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BBA的老家親戚,被新勢力上了一課

去年春節,新能源還是村口人見狗嫌的“雜牌車”,而今年,各路新能源汽車早就從“雜牌車”成了村裡最靚的仔,在熬過了冬日的低溫和堵車的高速後,國產新能源擠上牌桌,只是第一步。
回家路上飛馳而過的綠牌新能源外加上不認識的Logo,讓人不禁感嘆如今的汽車市場真的是換了天。
想要真正讓國產汽車行業實現平穩超車,穩定、健康運作的行業必不可少。
作者 | 茴香拿鐵
來源 | 金錯刀車評ID:jincuodaocheping
金錯刀(ijincuodao)授權轉載
春節回家的外地女婿,做什麼才能讓村裡人高看你一眼?
答案很簡單,如果你開的是BBA的56E起步,那你至少能跟老丈人傳杯送盞,如果是更高一檔的78S,那老丈人得親自給你下廚。
聽到這有人就不樂意了,那我大問界M9只能算是擺設嗎?
其實,各路新能源汽車早就從“雜牌車”成了村裡最靚的仔,老家親戚對豪車的認知,也早早從那三個眼熟的Logo,發展到了更大、更先進、更多功能的國產新能源。
在熬過了冬日的低溫和堵車的高速後,國產新能源擠上牌桌,只是第一步。
村口“雜牌車”,慢慢逆襲
去年春節,新能源還是村口人見狗嫌的“雜牌車”。
老鄉們可不管你開的是40萬的蔚來還是30萬的特斯拉,但凡這個Logo他們沒見過,就會被扣上“雜牌”的帽子。
一傳十,十傳百,工作多年買的豪車,一下就變成了“開網約車的”象徵,讓人顏面掃地。
更何況,不少農村地區不光道路崎嶇,就連充電樁也沒幾個,開著電車回家,著實是一次痛苦的旅程。
但到了今年,新能源車一下從雜牌變成了香餑餑。
讓老家親戚們感到震撼的第一梯隊,是普遍尺寸超大、舒適度拉滿的新能源SUV們。
親戚們可能分不清問界和理想的Logo,但架不住冰箱彩電大沙發實在是太氣派了。
寬闊的後排座,不僅可以一次性拉滿全家人出去看花燈,如果不嫌棄的話,親戚家小孩甚至能把後排座位當作火炕在上面跳。
更有一位車主的奶奶,嫌棄家裡又冷又吵,乾脆在後排帶加熱按摩的大沙發上整天整天地看電視,把孫子的車當作了“過年避難所”。
新能源車還有一些小功能,也讓車主在小孩面前賺足了面子。
比如大功率的音響系統,瞬間讓村裡的鬼火少年甘拜下風;
有的車主還能活用車燈投影功能給小孩們跳房子玩,讓自己成為最受歡迎的酷叔叔;
拋開功能不談,所有這些舒適性配置其實都達到了一個目的:彰顯價值。
當親戚們還在迷信BBA的三個Logo的時候,國產新能源汽車用斷檔式的體驗,重新整理了老鄉們對“豪車”的認知。
當然,新能源汽車本身的品牌影響力也是讓老鄉們側目的一大關鍵。
在老鄉們還不認識蔚小理和特斯拉的時候,既不是大體積SUV,也從沒出現過的小米Su7照樣能成為村口最靚的那輛車。
畢竟小米的品牌滲透率十分高,諸如手機、電視等產品早就覆蓋了大部分下沉市場,小米Su7自然也有了大量流量基礎。
而諸如問界等品牌同樣也以優秀的品牌影響力刷滿存在感,在老鄉心目中的地位慢慢提升。
國產新能源,正在慢慢攻城略地。

