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大佬互扔核彈

ADA大會正式落下了帷幕,但減肥藥的大亂鬥卻始終沒有結束。而如今除了臨床資料之外,減肥藥的內卷也卷出了更多的維度。
增肌,安全性,長效性,這些都是需要對比的因素。而這次三家MNC——禮來,諾和諾德和安進皆披露了自身最新的PPT,這其中有非常多重要的關鍵資訊,值得我們去一一關注。本文希望能對這些資訊儘量梳理清楚,給讀者帶來清晰的思路。
01
禮來
禮來在本次ADA大會上有著精彩絕倫的表現。它帶給投資者們的第一個驚喜是它的減重同時增肌的藥物——bimagrumab,這也是目前減重藥物向多維度內卷的重要體現。關於bimagrumab的靶點受體actRII其實是有所爭議的,因為bimagrumab的親和力是對B亞型受體更強,對A亞型受體更弱,但也有企業在臨床前研究中做出了對A亞型受體更強的結論,目前在這個地方出現了機制上的分歧。
而解決分歧的方法,便是用臨床試驗來驗證這一切,這次禮來,則完美實現了驗證。所謂的驗證,自然不止是能夠在單藥上實現肌肉的增加,而是在和司美格魯肽聯用之上,能夠實現肌肉的幾乎不減少甚至增加。從而解決司美格魯肽掉肌肉的問題。
根據臨床IIb期BELIEVE試驗的資料:72周的治療之後,Bimagrumab+司美格魯肽組合減重22.1%,顯著高於Bimagrumab(30mg/kg)單藥10.8%和司美格魯肽(2.4mg)單藥15.7%;而在減脂增肌效果上,Bimagrumab+司美格魯肽組合治療肥胖或超重患者,體重下降的92.8%來自脂肪,顯著高於司美格魯肽單藥的71.8%;而在bimagrumab的單藥組上,Bimagrumab減重100%來自減脂,且瘦體重增加2.5%。
目前bimagrumab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它這不僅是自我上走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也為未來減脂增肌領域的資料對比建立了一個基礎的參照系。有了first in class,未來進行資料對比只要和first in class第一時間進行比較就好。
舉個例子,SRRK公司的apitegrumab在幾天之前出了減重增肌的資料,與替西帕肽聯用,減重構成比為85%脂肪/15%瘦體重,顯著優於單藥組(70%脂肪/30%瘦體重)。
這樣對比來看,還是bimagrumab的效果略勝一籌。當然,這只是療效上的比較,apitegrumab主打的優點是安全性,不久還要進行安全性上的比較。
除此之外,奧格列龍和retatrutide也在禮來的PPT裡有比較重的份額。
奧格列龍是糖尿病的三期臨床結果已經發在了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此外,肥胖的三期臨床還在進行,試驗設計如圖所示(4周爬一次劑量,直到達到目標劑量),且頂線結果將會於2025年三季度讀出。
retatrutide比較有意思的是triumph-4試驗,用於膝骨關節炎適應症上。
此外,禮來還有一顆新星值得關注:它的amylin管線——eloralintide。它的佈局意味著禮來的減重矩陣又完善了一塊拼圖,目前的佈局已經相當全面。其一期臨床試驗的結果如圖所示,在第4個劑量組中,12周減重達到了11.3%,不過這也只是amylin自身單藥的結果,未來大機率要走的是聯用路線,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嘔吐、腹瀉、食慾不振、噁心等。
諾和諾德走的是複方製劑和雙靶點路線,就看禮來的eloralintide怎麼用了。
02
諾和諾德
諾和諾德近日召開了研發日活動。
首先要提的是cagrisema,它的第一個三期臨床試驗——REDEFINE1已經披露了資料,在半年之前,資料方面,第68周2.4mg劑量組減重達到22.7%,達到25%體重減少的患者比例為40%左右。
