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可以不學,但一定要掌握這種數學思維

老同學都知道,我一直鼓勵大寶學習淺奧,雖說過程很曲折,但一直沒放棄。
開始是自學,後來是線下輔導班(選了學而思),結果因為口罩、1+1減等因素,線下教學點取消;
然後上了京城名師的線上課,大班課,效果一般;
口罩期結束後,他又換到了高思線下班(得虧奧數體系是相通的,轉換機構老師的問題不大,聽說牛娃都是同時上好幾個班)……
大寶自己說,覺得學一些奧數,課內學習感覺容易不少。其中有交叉的地方,還有一些拓展思維、訓練思維的地方。
後來,出於各種考慮,我讓他轉向了新加坡數學課(由火花思維推出的 Spark Math 線上直播課程),到現在,他已經學了一年多。
因為效果不錯,大寶上了一段時間課程之後,我和老王還推薦給了同學們幾回,同學們的正面反饋讓我特別開心

孩子上課上到“廢寢忘食”

老師很好,家長主動續費

還有憑藉英文表達優勢在數學相關賽事獲獎的娃~

雖然推薦了好幾次,但我猜許多同學還是會有疑惑:“新加坡數學課真的有那麼神奇嗎?能替代線下課?”
懷揣類似疑問的同學,建議今天上午10點到我們的直播間來,聽專業人士更詳細的介紹~
如果要讓我來說感受,我會說,新加坡數學課確實很神奇、很有特色。總結來說,大概有以下三個方面。
1.思維為本,突破傳統數學教育模式
新加坡數學課程開始打動我的,是它的核心理念——透過建模教育和CPA教學法來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這套方法的關鍵,正是透過實際操作(Concrete)、圖形表示(Pictorial)以及抽象符號(Abstract)三步走,逐步引導孩子掌握數學概念。
例如,孩子在學習分數時,首先會透過實物操作(比如分糖果)來理解分數的意義,再透過圖形來表示分數,最終過渡到數字和公式的抽象層面。
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不僅幫助孩子理解了數學的核心概念,更激發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對孩子思維的全面培養,尤其它對應的“元認知能力”,是我特別希望孩子擁有的。
而在新加坡數學課程的學習中,我確實發現大寶受益於此:
他不僅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問題、選擇合適的策略並運用數學工具解決複雜問題。

2.六步教學法,幫助孩子全面掌握解題思路
新加坡數學還有一個突出亮點,就是它獨特的六步教學法——UDSCSE(理解—制定策略—解決問題—檢查答案—總結回顧—拓展遷移)
這套教學法,把數學學習拆解為一個個明確的步驟,孩子透過這六個步驟,就能會解題,並且形成規範的數學思維習慣。
還是舉個例子哈,學透這六步,孩子面對一道複雜應用題時就有了可靠的“路徑”:
首先要精準理解題意,確保每一個資訊都沒有遺漏;
然後根據已知知識,制定合適的策略來解決問題;
接著,透過解題步驟逐步進行解答、檢查;
最後,總結歸納經驗,確保知識點得到了深刻的理解和運用。
此外,這套系統還引導孩子將能力延伸到其他學科甚至日常生活中,形成知識的跨領域遷移能力。
3.個性化+國際視野,培養孩子的全球競爭力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培養孩子的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而新加坡數學,就是很好的“幫手”。它不僅注重數學知識、數學思維,還透過中英雙語授課的方式,幫助孩子提升英語水平,拓展視野,增強他們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力。
上面那個參加國際賽事的孩子,就是中英雙語授課模式的受益者。
大寶上了這麼久的課,我發現,新加坡數學確實在內容方面兼顧到了數學和語言的雙重能力培養,對於計劃參加國際數學競賽或未來有意向留學的家庭來說,這種模式非常高效。
此外,課程還為有競賽興趣的孩子提供了專項訓練,幫助他們在國際競賽中脫穎而出。

