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民粹主義,米萊就是這麼幹的

‍文丨古原
民粹和建制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說實話,這兩個詞都是不太精確的政治標籤。
可是你想啊,為什麼人們還要用這兩個詞呢?因為我們需要這樣的詞來理解這個世界,就像理解左右派一樣。
對,這個分類不準確,你看連德國選擇黨都說納粹是左翼,可是沒辦法,我們還是得用這些詞來理解這個世界。
那在美國的政治話語裡,民粹和建制分別代表什麼呢?
簡單來說,民粹就是平民主義,建制就是精英主義。
具體怎麼理解呢?你看看美國那些民粹政治人物都是什麼樣的:整天說自己代表"沉默的大多數",天天罵"華盛頓內部人"脫離基層民眾,動不動就說要"推倒重來"搞激進改革,說話特別直接,特別情緒化。
再看看建制派是什麼樣的?
他們是那些長期掌控政黨機器的傳統政治精英,老說要循序漸進搞改革,特別依賴專業官僚和智庫,總強調要跨黨派合作,要妥協。
這兩派只存在於一個黨裡嗎?不是,在美國兩黨裡都有。
共和黨,布什家族就是傳統的建制派,川普就是民粹派。民主黨也一樣,拜登、希拉里這種政治老鳥是建制派,桑德斯就是民粹派。
有意思的是什麼呢?
你看川普和桑德斯,他們都說美國的傳統建制腐敗透頂,說存在著深層政府。這兩個人雖然一個在政治光譜這頭,一個在那頭,但是你聽他們說"深層政府"的時候,簡直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他們都說什麼?說有一個由官僚、情報機構、軍工複合體組成的"影子政府"在實際控制美國政策。
川普和桑德斯具體是怎麼說的嗎?
川普整天抨擊情報機構對他搞"政治迫害",桑德斯呢,就專門批評華爾街和軍工企業跟政府部門之間有個"旋轉門"。
他們都認為這種不是老百姓選出來的權力機構,正在損害美國的民主根基。
他們對全球化的態度,也是一個德行。
川普打著"美國優先"的旗號,說那些多邊貿易協定就是在坑害美國工人。桑德斯呢?他從左翼的角度說,跨國公司透過自由貿易壓榨工人,轉移就業。
你看他們都把全球化精英說成什麼?說他們是背叛國家利益的"國際主義者"。
更有意思的是什麼呢?他們都說共和黨和民主黨建制派其實是一夥的,都被大企業和金融勢力給控制了。
川普怎麼說?他說要跟共和黨建制派對著幹,說這些人是"華盛頓沼澤"。
桑德斯呢?他就說民主黨建制派跟華爾街走得太近了。你看他們都把自己包裝成什麼?包裝成要挑戰腐朽政黨體系的改革者。
你再看他們跟老百姓說話的方式,是不是也特別像?
川普說他代表"被遺忘的美國人",桑德斯說他為工人階級和年輕人發聲。他們說話都特別直接,特別情緒化,就是要跟精英階層那種"政治正確"保持距離。
民粹政治有個什麼特點嗎?
就是把社會劃分成"人民"和"精英"兩個對立的陣營。川普喊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桑德斯搞的"政治革命",不都是這麼想的嗎?
他們還有什麼共同點?
他們都不喜歡走傳統制度框架,包括傳播體系,就愛用社交媒體直接跟支持者對話。還總說司法系統、媒體這些制度性力量"偏袒建制派"。
雖然程度不一樣,但他們都有點"救世主"那味兒,都說只有他們才能實現根本性變革。
解釋政治現象的時候呢?都愛說是精英集團在背後搞鬼,而不是制度和結構性因素的問題。
可是你以為川普和桑德斯就完全一樣嗎?當然不是。
他們在反建制這一點上是像,但具體主張和價值取向可不一樣。
川普的民粹主義帶著濃濃的民族主義和保守主義色彩,更喜歡說文化認同;桑德斯呢?他的民粹主義是基於左翼平等理念的,總在強調經濟公平。還有什麼不一樣?川普想完全否定現有制度,桑德斯呢,還想在體制內慢慢改。
現在是個什麼形勢嗎?
川普已經拿下政權了,在參眾兩院的共和黨都佔了優勢,而且你別忘了,共和黨現在基本上就是川普黨了。你說這是不是川普向建制派發起攻擊的最好時機?
那在這場民粹派對建制派發起的革命中,誰是排頭兵?