但是安全性問題一直是廣大投資者們擔心的點,在CagriSema的REDEFINE-1研究中,接受CagriSema 2.4mg/kg劑量治療的患者比例只有57.3%,而替爾泊肽的SURMOUNT-1研究和司美格魯肽的STEP-1研究這一項資料分別為84.9%、89.6%。不過對比司美格魯肽的不良反應上,二者的差別又似乎沒有那麼大,也就是噁心的不良反應高了十個點左右。此外,不良反應導致停藥的比率來看,cagrisema組達到6%,而司美和安慰劑組相似,都在3.6%左右。嚴重事件來看,cagrisema也顯得略高,達到了9.8%,而司美格魯肽僅有5%。
其實目前的療效來看,Cagrisema的REDEFINE-4臨床試驗結果還是比較值得讓人擔心的,因為它要頭對頭與替爾泊肽進行比較,而目前Cagrisema並沒有出現顯著優於替爾泊肽的療效,反而出現令人較為擔憂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Cageisema也在進行著其它的探索,例如在REDEFINE-9中探索更低劑量的給藥——1和1.7mg,在REDEFINE-11中探索進一步減重潛力。
總體來說,該藥物還是處於有待觀察的狀態,不是說療效不夠好,而是對於一個新生管線來說不夠具有價效比,犧牲掉了很重要的安全性。
此外,就是amycretin了——Amylin/GLP-1雙靶點抑制劑。療效方面,在60mg組的amucretin中,它在36周減重效果達到了24.3%。retatrutide這個數字為48周24.2%,目前來看二者的療效沒有太明顯的差異。安全性方面倒是非常不錯,60mg組,僅僅噁心的發生率高於安慰劑組。
該藥物目前也在籌備多項三期臨床的階段。
除此之外,諾和諾德也提到了它數項早期管線資產。下半年將要讀出它的三靶點激動劑的一期資料了——激動GLP-1×GIP×amylin的三靶點激動劑。除此之外,明年將會啟動聯邦制藥的UBT251和小分子激動劑LX9851的臨床。
總體來說,目前諾和諾德的佈局有它的差異化所在,和禮來的競爭還是處於一個差異化狀態,依然在amylin靶點上下重注。Cagrisema目前的安全性問題,似乎在Amycretin上顯得稍微好一些,接下來就看提到的心率問題,在之後臨床上的表現了。
03
安進
安進的AMG133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它的主要賣點在於它的長期給藥,可以一個月給藥一次。但是減重方面,最高劑量組在52周時,減重百分比仍然沒有突破20%(19.9%)。目前安進的看點在於正在準備兩步走的劑量遞增,因為此前直接上420mg的話,噁心嘔吐副作用過大,會導致患者依從性不好。
目前的方案是,先21mg,兩週後遞增到70mg,試驗開始四周後遞增到350mg。這樣的方案大大降低了患者嘔吐的比率。從420mg的85%左右,降到了最後不到30%。而後面的三期臨床,也將會按照兩步劑量遞增的方案去走。
雖然說目前AMG133由於其減重的百分比療效不算很好,已經快被投資者“打入冷宮”,但是該藥在給藥頻次上畢竟是有優勢的,目前也在安全性上有了更好的設計,就看三期臨床能不能翻盤了。
而安進總體來說,它們做減重領域更像是一種“賭”的形式,賭GIP拮抗一定比激動更好,從他們研究的機制來延展出了AMG133這條管線,但目前來看似乎賭的不算很成功。而未來,如果安進要在減重領域繼續佈局,不排除有BD管線的可能性,且大機率會沿著自己的方向,找到信達新一代的減重三靶點管線。
結語
總體來說,目前的減重藥物領域的內卷,就是呈現越來越多元化的趨勢,療效不再是唯一衡量藥物優劣的金標準,安全性、給藥便捷性、長效性以及小分子等領域都是未來內卷的焦點,這點從諾和諾德的早期資產就可以看出,卷得非常多元化。
而目前國內的BD最為出眾的自然是聯邦制藥的這筆三靶點BD,但是它主要是因為療效優勢。未來國內國外非常有可能走出來的,仍然是增肌減脂方向的管線,國外方面,SRRK的SRK-439是非常值得關注的管線,它夠新,是在apitegrumab上迭代出來的,親和力要高很多。此外,它們由於作用於上游靶點,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國內方面,禮來和來凱的合作仍然在繼續,來凱今天股價大漲,也是因為LAE102釋出了初步臨床資料,投資者對該藥寄予了非常高的期待。最後BD的可能性仍然很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