因此,我還是建議大家,如果你的孩子在數學上總感覺“卡殼”,或者在面對越來越難的數學題時總是感到手足無措,不妨試試這門課程。
想要了解更多課程內容的同學,可以到我們的直播間來,聽專業人士更詳細的介紹~
下面,我會結合大寶這段時間上新加坡數學課(Spark Math)的“心路歷程”,聊聊課程和孩子的“適配度”,希望能在大家選擇數學輔導班時提供些幫助。
為什麼給大寶選擇新加坡數學課?
新加坡數學有多厲害,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2022 年的國際學生評估專案(PISA)中,新加坡從全球 81 個參與評估的教育體系中脫穎而出,奪得第一
新加坡學生在數學測試的平均分數為 575 分,遠高於經合組織平均的 472 分 ▼
報告裡說,新加坡學生的能力平均領先全球同齡人三到五年,這差距真不是一點半點。
很多國家都把新加坡看作是數學教學的標杆,全球有包括英國、美國、法國等在內的40 多個國家,都在使用新加坡的數學教材
不過,我給大寶報新加坡數學課,並不是盲目跟風,而是出於幾個實際的考慮:
拓展淺奧
在數學學習上,我一直都堅持一個觀點:課內基礎要打牢,適當拔高也不能少(老王在影片裡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像大寶的學校,不管是隨堂小測,還是期中期末大考,都會有一些拓展拔高題,這些題目會比課本的內容難一點,其實就是淺奧型別的題目。
如果孩子學過奧數,見到這樣的題目,就不會有太強的畏難情緒,解答起來也會相對輕鬆一些。
更重要的是,奧數融入了更多樣化、更發散的數學思維。孩子在學習、解題過程中,能獲得更全面和靈活的思維訓練。
所以,吃透、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很重要,但適當的拔高也不能少。否則,等到高年級、乃至初中,學習難度陡然提高,孩子很容易掉隊。
在這方面,Spark Math就做得非常好。它把課內鞏固和課外拔高很好地結合了起來,既保證了孩子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又提供了足夠的挑戰和拓展空間。

而且,它還根據孩子的水平進行了細緻的區分,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從適合自己的難度開始學習,逐步得到提升(課程體系和內容,我在後面會具體介紹)。
給大家看下培優班的課程體系

提升英語能力
相較於語文和數學來說,英語算是大寶的弱項。
雖然大寶的校內英語成績還可以,每次都能保持在95分以上,但在帶他備考KET的過程中,我明顯地感覺到,學校的教學內容還是相對淺顯一些的,無論是閱讀量、詞彙量,還是語法知識,都學得太少太少。
可能很多同學都知道,Spark Math的課程是用英語來授課的,在上課的時候,透過一節課(兩課時,約一個半小時)的高密度英文輸入,孩子可以在實際應用中慢慢提升英語水平(聽說讀寫能力全方面的提升)。
透過這樣的方式,既學習了數學,又鍛鍊了英語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為競賽做準備
我給大寶報的是Spark Math競賽班,因為我想讓他以後能加 AMC (美國數學競賽),以便為將來的學習和發展做二手準備。
據瞭解,火花本身就擁有一些頂級數學賽事的承辦資格,可以為孩子們提供更直接、更便利的參賽渠道
當然,還有一點考慮就是,Spark Math是線上課,這大大減輕了我接送的負擔。
今年,我們開始嘗試一家四口獨立生活(老人趁著身體還硬朗,也該享受一下晚年生活)。做任何計劃改變,我們都是以家庭為單位,我單獨陪大寶去線下機構上課就顯得不太現實。我們討論之後,他欣然接受線上模式。
大寶上課以來的喜人變化
最初給大寶報Spark Math,是因為我對新加坡數學課內容體系和授課方式的認可。
但是我心裡也有一個顧慮:課程體系再好,關鍵還是老師教得怎麼樣(懂的家長都懂得哈)?
超出我的期待,我們遇到了一位非常耐心、負責任的好老師(不誇張地說,是我們遇過最主動負責的教培老師)。
7月份開始上課的時候,大寶因為擔心英語,甚至有點排斥上課。
老師詢問了之前上課的情況,還特意囑咐我讓我先陪著大寶上課。
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大寶怕老師提問、都不願開攝像頭,老師一直在耐心地鼓勵他。
為了幫大寶更好地適應,老師還和我溝通了很多細節。主動提供雙語教材。
8月份時,在我和老師的共同推動下,大寶終於進入正常上課狀態。老師在課間,第一時間跟我溝通了他的上課狀態,表示很開心。

