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讓孩子愛上數學

在一土的這幾年,經常遇到好老師,他們總是讓我不禁感嘆:當年要是有個老師這麼教,那門學科會學得更明白,困難學科也會覺得沒有那麼難。後來總結了一下,這些老師確實都有一些共性:
在學科方面的專業知識很紮實,洞悉了學科最根本的東西,不只是單純的理解規律、做研究,而是能夠把學科跟自己相關聯,並展現出超常的興趣
很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他們投入在學科和生活中所展現的活力、真摯,總是在不知覺間打動人
能看到自己以外的世界。經常在電視劇或者故事裡聽到一些科學家、天賦異稟的鬼才,他們惹人注目,但缺乏對現實世界的理解、對人的共情。
可是現實裡我卻覺得,那些真正在各個領域裡有創造性、想為社會和人創造一些價值的老師,他們的共情力、感受力也都是超群的。沒有不食人間煙火的高高在上、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傲慢而不自知
幸運的是,今年我們挖到了一位寶藏數學老師,楊一龍。一龍老師 2017 年回到清華大學教書。當時他發現國內的數學教材整體落後於國際水平。在大學尚且如此,中小學就更甚。所以在過去的七年裡面,他和兩個同事一直在推動清華的基礎數學教學改革,重新編寫了本科生的線性代數教材,現在清華 90% 以上的學生都在使用他的教材。
這兩年,丘成桐先生在全國開辦丘成桐少年班,在各省市吸納了三千多名中學生;少年班的整體教學設計和主講有兩個人,一龍老師就是其中之一,為少年班的課程他也編寫了幾本講義,並且持續在授課。
透過大學和中學的教材編纂,一龍老師發現數學教育從小學開始就面臨比較嚴重的問題,所以他萌發了想要重新設計小學課程的想法。
他從數學教育最底層的視角,重新梳理和設計小學階段的數學內容,幫助孩子找到數學的用處和樂趣,理解真正的數學是什麼。這也是這套課程的由來。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數學?孩子如何發現數學的樂趣?
遊戲是孩子的語言,沒有孩子不愛玩,沒有人不想贏。
比如在課程的第一部分,一龍老師透過石頭剪刀布的這個遊戲,說明數學的本質:從看似簡單的事情中,找到深層次的規律,學習運用邏輯、規律來解決問題。
在遊戲中,我們知道:剪刀打敗布,布打敗石頭,石頭打敗剪刀,這種關係形成了一個閉環的迴圈。每次出招後,孩子們可以透過比較對方的選擇,發現每種情況都有固定的結果,這就是“規律”。
這讓孩子明白,數學並不是枯燥的數字,而是透過規則來幫助我們理解世界,做出預測。
孩子在玩遊戲時,如果他們反覆注意到某個模式,可能就會猜到對方接下來會出什麼招,進而做出對應的選擇。這其實是在“預測未來”,而這種預測正是數學的應用:透過對規律的總結,提前預知結果,從而最佳化自己的決策。
透過這種遊戲,孩子們不僅能體驗到數學的樂趣,還能學到如何透過觀察、思考和總結規律來應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希望一龍老師的這門課程,能夠讓孩子們知道:其實數學不是一座大山,也不是不能攻克的堡壘,是一座可以玩耍、可以探索的樂園。
課程在全村全網首發,立減¥200,適合小學段的孩子。點選下方圖片按鈕即可購買▼

課程設定了1節免費試聽,長按掃碼即可獲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