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七旬的董明珠又開始整活了。
一些細心的網友發現,自家附近的格力專賣店悄然換上了新顏——原本的“格力專賣店”線下門店招牌,正逐步被“董明珠健康家”所取代。格力的部分線上直播間也緊跟步伐,一同改頭換面。
新招牌一齣,網路上頓時炸開了鍋,不少網友直呼這“土味審美”讓人哭笑不得。調侃之聲四起,一夜之間,“雷軍妙妙屋”“李斌代步工具店”“劉強東生態家”“張瑞敏生活館”等一系列充滿個人色彩的品牌名都出來了。
格力此番調整對外形象,本以為能贏得一片叫好,卻沒想到投資者似乎並不太買賬。自首個“董明珠健康家”上線以來,格力的股票價格連續四個交易日都呈現下跌態勢,綠得讓人心裡發慌。

就在大家疑惑時,2月24日晚,格力電器釋出公告稱,鑑於公司第十二屆董事會任期即將屆滿,根據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有關規定,公司第十二屆董事會提名董明珠、張偉、張軍督、舒立志、鍾成堡為第十三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任期自股東大會審議透過之日起三年。

這一提名名單的公佈,意味著董明珠將有望連任格力電器非獨立董事,並繼續出任董事長一職。據瞭解,格力董事長人選通常由董事會成員選舉產生,一般從非獨立董事中選出。在選舉過程中,股東大會採用累積投票制進行表決。
那麼,董明珠為何卻熱衷於“折騰”?此次將格力打上“個人烙印”,究竟打著什麼算盤,對格力又是好是壞?
董明珠健康家到底是啥?目的是什麼?
針對近期多家格力電器專賣店更名“董明珠健康家”一事,筆者特意採訪了幾家已經更名的格力專賣店,並獲取了一些第一手的資訊。
據瞭解,“董明珠健康家”主要以新店為主,同時也有部分老門店進行了升級。但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格力專賣店都會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想要開設這樣的店鋪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每個“董明珠健康家”專賣店都是針對展示面積大於或等於150平方米的全品類專賣店進行煥新,店內產品不止於空調,還包括空氣淨化、冰箱、洗衣機、智慧家居等多種品類。而且,全省的名額僅有50家。

為了支援這一變革,格力電器還提供了一系列的裝修支援政策。裝修意向金補貼標準為“展示面積1500元/平方米、門頭面積600元/平方米”,裝修完畢並出樣完全後,商家可以在三個月內使用這筆意向金按發票價提取家用ABC類機型,或者按提貨價提取中央空調、冰洗、生活電器等產品。
這麼看來,就是格力用電器產品換取渠道夥伴的裝修升級。
一家工作人員透露,將格力專賣店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是總部的決定,他們認為董明珠的知名度很高,能夠為品牌帶來溫暖的調性和人情味。
那麼,格力的意圖顯而易見,他們希望從傳統的家電製造商向家庭健康生態的標籤進行轉變,以此來打破消費者對於“格力=空調”的固有認知。

從戰略層面來看,格力透過“董明珠健康家”來升級終端SI,加深高階市場佈局,提升品牌價值,這一路線本身並沒有問題。
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董明珠接近退休的年紀,還要將“格力”與“董明珠IP”深度捆綁。
這種捆綁雖然能在短期內帶來信任背書和情感聯結,但長期來看,卻可能面臨品牌延續和輿情隱患的問題。
一旦董明珠退休或發生輿情危機,格力可能會遭遇信任崩塌風險。雖然國內外以品牌創始人名字命名的企業不在少數,但大多數都是在品牌建立之初就一直沿用。許多企業甚至在做大之後,會選擇去個人IP化。比如羅輯思維變成了得到,樊登讀書變成了帆書。
而格力卻反其道行之,讓人有點看不懂。更何況,格力是一個知名成熟品牌,一個成熟品牌IP改成創始人名字的案例並不多見。
此外,此次改名並非全部門店同步進行,這也導致了格力品牌形象的割裂。甚至有人猜測,董明珠將格力專賣店變成“董明珠健康家”是為了轉移格力資產。
不過,格力電器市場總監朱磊已經出面澄清,“董明珠”三個字已經被格力電器註冊,董明珠本人無法利用自己的名字進行商業變現。因此,關於“董明珠轉移格力資產”的說法純屬誤解。
2月25日下午,格力電器市場總監朱磊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格力電器計劃2025年內在全國範圍內完成3000家“董明珠健康家”門店的改造工作。

那看來,格力內部已經統一思路,董明珠的個人商業IP已經屬於格力,加上董明珠應該還要再幹至少3年,格力董事會已經充分了解並接受未來的風險。
誰在支援董明珠?
那麼,究竟是誰在背後支援董明珠或者支援這個決定呢?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格力的股權結構。雖然很多人對格力的印象還停留在國有企業,但實際上,自格力集團上市後,它已轉變為混合所有制企業。
早在2019年12月,格力電器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原控股股東格力集團(珠海國資委下屬企業)將15%的股權轉讓給了高瓴資本旗下的珠海明駿。交易完成後,格力集團的持股比例降至3.44%,位列第四大股東。

企查查顯示,格力電器的股權結構相對分散,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16.02%,為第一大股東;而京海互聯(格力核心經銷商的合資公司)持股6.86%,為第三大股東。
所以格力雖然具有國企背景,但並非完全國有控股,實際股權結構是國資(格力集團)+ 經銷商聯盟(京海)+ 機構及公眾股東。
這樣的股權結構下,格力電器已多年處於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狀態,權力博弈異常複雜。
而董明珠,正是這場遊戲的勝利者。儘管她在股權意義上並非控制人,但其個人影響力早已被視為一種“隱性控制力”。她與第一股東珠海明駿為一致行動人,實際上是格力的掌舵人。