到了10月,老師說大寶的進步很明顯,在課堂上能主動回答問題,作業也能及時完成。最近兩次課,作業完成度不高,馬上又和我溝通,幫我想辦法如何提高正確率。
說實話,線上課老師能做到這麼用心的(經常發大段的語音,和我溝通大寶的學習情況),真的不多。
對了,還有一點也讓我覺得這門課值得繼續上。
大寶上的是小班課,同班的孩子沒幾個。之前我陪他上課的時候,觀察過那些孩子上課的樣子,積極認真主動,英語也都很好。我很放心,他和這些孩子在一起上課。
如今,不說大寶數學能力提升了多少,他在老師的幫助下,克服困難,可以用英語學數學,已經是很大的進步和突破。我為他感到驕傲

因此,今天,我也更有底氣把Spark Math再次推薦給同學們
今天上午10點,我們邀請到的專業老師會為大家詳解新加坡數學的獨到之處、中小學階段數學學習的科學路徑等,想讓娃形成數學思維、提高數學成績的同學,一定要把我們的直播預約起來~
接下來,就是正式的課程介紹部分啦,文章很長,將近10000字。雖然經常被“吐槽”,文章寫得太長了,我們依然不改。
只因為這些課程都不便宜,大家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必須研究透了、寫清楚了。大家有時間也儘量看完、完全弄清楚了,再決定要不要給孩子報。
建模教育
秒懂數量關係 打通底層邏輯
新加坡數學之所以能達到全球NO.1,獨門秘籍就是他們的建模教育
據瞭解,新加坡的數學教育包含 5 大維度,分別是Aittitudes(態度)、Skills(技巧)、Concept(概念)、Processes(解題過程),以及Metacognition(元認知)
在大多數國家,數學概念、解題過程和解題技巧,都是數學學習的重中之重;學習興趣和態度的培養,相對也會好一些。
唯獨“元認知”很難把握(恰恰在新加坡數學教育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到底什麼是元認知呢,說白了,它是一種讓孩子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的能力。
搭建好數學元認知能力,即便很多年過去了,孩子把曾經學過的公式和定理統統忘記了,看到數學題也不會像我們現在這樣發懵。
數學建模,正是訓練孩子元認知能力、培養數學思維和核心素養的重要方法。
在新加坡數學中,會透過 CPA 教學法來實現建模思維的形成。
這種教學法由美國認知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家 Jerome Bruner 提出。
他認為,孩子的學習會經歷具體Concrete圖形(Pictorial)抽象(Abstract)3 個階段,從直觀理解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
我們一起透過Spark Math 的課程,來看看這個過程具體是怎麼體現的——
具象 Concrete
透過場景式動畫、遊戲化操作等多種具象形式,幫助孩子理解新的數學概念。
形象 Pictorial
指導孩子使用形象的圖形、模型來分析題目,例如畫圖、建模,讓解題過程更有效、有趣。
抽象 Abstract
根據從圖形、模型中抽象出的邏輯關係,將數學概念應用到實際解題中,運用算式和符號透過演算得到答案。
最終讓孩子學會舉一反三,知曉同樣的知識點或方法如何在不同場景中使用和進階。
可以說,CPA 教學法最大的好處,是用圖形代替抽象的數學符號,讓孩子直觀地理解數學概念、公式和數量關係,實現學得越深奧反而越覺得簡單的效果。
比如,下面這道題,題幹中有分數、有比例,還有數量的比較,看起來非常複雜:
但是,咱們畫個模型圖,數量關係就一目瞭然了:
於是,很自然地,就知道了這道題的解題步驟:

再舉一個課程中的例子:

6 袋大米和 5 盒牛奶的總重量是 13.8kg ;2 袋大米和 1 盒牛奶的重量是 4.2kg ,問一盒牛奶的重量是多少?