就是馬斯克。
你看看馬斯克發的推特,典型的民粹派口號。
他說什麼?說DOGE(效率部)是美國人民打敗官僚統治、恢復民主、實現人民統治的唯一機會,還說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時刻。
可是你知道這種說法在美國政治話語中有多特別嗎?
跟美國傳統的反對聲音不太一樣。你看以前都是"反對特朗普"或"反對拜登",可馬斯克這次不一樣,他不是簡單地說要換個人或者換個黨,而是要徹底改革美國政府的執行體制。
你說馬斯克為什麼選這個時機?
這當然不是偶然的。現在是什麼政治環境?特朗普這個建制派之外的民粹派,已經對共和黨有了壓倒性的影響力,把共和黨實質上變成了"MAGA黨"。不僅如此,特朗普還給了馬斯克的DOGE(效率部)前所未有的廣泛許可權。
你知道這個許可權有多特殊嗎?可以進入任何政府部門,有權開除任何政府職員,可以檢視各類機密檔案,而且許可權邊界都模糊不清,範圍特別廣。
馬斯克這麼搞,建制派能沒反應嗎?當然有。
美國著名建制派媒體《紐約客》馬上就出文章了,標題就叫《馬斯克的恐怖革命》,說這不是簡單調整個政策,而是要徹底衝擊美國政府體制。
那馬斯克具體是怎麼幹的呢?
他組建了一支被叫做"馬小將"的年輕精英團隊。你說這些人有什麼特點?年齡都在十幾二十歲,專業能力特別強,理想主義色彩特別濃,對馬斯克忠心耿耿。
你猜這個團隊裡都是些什麼人?一個19歲的高中畢業生就能看敏感政府資訊,一個輟學的大學生負責調查總務管理局,還有個24歲的高智商駭客在查政府的重大資料問題。
這支年輕團隊第一個重大成果是什麼?
直接讓美國國際開發署癱瘓了。你知道這個機構有多重要嗎?這可是美國國家安全三大支柱之一,在全球範圍內都有重要影響力,專門透過援助方式影響其他國家的政局,甚至透過全球援助支援各種他們認定該支援的組織。
可是在馬斯克團隊的行動下,這個機構遭到了什麼打擊?全球員工被限期30天內撤回美國,所有支出被凍結、華盛頓總部關閉、伺服器被轉移並接受調查、多位高層被解僱或休假。
而美國的教育部,則被DOGE派出人員守在部門門口,誰也不讓進,直接要消滅這個部門。
你猜他們調查發現了什麼?光是針對加沙地區的援助專案就發現:5000萬美元用於避孕套採購,1.02億美元的"愛心關懷"專案,1600萬美元的"性別專案",400萬美元的氣候變化資金,1200萬美元的全球暖化資金。
你以為馬斯克到這就停了?他接下來把目標對準了更核心的領域——美國財政部、美國的美聯儲。
現在他已經獲得了"聯邦支付系統"的全面訪問許可權,這意味著什麼?他可以追蹤政府資金流向、能夠識別資金使用的最終受益人,有權調查複雜的政府資金網路。

現在建制派也在反抗,透過法院禁止DOGE獲取財政部的資訊。

川普給馬斯克的下一步什麼指示?讓他進五角大樓,深查美國軍費支出的腐敗。
不僅如此,川普還宣佈要對聯邦政府職員大幅裁撤,要求部分職員立馬離開崗位,用買斷的形式把這些人趕出聯邦政府。
這些事實說明什麼?在川普這一屆任期內,因為國會與行政機構都掌握在手裡,川普的民粹反建制的政治革命,將全力推進。
那你可能要問了,這能推進到哪一步呢?說實話,我不知道。為什麼?因為建制派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你想啊,國會里還有大量建制派的代表,聯邦政府裡的文官體系也會行動起來,對抗這種損害他們既得利益的行動。
不管怎麼樣,這一場民粹革命已經開始了。
其實自由主義,也有民粹政治思想。
穆瑞·羅斯巴德作為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和自由意志主義理論家,對民粹主義有著特別的理解。他想幹什麼?他試圖把自由意志主義和右翼民粹主義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政治思想體系。
羅斯巴德是怎麼看現代國家的呢?
