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印客美學。
怎麼都沒想到,一句“我們偷戶口本去結婚”的玩笑話,可能要成為過去式了。
登記結婚,不再需要戶口本了?
網友們為這事吵的轟轟烈烈。
為什麼這年頭,隔三差五就有婚姻大事引爆全網?難道降低結婚門檻,真的可以帶起生育率嗎?

8月下旬,民政部發布了《婚姻登記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草案表示,婚姻登記不再需要戶口本,並取消登記的地域管轄規定。
訊息一發出,瞬間登頂各個平臺的熱搜,網友們吵得不可開交。

一部分網友認為,這樣做方便了真正想結婚的人們。
異地的戀人不用跑回老家取戶口本,也不用麻煩家裡人郵寄過來。

但大部分網友們卻認為,結婚取消戶口本的負面影響更大。
剛成年、還沒接觸過社會的年輕男女孩,可能會不告訴爸媽衝動結婚、領證。
那些被拐賣的婦女可能會“被迫結婚”。
還有一些落後山區的女性,走入另一個深淵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可能還會出現重婚騙婚的情況……


無法否認的是,大家的反對聲音非常強烈。
而且,這也不是網友們第一次因為婚姻制度的事情吵起來了。
離婚冷靜期設立之初,就遭到了網友們的質疑。到現在,依然有很多網友不滿,認為這裡存在很多不合理之處。

為了生育率和結婚率真的拼。
但結婚登記的資料依然是不樂觀的。
民政部官網在前不久釋出了《2024年2季度民政統計資料》,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結婚登記343萬對,較去年同期減少了49.8萬對,而離婚登記數為127.4萬對,同比減少4.3萬對。
可以說,結婚已經不再是中國人的必選項了。

明明大家都不想結婚,那為什麼這次吵的還是那麼兇?

最直接的原因就在於,女性權益得不到保障。
她們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婚姻是被大家尊重的。
整個社會對女性的要求更高。一方面要求她們在家庭中扮演好妻子、母親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她們在婚後承擔更多的家務勞動和育兒責任。
卻又經常忽略掉她們的體力勞作。
而在離婚或進行財產分割時,大部分女性可能又會因為經濟能力等各種各樣的問題處於劣勢地位。

從網友們的反應來看,這也是積累下來的一次矛盾爆發。
網友們認為,這些政策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低結婚率、低生育率的問題。
對女性面臨的風險視而不見,單純的逼生逼婚怎麼可能會不引起公憤呢?從不想結婚到不敢結婚,又何其可悲。

在直播間裡,經常能看到有男性連麥律師,諮詢如何讓老婆淨身出戶,如何分掉老婆的婚前財產……
一場場算計簡直讓人防不勝防。
女性選擇不結婚,其實就是權衡過後趨利避害的選擇。

取消戶口本登記結婚這事,還瓦解了持續三十幾年的婚姻制度,和很多中國人的傳統觀念相違背。
根據相關規定,結婚必須滿足男女雙方完全自願、達到法定婚齡等條件。戶口本則是這些情況的重要證明,是辦理結婚登記時不可少的證件之一。
這是確保大家婚姻登記程式合法合規的重要環節。
而且在很多人眼裡,結婚絕對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事情。
戶口本的存在,其實就是一種通行證的存在。
相當於是雙方父母對彼此家庭的認可和接受。父母同意了,才會把戶口本交給小孩去登記結婚。

同時,這還衝擊了青年群體自婚姻體系的認知。
經歷過社會發展和高素質教育後,這一批青年人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認知體系。
他們清楚的知道結婚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不再迎合所謂的“社會標準”,也不會將就自己的下半生。

說到底,取消戶口本登記這事還處在草案部分,徵詢公眾的意見,並沒有直接落地實施。
那麼想拔高結婚率和生育率,那簡化登記流程,就真的有用嗎?

客觀而言,取消戶口本登記,一定程度上能讓婚姻迴歸到兩個人本身。
他們可能不用受到家庭條件、彩禮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不結婚的大趨勢下,簡化登記流程並不能撬動大部分年輕人結婚的意願。

單身的人主要分為不想結婚和不能結婚。
不想結婚屬於主動單身,不能結婚就屬於被動單身。
不能結婚側重於想結,但因為現實因素結不了。像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類。

而且這可能還會帶來新的問題。
比如掌握財富、有一定話語權的單身中老年人,揹著孩子一聲不吭結婚。
又比如偏遠山區、落後地區女性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整個社會討論低生育率、低結婚率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年輕男女對愛情祛魅。永久性討厭婚姻、階段性渴望戀愛、持續性保持單身成為一種普遍心態。
在感情裡,男生警惕撈女,生怕被對方“騙”;女生嚴防死守,害怕自己受到傷害。
好不容易從戀愛走向結婚後,又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經過認識、瞭解、磨合,建立一段親密關係的過程太累了。

結婚變成了一場交易,交易雙方必須旗鼓相當、門當戶對。
婚姻將兩個人變成了聯合經濟體,當兩個人面對問題時,不能再用簡單的“我愛你”和“對不起”去解決。

《上海女子圖鑑》中,白強跟海燕訂婚後,他立刻提出兩人要合資買棟別墅。
“你出錢,就寫上我倆的名字。你不出錢,就只能寫我一個人的名字了。”
海燕錢不夠,他又讓海燕賣掉市中心的房子。
把結婚當生意一樣算計來算計去的結果,無非就是戀人變家人,家人變仇人,到頭一場空。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原副會長陳劍,在一次和新週刊的對話中談到:“只有生育政策全面放開,並大幅降低養育成本,讓人們生得起並養得起孩子,才能夠走出低生育率陷阱。”
與其怨天尤人,吐槽沒人結婚沒人願意生小孩了,不如快點彌補各種制度缺陷,完善社會保障,讓女性減少後顧之憂。
感受到幸福,體驗到幸福之後,自然有人願意結婚。

回到原點,我想說的是,婚姻是個擺在貨架上的奢侈品。
但是要不要拿下來,買不買它,其實全看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