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1億,華為突發大訊息…

作者:商業君
來源:CEO商業評論
(ID:ceobiz)
華為2024年財報震撼釋出!
在全球化逆流與科技封鎖的雙重夾擊下,這家中國科技脊樑再次交出硬核答卷——全年營收強勢突破8621億元,淨利潤穩健攀升至626億元!
單純從利潤來看,與騰訊去年1940億元的淨利潤相比,似乎顯得單薄。
大家知道,製造業埋頭苦幹掙的都是"血汗錢",拼不過網際網路行業的"躺贏"模式。
華為7.25%的淨利潤率放在網際網路圈裡,連及格線都夠不上,但對實體產業而言已是咬牙堅持的結果。
華為遠低於騰訊20%的利潤率,反映了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行業的本質差異。製造業需承擔高昂的實體成本(原材料、供應鏈、裝置折舊等),而網際網路行業依賴輕資產模式,邊際成本趨近於零。
從這個角度來說,華為對實體產業鏈拉動是非常大的,對於就業、稅收、上下游產業牽一髮而動全身,未來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華為利潤空間被壓縮的背後,是華為每年砸向研發的真金白銀。華為的研發投入佔比(20.8%),遠超騰訊(約10%),甚至高於蘋果(6%)、三星(8%),凸顯其技術驅動型戰略。
2024年華為單年研發投入就飆到1797億,相當於每賺100元就要掏出20.8元搞技術攻關。
華為近十年累計研發經費突破1.24萬億,這個數字放在全球科技巨頭裡也毫不遜色。正是這種近乎偏執的投入,換來長期壁壘。高研發強度支撐了5G、麒麟晶片、鴻蒙系統等核心技術的突破,並佈局智慧汽車、AI算力等未來賽道。
"滄海橫流顯砥柱,永珍崢嶸見精神。"這些資料躍動著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心跳。
海思十年臥薪嚐膽,昇騰AI算力直上青雲,哪項不是對科技封鎖的突破?
有人質疑華為淨利潤從2023年的1044億腰斬到626億,但細看財報另有玄機。去年淨利潤裡有559億來自出售榮耀的"外快",剔除這筆橫財後實際經營利潤僅418億。按這個基數計算,今年淨利潤其實是暴漲了63%,難怪孟晚舟敢說"完全符合預期"。
華為三大業務板塊穩健發展。智慧汽車解決方案狂飆474%,雖然目前263億的體量不算大,但問界系列的熱銷已經讓傳統車企坐立不安。ICT基礎設施業務以3699億穩坐頭把交椅。最亮眼的是終端業務,手機、平板等消費電子產品斬獲3390億營收,38.3%的增速讓這個板塊極可能在年內完成對ICT的反超。
在經濟寒冬裡,華為這份成績單可謂含金量十足。當網際網路公司忙著降本增效時,這家硬科技企業正用十年磨一劍的耐心,在半導體、作業系統、智慧汽車等深水區持續突破。
或許正如任正非所說:"華為沒有奇蹟,只有笨功夫。"
– END –
CEO企業家微信群
掃碼申請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