這個問題和公立小學三年級的數學題目挺像的,但難度上似乎更上一層樓。
如果沒有看過 Spark Math 的例題講解,我可能會用更復雜的方程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新加坡數學的教學中,這種問題其實可以透過建模的方式,用一種更簡單直觀的方法來解決。

第一步:把 2 袋大米和 1 盒牛奶同時放大3倍,那麼 6 袋牛奶和 3 盒牛奶的重量就是4.2×3=12.6kg;

第二步:畫出模型圖,大米的份數一樣,差是由於牛奶的份數變化引起的,牛奶重量變化了 13.8-12.6=1.2kg ;

第三步:求出答案,兩份牛奶的重量是 1.2kg ,一份牛奶的重量就是 0.6kg 。

這類題,只要畫圖建模方法對了答案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且極少出錯。
我數了一下,在 Spark Math 的課程中,這樣的建模大招居然多達 12 種,如果孩子全都掌握了,真的就是打通了學數學的“任督二脈”

就拿周長問題來說,孩子們在計算時最容易困惑的就是不清楚到底要算哪些邊,或者邊一多就徹底糊塗了。
在新加坡數學的教學體系裡,老師會介紹兩種特別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種方法是分類計算,先數出圖形最外圈所有的橫邊和豎邊,然後只需把這些邊的長度加在一起即可。
第二種方法更加巧妙,它透過移動線段,將不規則圖形轉換成我們更熟悉的常規圖形,這樣就可以迅速得出答案。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透過將原圖中突出的線段進行平移,迅速構造出一個正方形。
由於正方形的周長計算非常簡單,就是它的邊長乘以 4 ,所以這個正方形的周長就是 50×4=200 
還有年齡問題,也常常讓孩子感到頭疼。
這類題目通常包含許多條件,比如年齡的總和、年齡的差距、多少年後的情況,以及誰的年齡是另一個人的多少倍等等。
要解決這些問題,孩子們需要迅速識別出哪些是會變化的量,哪些是始終保持不變的量
在新加坡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會引導孩子們繪製條形圖(Bar chart),這是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來觀察和分析年齡問題中的“變化與恆定”。
透過建模法,孩子可以清楚直觀地看到,年齡差是固定不變的。
而且只通過新增或減少模組數量,就能清晰地看到年齡的變化,從而更容易地理解和解決問題。
這樣解決這類題目,基本上是不會犯迷糊的,也就很少會錯了。
所以,新加坡數學教給孩子們的不是刷題、記公式,而是教會孩子數學的本質,讓孩子們能理解每一個冷冰冰的公式背後那些有趣的原理。
這樣一來,就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培養系統的數學思維。
系統教學
環環相扣 提高解題能力
有些孩子一提到數學就會恐懼,原因就是他們在做數學題時,會遇到很多挑戰。
有的因為對概念的掌握不夠牢固,或對某些基本數學概念的理解不夠深入;還有的是因為解決問題的技能不足,缺乏將問題分解成小步驟並逐一解決的能力。
為了解決這個“大問題”,在新加坡數學教學中,會使用 UDSCSE 六步教學法,確保孩子深入理解數學概念、提高解題技能。
理解題意 Understand
在每堂課前,老師會引導孩子在準確理解題目的基礎上,精準抓取、分析問題核心。
制定策略 Decide
老師根據孩子的知識掌握程度定製學習策略,換而言之就是,為孩子制定一條可以走通的學習路徑,孩子可以根據路徑去複習和學習。
解決問題 Solve:
針對孩子在課堂上和測試題中遇到的問題,提供解題思路和解決方法,強化規範解題步驟的認知,確保孩子在答題細節上不丟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掌握解決問題的核心方法,在日後能遷移到任何的生活場景當中。
檢查答案 Check:
將結果代入原問題,檢驗是否正確,養成檢查習慣,減少失誤丟分。總結出預防錯誤的要點,從而做到知其然,舉一反三。
總結回顧 Summarize:
分析、梳理、總結學習時遇到的問題,並將它條理化、系統化地歸納出來,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
這樣不管是基礎知識,還是重點知識點,都一目瞭然地展現在孩子的眼前,對於孩子記憶理解知識點有著很大的幫助。
拓展遷移 Extend and Transfer:
將知識吸收內化之後,就可以拓展遷移到任何學習科目中了,不單單是數學課本身,生活中的問題也可以用數學思維來解決,讓孩子真正做到融會貫通。
咱們以 Spark Math 課程中的一個題目,來看一下這個過程:
老師首先會確保孩子理解了題目中的條件,孩子需要識別出問題中的關鍵資訊。
隨後,會引導孩子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得到答案之後,孩子們還需要檢查他們的答案是否正確。可以透過將答案代入原題目來驗證,確保無誤。
之後老師會引導孩子自己總結解題步驟,還會拓展性地提出類似的問題需要孩子靈活運用他們剛剛學到的技巧和概念
如此一來,孩子也就學會了如何一步步將現實世界的情境轉化為數學模型,並運用數學思維找到解決方案。
兩個等級,側重不同
實現個性化學習
新加坡數學的分級制度設計得非常細緻,可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能力水平。

