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重返中國股票

在關稅擔憂減輕、中國為經濟提供支援的背景下,重新回到中國股票的投資者正在尋找買入機會。
今年年初,投資者擔心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徵收60%關稅的計劃會給中國經濟帶來衝擊,但目前來看關稅衝擊沒有投資者擔心的那麼嚴重,有關未來幾個月中美兩國將就此問題進行談判和交易的預期隨之升溫。與此同時,近日召開的兩會讓投資者看到,中國將繼續為經濟增長提供支援,投資中國的樂觀情緒被點燃,投資者不再回避中國股票,而是正在尋找買入機會。
截至3月7日,今年MSCI中國指數(MSCI China Index)上漲20%,大幅跑贏標普500,成為全球表現較好的市場之一。此前一些華爾街機構預期中的最糟糕情境發生的機率正在下降,空頭開始重新為中國股票估值。2月中旬,摩根士丹利策略師把對中國股票的看法從“極度懷疑”調整為“謹慎樂觀”。
捲土重來
在多年跑輸後,中國股票正在嘗試新一輪反彈

來源:彭博
投資者開始重新關注相對依然便宜的中國股票。MSCI中國指數未來12個月市盈率為12倍,相比之下,標普500未來12月市盈率為22倍。為對沖基金Tekne Capital Management管理12億美元資產的比尼特·科塔裡(Beeneet Kothari)認為,中國的形勢比過去兩年好,看漲的理由不僅僅是估值便宜和政府可能出臺的刺激措施。 
科塔裡說:“現在投資中國有了一個新的主題:創新。” 科塔裡與斯坦·德魯肯米勒(Stan Druckenmiller)從2005年開始投資中國科技公司。他說:“過去三四年來一直處於休眠狀態的熊市又被點燃了。”

目前美國和中國仍然處於經濟和軍事競爭之中,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特朗普政府反覆無常的政策和中國的回應將帶來短期波動,與此同時,投資者信心還需更多經濟支援措施出臺和落地的提振。
不過,地緣政治方面讓投資者感到欣慰的是,中國不是特朗普政府唯一針對的目標。特朗普關稅還瞄準了加拿大和墨西哥等美國盟友,與此同時,徵收對等關稅計劃可能給歐洲和印度帶來衝擊。
在對中國商品徵收20%關稅已從3月4日起生效的同時,特朗普也下了其他押注,他指示團隊評估中美關係及其對他第一個任期內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實施情況。特朗普政府還改變了價值800美元以下的中國商品不再享受免稅待遇的行動。白宮沒有回覆記者的置評請求。
曾任布什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NSC)中國事務主任的韋德寧(Dennis Wilder)說:“‘我們來做個交易’是特朗普的基本哲學。對特朗普來說,他的目標和意識形態無關,和經濟有關,他是商人,不是戰略軍事思想家。”
白宮在最近釋出的備忘錄中概述了“美國優先投資政策”,在備忘錄中,中國被描述為對手國,白宮概述了在加強國家安全的同時促進外國投資的方法,其中包括限制中國對美國戰略領域的投資,以及限制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生物技術和人工智慧的投資。 
不過,備忘錄中的許多提議已在美國國會和拜登任期內獲得透過,與此同時,中美兩國投資已經降溫。專注新興市場的EMQQ Global首席投資官凱文·卡特(Kevin Carter)將這份備忘錄描述為“特朗普為達成中美‘大交易’而走的一步棋”。
美國企業研究所高階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認為,這屆美國政府的權力天平並不向鷹派一邊傾斜。他還指出,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擔任美國貿易代表、倡導貿易保護主義的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曾給特朗普灌輸了一些想法,但這一次擔任顧問角色的是在中國市場有大量業務的馬斯克。史劍道說:“我可以列舉出大量本屆美國政府不會對中國持強硬立場的理由。”
在最近布魯金斯學會的一個活動上,伊利諾斯州眾議員、美中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高階委員拉賈·克里希納莫西(Raja Krishnamoorthi)說,共和黨可能把馬斯克當成了談判資產,並將他視為繞過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和國家安全顧問邁克·華爾茲(Mike Waltz)等鷹派人士的一種方式。
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談判代表溫迪·卡特勒(Wendy Cutler)指出,從特朗普政府對加拿大和歐盟等盟友發動的貿易戰,以及最近在聯合國大會上投票反對烏克蘭提起的譴責俄羅斯的決議可以看出,“特朗普對盟友的打擊力度比對中國大得多。”
市場會繼續因為關稅問題和中美關係而出現波動,不過,中國股票上漲的最大推動力在於中國能否穩定房地產市場以重振消費者和企業信心。
分析人士看到了房地產市場改善的曙光。Autonomous Research高階分析師朱夏蓮(Charlene Chu)指出,房地產銷售在最近的刺激措施下有所回升,一些大城市的房價趨於穩定,她預計,今年房價下跌幅度將有所緩和。
投資者也在密切關注兩會的政策動態。熟悉中國國內經濟形勢的研究公司Sinology的創始人安迪·羅斯曼(Andy Rothman)認為,一旦消費者和企業信心改善,自2020年以來淨增長了約9.8萬億美元的家庭儲蓄有望加快經濟改善的速度。
中國在其他領域取得的進展有望推動一些中國公司利潤增長。GlobalData TS Lombard中國研究負責人羅裡·格林(Rory Green)說,中國佔全球製造業的30%,這一比例只有二戰期間的美國和工業革命初期的英國達到過。
中國在戰略領域的積極投資正在帶來回報,其中包括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更多的專利、以及更多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專業畢業生。技術能力、國家支援和龐大工業基礎的結合,正在幫助中國企業超越其全球競爭對手。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在歐洲大部分地區的汽車銷量已經超過特斯拉,在東南亞超過豐田汽車。格林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企業最終將在機器人、航空和半導體領域超越其競爭對手。 
關稅和其他限制可能會限制中國企業在美國的發展,但格林預計,全球大部分地區將用到中國科技,無論是5G、汽車還是DeepSeek,有望為中國科技公司的廣闊生態系統帶來利潤和估值的增長。
投資者可以透過iShares MSCI China Multisector Tech (TCHI)廣泛投資於小米、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等中國公司,還可以透過iShares MSCI China A (CNYA)投資在中國內地上市的公司,高盛策略師認為這些公司更有可能受益於中國的刺激措施,同時受地緣政治影響較小。
個股方面,投資者目前傾向於選擇與中國優先發展領域相符的行業,比如科技和消費品,其中包括阿里巴巴(BABA),今年阿里巴巴上漲了64%,但仍比峰值低56%。
參與中國股票反彈行情的七種方式

