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眾號裡的《紐約客》
戳藍字一鍵關注渡十娘
轉發也是一種肯定
文字|費里尼
編輯|渡十娘



文|費里尼
真的,在幾乎快忘記肖先生和董小姐都是誰和誰的時候——2025年5月15日晚,國家衛健委釋出了對“肖某事件”的調查通報。
省流整理了一下,內容乾貨如下:
肖某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確認,事件當晚醫療實職,擅自帶助手離開麻醉狀態下的病人;道德失範,婚姻存續期間與董某瑩等人存在不正當關係——也即民間津津樂道的GPT(軋姘頭)。
處分:雙開;吊證,5年內禁止從事醫療服務;中日醫院被限期整改、警告並罰款。
董小姐被確認招生造假:偽造4門醫學預科課程共16學分;學術不端:博士論文主體部分與北科大他人論文重複率超過20%;存在抄襲、剽竊等行為;第一作者身份論文中3篇為不當署名,1篇為重複發表。
處分:撤銷畢業證書和博士學位;撤銷醫師資格證書與執業證書。
北京協和醫學院“4+4”試點班存在制度漏洞:資格審查不嚴;實習管理、論文稽核流於形式;政治思想教育、誠信建設缺失。
目前衛健委與教育部聯合介入,正在對該專案進行全面評估和整改。
看完有什麼感覺?對咯,GPT是整個事件裡“最純潔的罪”。和開yellow網站是周帶魚有生以來做過的最高尚的事情道理一樣一樣。
今天的通報應該算得上近幾年所有公共事件通報的典範,幾乎沒有迴避事關肖、董兩位的任何疑問。
公眾應該感謝那位出離憤怒的原配,沒有她的精準狙擊,何來今日之塌房兼“大賞”?
瓜眾此次的關注起於瓜,然未止於瓜。表面看是一段男女關係中的撕裂與爆料,但在事實不斷曝光之後,輿論的憤怒逐漸指向了三個更本質的問題:
“高知”如此胡天野地,“制度”何在?
中日友好醫院不會是在上級介入調查之後,才“驚訝”地發現原來肖先生和董小姐竟然是這樣的一對“璧人”的吧。那麼,制度為何對這種人毫無約束?是因為他的學歷?職位?朋友圈?輿情未起之前,沒人覺得他有任何問題。
一個系統,居然在失德醫師橫行期間,毫無預警機制,這不是個體滑坡,而是結構性麻木。
“協和4+4”計劃,是教育改革的試金石,還是“精英”暗度陳倉之倉?
董某瑩的路徑幾乎像一個脫離現實的“上升神話”:2019年入讀協和醫學院4+4試點班,2023年博士畢業,論文抄襲,學分偽造,論文署名造假……這哪是學霸?這是包裝好的結果早已預設的精準爆破。
所謂“QS世界前50高校”,所謂“66學分醫學預科”,被她用4門偽造課程打了個補丁。更諷刺的是:這一切都通過了篩選、稽核、論文答辯、執業流程。誰都沒有阻止她,因為誰都覺得——她是協和的,不會有問題。
直到一紙舉報,這場精英幻象才開始崩塌。可我們不該問:她是怎麼騙過大家?而應問——是大家真的被她騙了嗎?還是,只是假裝沒看到?
真正值得警惕的,不是某個醫師帶著私怨甩門離開手術檯,而是他知道這一甩,不會有人攔他。他就那麼狂,那麼底氣豐沛。不過肖先生這次大意了,作為“體制寵兒(高階技術吠舍)”——長年累月地沉浮在公立醫院體系裡,靠學歷、靠身份、靠圈子站穩崗位,卻在一個私人情緒爆發的瞬間,把這一切撕得粉碎。
而制度對他們最大的縱容,就是假裝不知道他們是誰的誰。
這個誰的誰,前一個誰,通報裡隻字未提。通報中並未涉及董某瑩入學時的“推薦人”是誰,也沒有披露“哪些導師”、“哪些行政環節”做了視而不見的“蓋章動作”——這才是所有熟悉教育系統的人最熟悉的劇情:公開靠制度,隱蔽靠人情。
董小姐一路靠外掛打怪升級,沒有天庭那些大大小小的佛,沒有頂層那隻看不見的手就能完成,鬼才信。
但顯然這個要求對於釋出通告方而言,嚴重超綱。
不僅超綱,那些因為董小姐而衍生出的“次生災害”——那許多正奮戰在和我們的生命健康休慼相關崗位上的黃皮膚的幾內亞比索人,有沒有什麼原配能夠爆料?
亂雲飛渡之後,更多管得住下半身、家庭和睦的剎帝利們,將從容渡過他們低調且偷著樂的一生。
(題圖選自《實習醫生格蕾》第一季,2005年)


做最好的公號 做更好的自己

電影節專題
在特別的地方開一場特別的盛會——專訪俞國梁
2024熱文排行榜:
移民主題:
十夜譚主題:
美國大選主題:
其他:
讀完請點"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圖片 I 網路
整理 I 編輯 I 渡十娘
清單內容來自 I 費里尼
版權歸原作者 I 如有侵權 I 請聯絡刪除
生活中
總有些東西值得分享



DES
IGN
發現 I 家庭 I 樂趣
想每天與渡十孃親密接觸嗎?
喜歡?粉她!

有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