一個是 Primary 提高階,主要講的是課內知識。

目標:

  • 確保學生能夠完全掌握學校數學課程的要求。
  • 強化數學基礎,為未來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內容:
  • 基礎算術運算:加減乘除,包括多位數的運算。
  • 分數和小數:理解分數和小數的概念,進行分數和小數的運算。
  • 度量單位:長度、面積、體積、時間和貨幣的度量。
  • 幾何基礎:二維和三維形狀的識別,基本的幾何屬性和計算。
  • 資料處理:簡單的圖表和機率問題。
教學方法:
  • 採用CPA教學法,從具體物品的實際操作過渡到圖形表示,最後抽象為數學符號和公式。
  • 強調數學概念的深入理解,而不僅僅是記憶和重複。
適用學生:
  • 需要鞏固和提高課內數學知識的學生。
  • 希望透過系統學習提高數學基礎的學生。

在 Spark Math 課程中對應的是 AP(Advanced Program)培優課,也就是針對課內知識的拔高,適合 5-12 歲的孩子

課程內容的 80% 是課內知識剩下的 20% 會給孩子補充一些拓展的內容,比如針對競賽的題目或者考試中的壓軸題、難題等。

以下是新加坡數學的課程大綱示例,它與國內小學六年制的教學進度大致相當:

可以看出幼兒園至二年級的重點,主要放在基礎算術和數學概念的建立上,如計數、基本加減法、形狀識別和簡單的資料表示。
三年級至四年級,開始引入更復雜的算術運算,包括多位數乘除法,分數的初步認識,以及基礎的幾何概念。
五年級至六年級會深入學習分數、小數、百分比,以及更高階的幾何知識,如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同時引入初步的代數概念。
跟我們國內的新課標要求相比,還是挺貼合的,基本覆蓋了所有課內數學的知識點。
不過,從難度上來看,新加坡數學會比國內教綱難度稍高一些。

拿幾何與圖形部分來說,國內課標一、二年級會教孩子認識各種基礎的圖形,進行簡單的區分和拼補。

而新加坡數學不僅會講圖形的特徵和分類,還會教割補問題
比如像下面這種題目,透過割補、移動圖形的某些部分,就能化繁為簡了。
立體圖形模組還會介紹分層法和分棟法,教孩子們立體圖形中快速計數的技巧。
我認為這種教學內容的延伸,還是挺合理的。
它遵循了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透過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循序漸進地提升孩子的空間想象力、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這種教學方式非常合適不參加奧數競賽,但又希望拓展數學思維的孩子。
既有一定的挑戰性,又不會讓孩子感到過於困難或壓力過大。
簡單來說就是在拉低了門檻的同時,還抬高了天花板。
另一個是 Challenge 奧數級講的是數學競賽的知識點和思維方法,更拔高。

