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慾望的人生沒有魅力

硬廣下我們的私塾課:
正文開始:
回憶錄裡我很喜歡海明威的《流動的盛宴》。這本書,素材很可能來源於他的日記,不然,成功之後腦滿腸肥、環肥燕瘦的他哪裡寫得出來那種火熱的感覺。這本書也算是海明威的飢餓史,對於食物、成功和女人的飢餓。(購買連結如下:)
他結婚很早,20多歲,有妻有子,開銷很大而收入有限。他要每天不停地盤算口袋裡的硬幣。
“那些日子沒有錢買書”,他很感激西爾維婭,作為莎士比亞書店的老闆,她允許海明威把書借回家看。“她告訴我,我可以等有錢了再交押金,還給了我一張借書卡,告訴我想拿多少書都隨意。
她沒理由信賴我。她並不認得我。”
西爾維婭細心,會聊天,關心他們夫婦有沒有飯吃。不跟窮作家計較。窮作家們經常搬家,她的書店成了他們的收件地址。她自自然然的行事無意中支撐了很多人,給了身邊那些尚未成功也許永遠不會成功的人以尊嚴。後來這家書店成了傳奇。
下次去巴黎,我要去看看它。
海明威帶著妻子去賭馬,有段時間賺了一些錢,年輕人不懂節儉,吃吃喝喝很快就又捉襟見肘了。他說如果吃不飽的時候在巴黎街上行走就會很難受,因為到處都是食物的香味。他找到了一條誘惑比較少的路:
“從天文臺廣場一路到沃日拉爾街,一路上聞不到也看不見食物。你總可以去盧森堡博物館,你空著肚子、飢腸轆轆時,那裡的畫看去更明晰清爽。我在餓肚子時,更能領會塞尚了,更懂得他如何描繪風景了。我先前還好奇,他畫畫時是不是也餓著肚子,不過想來大概他痴迷於畫畫,忘了吃飯吧。人在失眠或飢餓時,常有類似想入非非,卻也發人深思。後來我想,大概塞尚感受到的是另一種飢餓吧。”這也算是一種感同身受了。……
回憶錄因為是隔著一段時間回望過去,總會有幾分寬容和超脫,如果隔的時間不夠長,怨氣也會時常出來說兩句。海明威是刻薄的,也是敏銳的。
他評論起當時的人 ,可真是有一點歐洲風格:客客氣氣也就罵了。
他跟《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菲茨傑拉德也有一段交往,一度投契到一起旅行 。一起旅行是一件可怕的事,旅途中所有的細節都會考驗人性,每一分忍耐都有腐蝕性。果然他們友誼的小船就翻了 ,他看對方像個笑話,連帶著也不能正確評價後者的作品了。他說:
“他的才華純出天然,彷彿灰塵在蝴蝶翅膀上留下的圖案。一度他彷彿蝴蝶般懵然未知,不知道圖案被拂去被攪亂了。後來他逐漸意識到自己雙翼受損,意識到了它們的構造。他學會了思考,但不再有飛翔的能力:因為對飛翔的愛已經流逝,他只能回憶自己此前,如何踏水無痕。”
罵人的最高境界是說你有天賦,但是一努力天賦沒了……
我在對文學沒有鑑賞力卻多愁善感的年齡,把海明威的作品讀了個遍。他的作品像是初學畫畫的人,色彩強烈直接,他感受極為豐富,描寫再細膩也是直男的那種明澈,內裡是強烈的慾望。
多好啊,強烈的慾望。沒有這個,人生哪裡會有魅力。
我發現我們都在下意識地隱藏自己,隱藏自己真正的衝動,或者隱藏自己的不衝動。所以需要讀一讀海明威,在對過往“不堪”的羞愧中相信自己沒有虛度時光。
                   藍襪子,2025.2.12
我們一起去杭州、敦煌、景德鎮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