他一樣學了很多門樂器。

在學習音樂這件事上,他

比較不同意一些家長所謂的“尊重孩子的選擇,他們喜歡什麼就鼓勵什麼,不喜歡什麼也不給壓力”


當然他也希望孩子學音樂是覺得音樂很美,但真實的操作起來,這太難執行了,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從0到1的過程都是痛苦的,克服了這個階段才能到達欣賞的境界,陪孩子一起練琴可以“同甘共苦”,此外,他還有一些比較“接地氣”的育兒策略。
辦法有兩個:
  • 一個是找到他們的驅動力(motivation);
  • 另一個是“洗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驅動力,這跟職場有點像,有的人愛錢,有的人想要晉升,還有的人需要他人的讚美和認可。
他的幾個孩子,有的比較在乎表揚,有的希望自己永遠是第一名,有的則需要得到情緒性支援(emotional support)。作為父親必須善於找到他們的動機並善加引導。
這其中,遊戲獎勵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很多遊戲需要氪金,而且是限時的,要你立刻馬上給遊戲充錢購買角色,他就會利用這一點,要求他們必須完成某項任務才充錢,但也不會在充好錢後讓他們玩太久,遊戲時間還是要適當控制的,這種辦法很簡單,也很有效。
有一些家長會抱怨孩子做事沒動力,他認為只是一方面家長沒找到孩子的動力,另一方面缺乏力量
比如,孩子喜歡AJ的鞋子或者一臺高配的電腦,他就覺得這不就是動力嗎?但家長往往覺得既然孩子那麼想要,就心軟買給他好了,錯了,這樣就浪費了一次機會,不夠靈活。
大多數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學有所成,在同齡中更有競爭力,但往往會忽略孩子真正感興趣的事物,也不懂得如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雞娃方法千千萬,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
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大家今年的暑期計劃~
本期福利
今日尾部福利:
5個時間管理的寶藏app
歡迎掃碼入群領取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