在 Spark Math 課程中對應的是 新CPCompetition Program競賽適合 5-15 歲的孩子

課程內容涵蓋在校內基礎上,拓展得更具深度和難度的數學問題(淺奧),以及國內外競賽數學的完整知識體系(中奧)

在前沿認知科學的引導下,藉助有趣的方式和系統的思維培養體系,激發孩子進一步思考數學問題的興趣,系統化地增強孩子的數學思維與能力,幫助孩子在選拔考試和國際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如果按比例來劃分的話,就是 80% 是拔高的內容20% 幫孩子兼顧課內考試
課程的規劃,是希望物色對數學感興趣的孩子,去打各種國際比賽,讓孩子在比賽中收穫快樂和信心,並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

L0-L2 的課程會緊緊圍繞著Math Kangaroo、北美馴鹿這類比賽進行。
L3 之後,規劃就會圍繞著更有挑戰性的AMO、AMC、NMOS、SMOPS、Mathlympics等賽事展開。
這樣的教學安排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為孩子提供了一個與全球優秀同齡人競技的機會,讓他們能夠與世界各地的孩子交流和學習。
據瞭解,火花就擁有這些頂級數學賽事的承辦資格,可以為孩子們提供更直接、更便利的參賽渠道
在眾多數學競賽中,透過 Spark Math 學習新加坡數學的學生展現出了很強的實力,他們的獲獎比例顯著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比如去年的袋鼠數學競賽(Math Kangaroo),Spark Math 學員達到滿分的比率是 2% ,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美國賽區的 0.67% 。
新加坡奧數賽的全球滿分率是 0.15% ,而 Spark Math 學員的滿分率是 2.31% 
大名鼎鼎的 AMC 數學競賽,Spark Math 學員去年的獲獎人數達到了 60% 
這樣的成績,充分證明了 Spark Math 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透過這樣的分級制度,不僅能更有效地滿足不同孩子的學習需求,鼓勵他們在數學學習上不斷進步和挑戰自我,也有助於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目標選擇合適的學習路徑,實現個性化學習。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為孩子獲取新加坡數學的教育資源呢?
一種方式是購買新加坡數學的教材和輔導書籍,透過自學來掌握新加坡數學中獨特的畫圖建模法。
然而,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單憑教材學習可能還是不夠的。他們需要更多的指導和實踐操作,才能真正深入理解數學概念和解題技巧。
一個不錯的選擇是報名參加專業的新加坡數學輔導課程在經驗豐富的老師指導下,孩子們可以更系統、深入地學習
不過,市面上這類高質量的課程資源相對較少,好的課程更是難得。
國際視野,小班教學
提供全面學習支援與優質服務
向大家推薦 Spark Math ,不僅僅是因為它遵循了備受推崇的新加坡數學教學法,還因為它作為一個教育資源,在多個方面都表現得很出色:
小班制直播授課
Spark Math 新加坡數學課程採用的是小班直播授課。
培優課 K2 到 P2 級別,每個班的人數會控制在 6 人以內
P3 到 P5 級別,每個班的人數不超過 8 人
競賽課每個班的人數則限制在 8-12 人
這種小班教學的模式,可以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得到老師的關注和指導(基本上每節課每個孩子都會被輪著點名 3、4 次)。
中英雙語授課
我對 Spark Math 課程特別感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在教授數學的同時,也融入了英語語言教學
這意味著孩子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還能提升英語能力,實現學科學習的雙贏。
而且考慮到不同孩子的英語水平,Spark Math 設定了不同的班型。
AP培優課提供了三種不同型別的課堂:英文班、雙語班中文班
而新CP競賽課則只有中文班
在全英班的課堂上,孩子們面對的數學題目,以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都是透過英語進行的。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數學解題能力,以及英語聽說和閱讀理解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鍛鍊。
如果孩子參加的是雙語班,老師會先用英語讀出數學題,然後用中文詳細講解解題步驟和方法。
即使是在中文班裡,老師們也會細心為孩子解釋課件中出現的英文內容。
完整的學習閉環
課程設計包括課前的預習引導、課上的互動學習、課後的複習鞏固以及定期的專題評測,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學習閉環。
這樣的系統化學習流程,能夠幫助孩子們更有效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果。

