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憶過去四年的創業經歷。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印象非常深刻。
經常犯困,睡多久都不夠。
記憶減退,轉身忘事兒。
注意力不集中,幹啥都沒興趣。
最最最重要的是——
天天鍛鍊,但是越練越胖。

皮質醇過高這個事兒,這兩年網際網路科普非常多。
這東西討厭的點在於:
不僅僅是讓你身體累,還有情緒上的嚴重低迷,對生活失去興趣。

那麼,我是怎麼逐漸恢復狀態的?
關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成就感」。
成就感,是能夠最快解決焦慮、難過、委屈等負面情緒的東西。
這東西需要你做具體的事兒,只要做了,就實打實的有。
本期,我會安利給各位一些對身體很好的簡單動作。
只要做了對身體就很好,而且非常容易有成就感。
No.1
每天「爬行」5mins
重視脊柱健康
當代人最缺乏、最該做的訓練,就是脊柱訓練。
說白了,只要脊柱不在中立位,頭前伸、駝背等體態問題都會出現。



而更深層的影響在於——
脊柱旁有人體最大的血管,負責血液迴圈。
而中樞神經位於脊柱結構中,控制身體的各個器官。
這都是一個人 維持正常新陳代謝 的關鍵。

所以,一旦你的脊柱形狀結構有問題,新陳代謝會受阻。
讓你 降低消耗,堆積脂肪,還會動不動就 頭疼、胸悶 巴拉巴拉。
爬行訓練,能夠透過提高核心肌群的穩定抗阻能力,讓脊柱得到訓練。
Leve 1 隨心爬
不講求技巧,就隨著飄蕩的心爬。
透過隨心爬,讓身體適應爬的行動方式。
如果你覺得不難咱們進階。

Level 2 熊爬
熊爬需要你直腿直臂的情況下,用腳跟和手掌來觸地,進行爬行。
要注意,是用腳跟來觸地,不是用前腳掌,也不是全腳掌。
而且,你要尋找一種感覺,就是你的四肢的抬起和落地,都是由軀幹帶動的。

Level 3 貓爬
核心在於,脊柱始終平行於地面,假想自己在一根滑軌上前行。
你的脊柱,不產生任何的扭曲、傾斜、旋轉。
如圖,一個字:穩。
你看這個動圖雖然掉幀,但卻是可以看出來不一般。

貓爬在腹部核心穩定性的基礎上,加入了肩胛穩定性訓練,好處加buff。
爬行訓練的好處就是 方便。
在家就能爬,地方不大,也可以前後挪動爬。
不到 5 mins ,滿頭大汗,洗個澡,精神瞬間好。
No.2
每週練 1 次腿
提升心臟泵血能力
腿部距離心臟遠,高度還比心臟低,血液從腿部迴流的阻力相對最大。
但沒關係,因為腿部的肌肉塊頭也大,肌肉的輔助泵血能力也就更強。

不誇張地說,把大腿練好,就相當於多了一個「心臟」。
人自然而然就更不容易累。
從初學者到畢業,都可以練,泡沫軸平衡訓練
Level 1 邁門檻
左腳踩著泡沫軸,右腳勻速,穩定的慢慢越過泡沫軸,再慢慢回來。

重複 25 次找找腳感。
然後你可以嘗試每次邁腳的時候,單腳在上面停留一會兒,再邁過去,重複 25 次。

差不多練上 3-5 次,有感覺了,你就可以嘗試這個中級版本:
Level 2 站軸
雙腳站在泡沫軸上,儘量堅持 1 min 不掉下來。

然後,咱們再來上點難度:
Level 3 站軸+蹲
先慢慢俯身,用手摸膝蓋 20 次。

等你連這個都能完成以後,會感覺大腿更有勁兒,精神也特別好。
說完鍛鍊,我們再聊下吃。
No.3
重視每一頓飯
不要為了減肥苛刻自己
我討厭「乾淨食物」這個概念。
這玩意最鬧心的地方:
「吃了,肚子飽了,心沒飽」
為此,我們今年在飲食上,做了很多稿子。
如果你是肉類愛好者。
我們給 50kg、60kg、70kg 不同重量的「高蛋白食譜」。



如果你經常聚餐,吃飯也不準時。
我還做了有菜有肉有主食的「輕斷食」飲食。

這東西實測改良之後。
調整成了「 2 頓正餐 + 2 頓加餐」的形式。

正餐可選擇的東西非常多:
碳水、蛋白、蔬菜合理安排就行。
加餐,你可以選擇「蛋白質飲品」或者「零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