他認為現代國家本質上就是一個掠奪性組織。你問是誰在掠奪?就是那些政治精英、官僚、軍工複合體、大企業和銀行家組成的聯盟,他們透過暴力壟斷和貨幣操縱來攫取普通民眾的財富。
他特別強調什麼?說中央銀行體系是這種掠奪機制的核心,聯邦儲備系統透過通貨膨脹的形式對民眾進行"隱性徵稅"。
在這種理論框架下,羅斯巴德把政治鬥爭定義成什麼?就是"精英vs人民"的對抗。
他為什麼不支援傳統保守主義嗎?因為他覺得保守主義太溫和了,根本對抗不了國家權力的擴張,所以他主張採用更激進的民粹策略。
那羅斯巴德具體提出了什麼?他提出了"右翼民粹聯盟"的概念。怎麼做呢?首先要動員草根力量,針對年輕人、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不滿情緒,強調反對華爾街-華盛頓權力軸心,採用直接、情緒化的動員方式。
在具體議題上要選什麼?要反對稅收和通貨膨脹,批評福利國家和官僚體系,反對干預主義外交政策,捍衛私有財產權。文化立場上呢?要支援傳統價值觀,反對政治正確,強調地方自治。
羅斯巴德的民粹政治路線跟古典自由主義有什麼不一樣?
策略層面完全變了:不再強調理性說理和精英說服,更重視情緒動員和群眾運動,而且願意採用激進手段。
他找的政治盟友也跟傳統建制派思維不一樣。你看他主張什麼?要超越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圈層,要跟保守派和民粹力量合作,特別重視基層群眾動員。
羅斯巴德的思想在美國右翼政治中影響很大,茶黨運動,裡面就有著羅斯巴德八十年代民粹政治思想的巨大影響,這個運動就是以反建制立場、反美聯儲、強調限制政府權力為核心。
羅斯巴德的民粹主義政治理論給美國的自由主義思想帶來了什麼新東西?他告訴我們,要把那些抽象的自由理念變成具體的政治動員。他說什麼?他說任何政治運動要想成功,都需要有效的群眾基礎和動員策略。
其實,米萊在阿根廷是怎麼贏的呢?其實就是完全按照羅斯巴德的政治民粹主義路線來的。這個我之前寫過,現在重新說一遍。
米萊是怎麼從新古典變成奧派經濟學家的嗎?就是因為羅斯巴德。而羅斯巴德不光是個經濟學家,還告訴給了一套米萊現實的政治策略。
羅斯巴德是怎麼看那些保守主義者的?比如說共和黨,他說這些人根本不可能成功。為什麼?因為他們說要建立一個嚴格捍衛私有產權的小政府,這種政治口號本身就是一種妥協。
在羅斯巴德看來,只有像米萊這樣激進的自由至上主義者,才能真正推動社會進步。你想啊,保守主義者首先是認可部分現狀的,他們反對激進改革。保守主義在不同國家的政治生態中定義都不一樣,但本質是什麼?就是反對革命,承認傳統,要求改良。
那羅斯巴德在政治策略上說了什麼?他說,必須確定敵人,"誰是主要的敵人,未洗淨的群眾還是權力精英?"他的結論是什麼?他說"這場鬥爭應該是針對統治精英的"。
他是怎麼說這些統治精英的?他說:"官僚、政客和依賴政治統治的特殊利益集團……從政治中賺錢,所以他們非常感興趣和遊說,一天24小時都很活躍"。他說必須清晰地指出什麼?"社會分為兩個階級:納稅者和接受納稅的人"。
這就是米萊的策略。
米萊是什麼人?他實際上是一個可以定義為民粹(中性)主義的煽動家。他所有演講的中心是什麼?都把重點放在階級鬥爭上。他在煽動群眾反對權力精英中的剝削者,直接了當地說在阿根廷存在一百多年的政治種姓制度。
羅斯巴德還說了什麼?他說:"如果統治精英正在徵稅、掠奪和剝削公眾,為什麼公眾會忍受這一點?"是因為什麼?因為政治階層拉攏了"知識分子和媒體精英,他們能夠欺騙群眾同意他們的統治"。
羅斯巴德批評了兩種錯誤的策略。
第一個錯誤是所謂的哈耶克策略,包括什麼?就是先把主要哲學家轉變為正確的思想,然後改變學者、記者和政治家,直到群眾皈依支援自由。
這個策略除了要花大量時間外,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媒體和學者沒有把真相置於個人利益之上,所以這種策略註定要失敗。
羅斯巴德認為知識分子們是靠不住的,他們的個人利益被繫結在了統治機器上,僅僅依靠媒體和學者,是無法改變群眾的。
第二種不恰當的策略是什麼呢?就是所謂的費邊策略,包括建立智囊團來影響權力中心。