然而,將企業打上個人烙印,是一把雙刃劍。
雖然格力方面喊得很響亮,“董明珠健康家”旨在透過場景化體驗、資料視覺化、智慧互動服務等手段,重構零售價值鏈,不僅是產品線的擴充套件,更是從產品到服務、從空間到體驗的品牌革命。
但據國際金融報報道,格力經銷商們的積極性並不高。他們覺得總部給出的支援力度不夠大,因此進行專賣店煥新的意願並不強烈。
此外,在格力門店更名後,格力電器的股價甚至遭遇了五連跌。資本市場並不看好格力過度依賴董明珠個人IP的做法。
回顧董明珠過去的一些操作,如將個人形象植入格力手機開機畫面、強行推銷中老年審美的玫瑰空調以及造車導致格力血虧等,這些舉措可能是想要給企業爭取流量,並帶來產品銷售,但實際效果並不那麼好。

不可否認,董明珠在格力有著輝煌的過去,但近幾年格力的業績表現比較波動,一系列舉措也未能開創新增長曲線。有人認為,董明珠以自我為中心,有些強塞給年輕人的思想。甚至有格力的前員工表示,董總過於獨斷,有點一言堂。不過這些言論似乎也改變不了什麼。
綜上所述,格力此次的變革雖然有其戰略考量,但如何評估個人IP對企業的價值,確實是他們需要深思的問題。
董明珠到底幹得如何?接班人是誰?
從“格力專賣店”到“董明珠健康家”,格力的品牌變革之路似乎透露出一種急切。
這一切的源頭,或許可以追溯到2013年雷軍與董明珠那場轟動一時的10億賭約,後面雖然小米輸了,但格力相比小米整體的增速就弱了很多。

如今的小米早已今非昔比,甚至開始進軍格力的腹地。今日,小米首款中央空調,已經開啟盲定,來勢洶洶,並且喊出了小米空調2025年進入中國第三的目標。反觀格力新推出的新風空調卻始終反響平平。
格力電器表現如何,這是一個複雜的話題。
與美的、海爾相比,無論是營收增幅還是淨利潤增幅,格力都顯得有些掉隊。市值方面有點疲軟,格力在2020年至2022年遭遇了較大下滑,不過2024年又開始回升。
財報顯示,格力2024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9.3%,創五年新高。格力電器的分紅計劃也頻頻被投資者點贊。2024年12月31日晚間,格力電器宣佈,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元(含稅),總計派發現金紅利高達55.22億元。

面對這樣的情況,格力的前員工對董明珠的評價顯得有些複雜。
“你說董總不行,她帶著格力打造中國空調第一品牌,你說她行,現在的資料擺在那邊,其實無論是進入新能源15年,還是做手機和晶片,董總眼光都是很毒的,但市場總是以成敗論英雄。”
同時他也指出了格力當前的問題:定位尷尬,既無法與美的、海爾在價格戰中抗衡,也無法與大金、三菱、日立等國際品牌在品牌戰中匹敵。
但總體看起來,格力電器與自己比,還是不斷在進步,而且因為高額分紅,必然會受到很多股東的歡迎,這或許就是董明珠的底氣。但同時與其他高增長企業相比,又顯得慢了一些,沒有成功開拓新的領域。

不管如何,最新的公告顯示,董明珠並沒有打算退休,至少還能再幹3年,畢竟在A股上市的5400家企業中董事長超過70歲的還是有100多家。
當然,總有一天董明珠要退休,她總要考慮接班人。在最近一次《酌見》節目的訪談中,董明珠透露了自己已經找到三四個備選接班人,在不同的平臺和不同的崗位,並稱關鍵要有一個人出來。

事實上,關於董明珠的接班人,早已成為業界老生常談的話題。她曾多次公開表示,格力不會成為家族企業,接班人也不會是自己的兒子或其他親屬。最早被認為是董明珠接班人的是孟羽童,後來又是王自如,不過這兩人都先後離職,孟羽童甚至一直當秘書,從沒進入過管理層。網傳他倆的說法顯然是有點可笑的。

其實筆者認為,孟羽童和王自如只是董明珠為了炒作流量而推出的“棋子”,真正的接班人隱藏在格力的高管團隊中。比如50歲的鄧曉博(不再擔任董秘)、49歲的張偉和55歲的舒立志(新入董事會)等人,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出色的表現。
2024年底,在與新浪財經CEO的對話中,董明珠表示:“我所有的股民都不會讓我退,想讓我退的人不是股民,更不是我的員工。
事實證明,董明珠不認為自己已經到了退休的時候,畢竟,在權力的位子上,有多少人會嫌棄長呢?
不過對於格力來說,最關鍵的還是要回歸產品本身,提升體驗和價格競爭力,而不是隻看到IP的短暫熱度,希望格力能夠認清這一點,不要在未來的發力點上跑偏了方向。
參考資料:
1、《董明珠寫進董明珠健康家門店招牌引爭議!格力:已註冊商標,本人無法變現!不是董明珠的格力,而是格力的董明珠》和訊網
2、《42萬股民目瞪口呆,格力電器,跌落神壇!》新浪財經
3、《獨家|格力專賣店改叫“董明珠健康家”?換門頭還限名額,已有經銷商“潑冷水”…》國際金融報。
點選「推薦
」,錦鯉附身!
– END –
最新話題:王興興:感謝馬斯克在行業低谷期的堅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