“理想系”,憑啥成為春節C位

過年開車回家,電車車主最焦慮的只有一點:續航。
儘管我國大部分一、二線城市的電車設施已經相當完善,基本充電樁已經隨處可見,但是在北方縱橫在村鎮中的國道、高速公路上,可沒那麼多充電裝置。
先不說北方普遍的寒冷天氣普遍會讓電車的續航折扣,其次普遍的春節高速堵車也讓電車車主苦不堪言。
油車有一萬種方法熬過堵車,實在沒油了找周圍車勻一點也能撐到加油站。
電車可就慘了,不光沒電的時候連暖風都不能開,就算好不容易捱到了充電樁,也會被前面等著充電的排隊長龍氣死。
此時,就能發現理想的遠見了。
在當初押注增程車時,李想可沒少遭到質疑,因為“落後”的增程模式,理想被一眾純電車擁躉質疑“不純粹”以及“沒技術”。
但到了春運這種關鍵時刻,增程的好處就體現了出來。
儘管部分增程車在燒油的時候總是被詬病動力不足,但相比於只能趴窩的純電同行們,能跑起來總比待在原地強。
而且,混動車往往都有著超長續航,也讓一些長途跋涉跨省回家的車主們省了不少心,比如理想L7 max的續航就達到了1300多公里,甚至不輸大部分油車。
正因為混動的優勢,外加上“冰箱彩電大沙發”的舒適度,讓“理想系”SUV成了春運期間最堅挺的新勢力,同時也是2024年的車圈財富密碼。
在去年1-11月的銷量統計中,新能源SUV的銷量同比增長了44.1%,總共賣出了460.2萬輛。
而被稱為“華為理想”的問界、“半價理想”的零跑,以及理想本尊高居2024銷量榜前三名的實力,都直接證明了這一點。
而正是由於理想以及其帶頭的混動型家用SUV的強勢表現,也讓不少新勢力紛紛“真香”,轉投增程神教。
過去一直以高階純電為招牌的小鵬,在去年底官宣將在2025年進軍增程領域,並且同樣也是以SUV車型為主。
而去年的頂流車企小米,在年末曝光的兩款新車中,除了純電SUV小米Yu7外,還有一款據傳也是“方形車身+混動+家用定位”的增程SUV。
此外,諸如阿維塔、極氪、智己等過去堅定的“純電擁躉”也將在2025年擁抱增程。
儘管蔚來、小米等純電車企都在積極佈局自己的補能網路,尤其是蔚來的換電系統著實讓電車補能效率得到了質的提升。
但就目前的新能源普及速度來看,增程確實還是滿足廣大車主用車需求的第一解決方案。
等到明年過年的時候,老家親戚說不定又得有一大堆新Logo要認了。
新勢力的春天,還沒徹底到來
回家路上飛馳而過的綠牌新能源外加上不認識的Logo,讓人不禁感嘆如今的汽車市場真的是換了天。
不過“遙遙領先”喊多了,讓人不禁也有些飄飄然。
國產中高階新能源,真的可以完全取代過去的豪車霸主了嗎?
去年一份中高階車型的銷售統計,似乎能給人不同的答案。
在理想、問界、零跑爆發的2024年,穩穩佔據豪車銷量榜排行前三名的,仍然是雷打不動的賓士、寶馬和奧迪“御三家”。
如果說傳統油車的地位仍然難以撼動的話,那排在第四名的特斯拉則以65.9萬輛的全年銷量,讓所有國產新勢力汗顏。
儘管理想50.8萬、問界38.6萬的銷量仍然可圈可點,但必須承認,在“掀翻BBA”之前,國產新勢力也只是剛剛擠上牌桌而已。
更別說,特斯拉在不久前剛上新了煥新款Model Y,還順便對老款車型進行了一次降價,一下就讓銷量原地起飛。
這其實讓人頗為疑惑,為何國產新勢力的中高階車型在各個方面都能做得不亞於國外豪車,甚至過去的“短板”在被慢慢補齊,但為何還難以撼動國外大牌的地位?
其實,在不少消費者眼中,購車,尤其是20w起步的中高階用車需求,需要參考的遠不止產品本身那麼簡單。
行業和品牌的穩定性,才是影響車主們下單的重要因素。
筆者在老家與一位特斯拉Model Y的車主聊過,他對車的需求主要是城市通勤,不需要經常長途。
於是他在極氪與特斯拉之間猶豫了很久,但最終蹲到了特斯拉降價,於是直接下單了Model Y。
至於為何最終拍板,他給出的答覆是:特斯拉比較靠譜,至少不會跑路。
就在歲月交替之際,國產新勢力就有兩家宣佈突然暴斃。
去年暴雷的極越汽車,甚至在車主群體中擁有不錯的口碑。而掙扎在生死邊緣的哪吒,還曾經一度是國內的新勢力銷冠。
能有如此輝煌的過去,這些新勢力還是說倒臺就倒臺,儘管熟悉市場和車市的消費者可能對這些訊息並不過於敏感,但對於眾多普通消費者來說,“國產車會爆雷”著實是讓人心存芥蒂。
想要真正讓國產汽車行業實現平穩超車,穩定、健康運作的行業必不可少。
更何況,各種提前開香檳的浮誇宣傳,也會讓油車和電車的受眾更加分裂。
耐心沉澱,遠勝於高聲吹牛。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金錯刀車評》
是金錯刀旗下的汽車賬號
將以金錯刀爆品視角,
帶你深挖新能源車企最硬核乾貨
點關注,世界上又多了個懂車牛人
@The End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