課前準備:每節課程都有一段課前預習的動畫影片。

課堂學習:圖形化、故事化的方式講抽象的數學知識和解題技巧。

有一點得提一下,就是課程中有私麥連線的功能,這在個性化教學上非常有用。
對於那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孩子來說,可以提供更多的學習內容,幫助他們進一步拓展知識面;而對於那些需要更多基礎訓練的孩子,老師也會更注重幫助他們打好基礎。
而且私麥連線的方式,不僅能夠更有效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還能很好地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學習。

課後複習:每節課結束後都有作業,像下面這個練習冊就是作業的一部分,孩子完成後,老師會進行批改。

另外,對於學有餘力的孩子,還有拓展練習專項練習,進一步提升能力。
真正的掌握是能輸出,老師還會鼓勵孩子錄製小老師影片,把自己學到的內容講出來,加深記憶。

上課節奏安排也非常合適,孩子可以很好地消化學習到的內容。

豐富的教具和教材
Spark Education開發的自研上課平臺,可以即時跟蹤孩子的學習情況,利用充滿趣味性的互動課件為孩子創造了一個沉浸式的學習環境。而且,這個平臺的線上測評系統也非常全面。
除了線上資源,他們還為孩子準備了紙質的教材、配套的練習冊,以及每日的計算練習。這樣的設計既充分利用了線上學習的優勢,又透過線下教材和練習,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學習體驗。
在課堂上,還會使用一些教學輔助工具,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可以說,Spark Math 新加坡數學直播課程在學習深度上做得很到位,同時在教學體驗上也下足了功夫。
師資靠譜
Spark Math背後的教研團隊實力非常雄厚,由一群在教育界摸爬滾打 5 到 20 年的專家領銜,還有超過 100 位經驗豐富的資深教研員加盟。
聽火花的人說,他們在新加坡有專門的辦公室,會定期探訪、學習並招聘本地教研團隊,還會和MOE新加坡教育部深度合作。
聘請的第一批老師是新加坡當地的老師,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都是刻在骨子裡的。
所以,這個團隊不僅有著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實戰經驗也是槓槓的。
教學團隊的陣容非常豪華,主要成員有:
國家級奧數比賽的冠軍得主;
GEP(高才教育計劃)的前學員,這個計劃選拔的是新加坡最頂尖的學生,個個都是學霸級人物;
PSLE(小學離校考試)的高分獲得者,這個考試的成績是新加坡學生升學的重要依據,能拿高分的都是學習上的佼佼者;
前MOE(新加坡教育部)的教師,他們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育行業的深刻理解。
且全部都是世界頂尖大學的畢業生,學術背景非常強。
教學方式也特別輕鬆活潑,能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孩子更加享受學習的過程。
國際視野
Spark Math 還會為有意向參與國際數學競賽的孩子提供專門課程。
對孩子參加私立學校的入學考試、獎學金考試,或是國際數學競賽等都非常有幫助,能夠豐富孩子的簡歷,助力他們在學習上更進一步。
那些有出國學習計劃,或者打算進入國際學校的孩子,往往需要提前準備一些特定的考試,如AEIS(新加坡的國際學生入學考試)或MAP(測量學業進步的考試)。
在這些方面,Spark Math 課程同樣可以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指導。
這一次,我們為大家爭取到了Spark Math課程的一些學位名額(當然也爭取到了很大的價格優惠),具體內容會在直播中為大家介紹,感興趣的同學一定不要錯過~
另外,我還為大家準備了一個福利,所有同學都可以領取一份【新加坡數學學習秘籍】,只需掃描下方二維碼新增小助手,就能免費領取價值不菲的學習資料:
  • 數學詞彙中英文對照表
  • 新加坡教研老師製作的新加坡 12 種建模解題策略(英文版、中文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