來源:彭博
阿里巴巴是享受最多人工智慧光環的股票之一,尤其是在蘋果宣佈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之後。未來三年阿里巴巴計劃向人工智慧及雲業務投入超過520億美元,這也讓投資者感到興奮。Tekne Capital Management的科塔裡說:“當一個週期啟動,一家公司開始投資時,你就應該不帶一點猶豫立刻買入這家公司的股票。”
Driehaus Emerging Markets Growth基金經理豪伊·施瓦布(Howie Schwab)看好騰訊控股(00700.HK)。他指出,騰訊的微信和遊戲平臺擁有近14億活躍使用者,該公司可以透過自己和其他公司的低成本人工智慧為搜尋產品提供動力、改進廣告內容、定位並將所有這些轉化為電商銷售額的增長。
科塔裡認為,人工智慧應用的擴大以及百度、字節跳動、阿里巴巴和騰訊積極的資本支出計劃的間接受益者之一是資料中心運營商萬國資料(GDS),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強,正在向東南亞市場擴張。科塔裡說:“萬國資料是中國人工智慧的‘房東’,他的對沖基金是該公司最大的股東之一。
美國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晶片,正在激勵中國打造自己的晶片生態系統。面向新興市場和前沿市場的Change Global Investment的創始人西婭·賈米森(Thea Jamison)看好華虹半導體(01347.HK)等受貿易或投資限制可能性較低的晶片製造商。
華虹半導體2025年企業價值與Ebitda之比為12倍。賈米森預計,專注於高附加值產品的華虹今年銷售額將增長13%。人工智慧熱潮下華虹已大幅上漲,但其港股估值比A股低33%。
中國股票最近大幅上漲之後,賈米森正在精挑細選,他尋找的是盈利路徑更清晰的公司,比如康師傅控股(00322.HK)。賈米森指出,康師傅將受益於消費者選擇更經濟實惠的產品這一趨勢,該公司透過每年推出多達20款新產品、改善運營和提高價格增強了盈利能力。滙豐分析師為康師傅給出13.70港元的目標價,意味著還有15%的上漲空間。
文 | 巴倫週刊
編輯 | 郭力群
版權宣告:
《巴倫週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