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投資能力突破的轉折點

作者:青山海海
來源:商業利他(ID:shangyelita)
網友:感覺大道從雅虎轉到蘋果後投資功力大漲,可惜那個時候我並沒跟隨悟到,平白浪費了時光。
大道:確實,從Yahoo到蘋果是一個跳躍,從那以後就徹底擺脫了市場的影響了。
網友:討論雅虎的時候,會有很多數字的概念,包括賬上現金、各業務營收、佔阿里的股比等等,後來就不怎麼聽到學長說具體數字了。
大道:定性比定量分析重要,最重要的是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把絕大多數公司都過濾掉了,定量分析的重要性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所以這些年想通了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商業模式。這點通了以後,投資確實就變得非常有意思了。
網友:有些人基礎財務分析都不懂,只是根據定性戰略分析大致把握住模糊的正確,長期看也能持續穩定的獲得超額收益。
大道:  投資到目前為止我還真沒看過財報,也許確實有點看不懂(其實就是因為懶),也許真的覺得沒必要。我見過太多很懂財務分析的人們對投資可真是一頭霧水哈。
而段永平認為什麼是好的商業模式呢?
1. 長期盈利能力
核心標準:
能夠長期持續獲得豐厚利潤,且具有穩定的淨現金流。
關鍵表述:
“好的商業模式就是能夠長期獲得很好利潤的商業模式,一般都是透過提供很好的產品或服務而來的。” 
“利潤和淨現金流一直都是槓槓的,競爭對手很難搶走他的生意。”(例如茅臺、蘋果)
2. 護城河與差異化
核心要求:
具備難以複製的競爭優勢(“護城河”),通常表現為產品或服務的獨特差異化
關鍵表述:
“好的商業模式都有很好的護城河,別人很難搶走他的生意。”(如茅臺、蘋果) 
“沒有差異化產品的商業模式基本不是好的商業模式。”(對比航空公司、太陽能元件等低差異化行業)
3. 生存週期與需求確定性
長期視角:
能在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持續滿足需求,且需求不會因外部衝擊(如政策、技術)消失。
案例:
“茅臺在酒的總消費量中佔比非常小,但消費者忠誠於其獨特品質”說明其需求穩固。 
“蘋果構建的生態圈(如iPhone、iPad協同)形成長期依賴,使用者難以離開。”
4. 輕資產與高效率運營
運營特徵:
不過度依賴重資產投入,資本開支低,且能高效利用資源。
對比案例:
“順豐、航空公司的商業模式難以規模化且投入大,屬於‘辛苦的生意’”,而茅臺“存酒天然增值,庫存壓力反而成為優勢”。
5. 利益之上的追求
附加條件:
超越單純利潤導向,關注使用者需求和社會價值,避免陷入短期逐利陷阱。
表述舉例:
“利潤之上的追求”是蘋果、星巴克等企業將消費者體驗置於短期利潤之上的體現。
“拼多多定義為‘Costco+Disney’,強調差異化的使用者價值,而非單純低價競爭。
總結
段永平認為,好的商業模式本質是“能長期賺大錢且競爭對手難以複製的生意”,具體需滿足:
  • 透過差異化產品或服務形成護城河(如茅臺、蘋果);
  • 產生持續充沛的現金流;
  • 輕資產且高效運營;
  • 具備長期需求剛性,適應經濟週期變化;
  • 企業文化支撐長期價值而非短期逐利。
版權宣告: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