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前夫哥背刺了

圖:doomsartofficial

個稅彙算開始了,開心啊…
我是VIP退稅大戶。
典型中年夾心人,攢了一大堆退稅專案。
養老人、養娃、養房、個養賬戶
嗯…無言地述說一箇中年人揹負的歲月。
我今年算了下,國庫本來要退1446的稅。
但是呢,我去年新買了一個“稅優險”——申報後,退稅就變成了1686元
又多找回了240元

美滋滋~
關於稅優險抵稅咋操作,大夥可以看下這篇,再重溫一下:
每年退稅季,能看好些狗血八卦。
撫養子女。

是容易灑狗血的地方。
我在小紅書就刷到這麼一個帖子,是一位單親媽媽發的。
她一直養著娃,但退稅時發現:
擦,被前夫哥搶先了一步,把娃的抵扣全給佔了

小紅書id@小天真媽媽

撫養子女的抵扣是:
既可以由夫妻雙方各抵50%,也由其中一位全部抵扣。
如果一人佔了100%,另一位就沒法抵扣了。
哪怕離婚了也一樣。
我好奇打了12366稅務熱線,問,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呀?
客服妹妹應該經常接到類似的諮詢,秒回覆——
“這個只能雙方自行協商了,從稅務角度來說,我們也沒任何辦法”

要想拿回一半的抵扣權,還得跟前夫哥好聲好氣協商。
哇,想想就很慪…
國稅總局今年通報了好些個稅反面案例,挺有參考意義。

有一個也是來自子女撫養。

這對小夫妻感情倒挺好。但——
生了娃之後,夫妻雙方都按100%來抵稅了,多領了錢,被稅務查了出來。
責令補稅、交滯納金。

妻子小孔很委屈,在網上發帖說:“滯納金我不認”。
估計就是宣洩宣洩情緒吧。
稅務工作人員不知怎麼竟然發現了這個帖子,對她一通批評教育。
小孔趕緊刪了帖子,把錢給補交了

噢對了,有個冷知識可以提醒一下:
退稅有效期只有三年
啥意思?
有一些小夥伴工作忙、雜事多、拖延症…懶得操作退稅,或者忘了及時新增抵扣項。
想著,攢以後一起退
但官方提醒了,攢到一起退是行不通的。有deadline
這個deadline是三年。
比如今年彙算截止是6月底。
今年退的是2024年的稅——如果你有2021年度的退稅,那一定要趕在6月30日之前操作,還來得及。
否則過期就失效了。
拿不著了🤷🤷🤷
看到這裡,可能有小夥伴的心又活泛了。
退稅是“三年有效”,那補稅呢?
是不是我一直拖延,三年前應該補的稅,就失效了,不用交了?
想多了哈,沒這好事。
退稅是你的權利,過期不候;而補稅是義務。
無論多久,必須補上的

如果不及時補交,還有滯納金——每天萬分之五的利息,比網貸還猛…
嚴重了還有罰款,甚至有可能被限制高消費,成老賴。
官方針對異樣的情形,有抽查的機制。

提醒你補稅,那就趕緊補上吧。

只有兩種情況,不補稅也行。
1)一年綜合所得不足12萬; 2)需要補的稅不足400元
那就可以自己留著花了。
最後,關於個稅填報,挺多人踩坑。
我之前有聊到一些踩坑重災區。
比如:
1)一生僅有一次房貸抵扣機會只有首套房貸才能抵稅;
換房就沒這好事了。
2)比如說夫妻婚內買房還房貸,只能由一方來100%抵扣,不能兩方都抵;
3)比如說贍養老人只能填自己爸媽的資訊。
不能拿公公婆婆、叔叔阿姨來湊數…
以及——
有兄弟姐妹的話,你本人最多隻能抵扣1500元(獨生子女的一半)

哪怕其他兄弟姐妹不交稅,自願放棄抵扣機會也不行。

4)同一個城市,租著房,也買了房,只能以房貸名義抵扣。

詳細的,大家可以看看這兩篇:
還有一點要注意:

千萬千萬不要輕易幫人走賬。
準確來說,由公司打款給你,你再轉給別的個人。
處理不當的話會有個稅bug。
因為站在稅務的視角里,公司對你的付款——如果是工資、獎金、津貼…等名義發放,會被當作你的收入。
可能會抬高你的個稅稅率,交更多的稅。

就,很難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