羅斯巴德認為,這個策略最致命的錯誤在哪嗎?統治精英會歡迎那些能增加他們權力的社會主義思想,但會拒絕那些會削弱他們權力的自由意志主義思想。
那羅斯巴德說要怎麼做?他說,要想成功,就必須要搞右翼民粹主義的手段,用充滿活力的對抗宣傳策略,直接喚醒和激勵被剝削的群眾,也讓那些親自由的知識分子們被震驚。
米萊就是這麼幹的。
阿根廷主流媒體是什麼嗎?是電視和廣播節目。米萊幹了什麼?他長時間佔據這些媒體的時間,這些節目進行了長時間和激烈的辯論。他的廣播節目甚至成了阿根廷收聽最多的廣播。
他跟那些溫文爾雅的自由主義者有什麼不同?他用觀念鬥爭的姿勢展示他的憤怒,經常咒罵和大喊大叫,他成功地激起了那些不滿經濟發展的群眾的情緒。你想看米萊在阿根廷電視臺露面的影片嗎?數千小時的影片都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
米萊是怎麼成功的?他把熱情和智慧與引人注目的媒體人格結合在一起,很快成為電視時間最多的經濟學家,併成為全國名人。他說的那些話有多激進?
比如"稅收就是盜竊"、"政客是寄生蟲,我們不需要他們做任何事情"、"中央銀行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盜賊之一"、"你的福利是透過槍指著別人的頭來奪走的"。這些話不僅激進,而且有效地挑動了大眾的情緒。
反對精英集團統治,在政治標籤中,意味著什麼?就是歸類於民粹當中。米萊把誰都歸到統治者裡面了。不光是政客,還有獲得保護的工會成員、國企工人、租房子的租客,拿社會補貼的老人,全都被他歸到特權集團裡去了。
為什麼年輕人會成為他的基本盤?就是因為這個。
沒錯,米萊就是一個民粹,一個自由主義民粹(中性)政治家,你可以這麼理解。你看他從政治選舉策略到傳播策略,是不是完全吸收了羅斯巴德激進的政治策略思想?而且還成功了。
回頭看全球,在新媒體時代,在網際網路媒體時代,政治民粹化是一種必然嗎?因為輿論已經不再被少數人或精英掌握了,輿論已經大眾化了,而輿論就是政治。
你要記住,民粹只是一箇中性詞,川普也不代表正確,他的民粹政治主張中反全球化的一面,就是完全錯誤的。但是你看看現在的世界,平民輿論正在前所未有地影響全世界。
不管是哪一種政治思想,哪一種意識形態,未來會變成什麼樣?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更多的是以民粹主義的形式呈現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當然了,精英、知識分子在輿論中還是核心,為什麼?因為大多數的平民,依然是觀念跟隨者。
哈耶克說:"長遠而言,是觀念,因而也正是傳播新觀念的人,主宰著歷史發展的程序。"
在平民輿論時代,誰會主導局面?這是一個全新的局面,世界的變化可能會加速,我們這一代人,說不定還能看到更多的大事件,見證更多不可思議的歷史。我曾經寫過一篇三萬字的長文,叫美國輿論簡史,描述了這一過程(文章已滅不可見)。
我們面臨的是什麼?是一個高度不確定性的未來。
但理性樂觀派,永遠在行動。
你看美國奧派榮保羅據說已被馬斯克邀請參與對美聯儲的審計,如果能借此終結或減少美聯儲操縱貨幣的行動,說不定會給美國帶來巨大的改變。
畢竟,只有正確的科學知識的傳播,才能帶來繁榮。

下計劃在上海也組織一場讀者見面會,初步計劃如下,有意參加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zhangshizhi666。
時間:2.16(週日)下午
主題:2025年投資趨勢分析。
1.達叔(資深投資人,主題:房產投資及其他)
2.文希老師(奧派學者,分享主題:世界百年貨幣體系變遷及對黃金近年來的看法);
3.張鵬(從最初的法醫轉型為資深外企經理人投資人,20多年的外企管理經驗,非洲投資多年,主題:中國企業出海常見問題);
4.薛元昊博士(魔筷科技合夥人、副總裁,主題待定)。
5.張是之(主題與crypto有關)其他嘉賓還在邀請中,計劃有crypto方面的技術專家,還在確定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