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不會才正常

扒了市面上“主流”的小學數學課、數學思維訓練課、輔導書,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孩子學不好數學了。只想說一句,學不好才正常,學好了才怪。學得好,可能是孩子耐力和學習力超群。因為教的內容、形式,太反科學、太枯燥、太僵化了。
這些培訓的內容,按照教材、課標的要求,把知識點羅列出來,總結了一套看似很快、很有效的方法、套路,但可能讓孩子的思維變得越來越簡單、刻板。
學好數學,是思維構建的過程。
低年級的孩子,不是先理解概念的,是先從具象的事物和場景、實際場景開始的。
比如最常玩兒的石頭剪刀布的遊戲,規則也是大家都熟悉的:石頭打敗剪刀,剪刀打敗布,布打敗石頭。輸贏的規則可能是一局一勝、三局兩勝、五局三勝。真正的數學思維是能夠從中發現規律,甚至做到遷移:為什麼是三個設定、四個行不行,為什麼是一局或者三局或者五局,六局行不行?經常贏的人或者經常輸的人,背後有沒有規律可循?兩個人都發現了規律,輸贏會怎麼樣……
還看到一個課程介紹裡說,課程內容設定是讓孩子學會舉一反三。點進課程內容一看,原來是同一道題,換了個數,不同的事物,換了個名稱,讓孩子把題目給做出來。就是一味的刷重複性的題目。
思維的養成是一個需要持續感知、練習的過程。孩子自己需要大膽猜測、推理、驗證,而不是去追求簡單的標準答案。這樣“舉一反三”的內容設定,讓孩子越來越牴觸學習、牴觸數學。
之前我們採訪了很多在數學方面有超群天賦的數學老師、學者,他們普遍反饋——如果小學階段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保持好對數學的興趣。這種興趣,讓他們在科學、教學的路上走的更紮實、更遠。一龍老師就是其中一位。
一龍老師是清華大學的教授,在清華大學教數學已經有八年時間了。這八年裡,推動了清華本科生的數學教學改革,為本科生重新編寫了線性代數教材;是丘成桐少年班的主講老師,也為丘少班的幾千個學生編寫了一整套教材。
今年,他的兩個孩子都上了小學,為了幫助孩子提升數學興趣,愛上數學,專門設計了一套課程《一龍的數學小課》。
市面上有一些號稱“啟迪數學思維”、“提升數學興趣”的線上課,基本上和一龍老師的課程設計思路完全不同。
絕大數課程都是給數學題穿上游戲的外衣,本質還是在說教和灌輸知識。這些數學內容本身沒有創新,仍然是傳統教學的方式:重技巧,輕聯絡,沒思想。
在傳統的課程裡,數學概念彼此之間的聯絡非常薄弱,圖形是圖形,運算是運算;數學概念彼此間過於獨立,使得它們很難被孩子們理解和內化;它們也很少跟生活建立聯絡,或者只是勉強建立了膚淺的聯絡,讓孩子一眼就能看穿。
一龍老師的課程裡設定了引導孩子思考的過程,把真正的代數思想和幾何思想融入到課程裡,不只是教會孩子如何做題。
課程上線3個多月,報名聽課的家長、孩子都很喜歡。希望有更多孩子能夠與一龍老師一起,發現並親身體會數學的樂趣。
課程適合1-6年級的孩子,點選下方圖片即可報名▼ 

1 找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絡
在小課裡,一龍老師會把數學和生活之間真正的聯絡找出來,並不斷向孩子去展示。
比如,有些人找到的淺層次的聯絡可能會說,2+3=5可以看成兩個蘋果加三個蘋果等於五個蘋果,或者兩層樓再上三層是五層。
而數學的深層次的聯絡則會說,加法、乘法有各種運算律,那孩子的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是否存在類似的運算律呢?比如吃飯、穿衣、親屬關係有交換律、結合律嗎?透過生活中這些日常內容的類比,讓孩子深刻地理解運算律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用處。
2 數學是靜態的,不是動態的
接著,一龍老師會幫助孩子去認識到數學是動態而不是靜態的。
比方說,3+2+1可以並不是一個靜態的數字,而是一個跑步的人,他越跑越累,一開始一秒跑了3米,然後一秒跑了2米,然後一秒跑了1米——加法的結果此時並不重要,反而是這種逐漸收斂的數學情景更加重要。
當數學描述的物件都是變化的時候,數學概念和數學公式就變成了一個個故事,數學就變得好玩起來了。
這些變化都會有一些情節、衝突、戲劇性在裡面,這部分數學可能跟生活沒什麼關係,但是它本身就非常有趣。一龍老師在課程裡把這些戲劇性挖掘出來,展示給孩子這種數學內容的趣味性。
3 點名數學內部的關聯性
此外,數學的內容之間也是彼此關聯的,就像故事裡的人物是彼此關聯的一樣。

比方說,“乘以負一”,實際上是整個數軸的翻轉過程。因此兩次“乘以負一”,就等於把數軸翻過去又翻回來,結果就回到了初始狀態——這就是負負得正的數學情景,也是幾何和運算結合起來的應用。
數學內容往往是動態的、多變的,就像小說中的情節是動態、多變的。學習數學,就應該像看小說一樣,每一章都解鎖新的劇情,新的驚喜。
這也是一龍老師的這門小課試圖帶領孩子們去體會的數學的魅力,讓孩子總是能興致勃勃地往下看,期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4 讓孩子主動體會數學
最後,從課程的形式上來講,一龍老師希望孩子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很多探索的經歷,自己去體會數學,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數學。
一種吸引孩子探索的方法是給出孩子感興趣、切身相關的問題和遊戲,讓孩子去思索解決問題、打贏遊戲需要什麼樣的策略。在思考策略、追尋策略、比較策略的過程中,孩子就親自成為了數學家,親手挖掘數學真相。這種經歷對於興趣和能力的激發都是非常重要的。
透過這個課程,希望能給孩子一副特殊的眼鏡,幫助他們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學。一方面,課程本身就包含大量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例項;另一方面,為孩子展示在生活中找到數學、用到數學的過程,讓他們在課程結束之後,還能夠不斷發現數學的美好和用處。
點選海報即可報名,原價¥1099

全村專屬優惠立減¥2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