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汽智控」獲數億元A+輪融資,已定點多家頭部車廠|36氪首發

統一平臺化軟硬體架構、雙解耦。
黃楠
編輯袁斯來
封面來源IC photo
硬氪獲悉,國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汽智控」)近日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資金將用於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及加快產品高效交付落地。
「國汽智控」成立於2020年7月,由國家智慧網聯汽車創新中心聯合行業頭部單位、關鍵市場資本及重要政府基金等發起設立的智慧網聯汽車高科技平臺公司。公司專注智慧汽車計算基礎平臺產品研發及產業生態構建,主要產品為智慧汽車計算基礎平臺及開發系統(CBDES),屬於第三代汽車電控系統技術,為自主品牌主機廠提供整車智慧化開發高效計算底座。
近年來,智慧網聯汽車產業加快發展。智慧網聯汽車主要由感知系統、決策系統、執行系統和通訊系統等組成,其關鍵技術與汽車感測器、高精度地圖、高效能晶片、V2X通訊、網路雲平臺、MEC(多接入邊緣計算)、資訊安全等密不可分。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2023年中國智慧網聯汽車市場規模為1613億元,預計2024年可達2152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30年,我國智慧網聯汽車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萬億元,“車路雲一體化”相關市場規模將超過14萬億元。
其中,搭載智慧汽車OS軟硬一體的計算基礎平臺作為智慧汽車的最核心新型零部件,當前市場需求旺盛,研發要求標準高,同時技術迭代速度迅猛。
不同於傳統OEM、Tier 1、Tier 2的汽車電子產業鏈條,「國汽智控」聚焦汽車智慧駕駛領域計算基礎平臺產品,面向L2級別及以上的智慧駕駛場景,定位為Tier 1.5,上下相容、具有極大的靈活性。一方面能向上支援OEM對智慧駕駛應用進行高效、差異化定製開發;另一方面,能向下有效整合並整合Tier 2的資源,適配全系主流晶片和硬體平臺,實現資源的最佳化配置。
「國汽智控」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多層級的產品方案,如作業系統以及包含作業系統、硬體、演算法開發工具等在內的軟硬一體平臺方案等。其核心產品智慧汽車計算基礎平臺及開發系統(CBDES)包括了三大核心部分組成:域控硬體、自動駕駛作業系統和圖形化開發工具。
域控硬體部分搭載了AI晶片和MCU晶片,為上層系統提供支撐,確保底層架構和功能增持得以順利執行,基於「國汽智控」自研的異構分佈技術可靈活適配不同的晶片選型,主流晶片廠商包括地平線、黑芝麻、華為等。
自動駕駛作業系統分為系統軟體和功能軟體。其中,功能軟體是「國汽智控」基於面向服務的架構設計理念,透過提取自動駕駛核心共性需求,首創的自動駕駛應用開發服務框架。
該產品透過定義標準化服務介面,重構應用演算法與作業系統關係,將智慧駕駛應用拆解成上千個可分層複用的功能軟體模組,包括BEV感知融合、地圖定位、決策規劃、控制等;覆蓋智慧駕駛開發模組全閉環,並針對不同的硬體架構進行拆解分析,實現功能軟體進行跨車型、跨平臺移植,提升自動駕駛功能的開發效率。這不僅為後續的端到端開發、AI大模型應用奠定堅實基礎,也為智慧駕駛在安全性、即時性和易擴充套件性等方面提升提供有利條件。
面向開發者側,「國汽智控」將軟體模組和底層作業系統,內嵌至PC端的圖形化開發工具中。開發者只需在圖形化介面透過拖拉拽演算法模組的方式完成便捷的工程化建模,一鍵部署到域控裝載上車,即完成了新的自駕應用的搭建,無需再從頭編寫程式碼,有效縮短了開發和應用週期。
不同於市面上常見的車載作業系統,「國汽智控」的作業系統ICVOS產品作為第三方作業系統廠商,可按照主機廠要求接入各廠商系統核心和硬體,實現硬體與軟體及軟體模組之間解耦。
這一模式的優勢在於,主機廠具有自主選擇晶片和軟體模組的靈活空間。「國汽智控」智慧汽車計算基礎平臺上可搭載不同廠商的軟硬體模組,主機廠可透過自定義產品架構,甚至拆開來定義各個軟體模組,並由不同的供應商提供,解決了他們長期擔心的卡脖子技術和供應商一家獨大等問題。
硬氪瞭解到,目前「國汽智控」的計算基礎平臺及其開發系統產品可支撐L2到L4級別的自駕功能,其主要客戶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兩大類。乘用車方面,提供域控、部分軟體模組或作業系統加部分演算法模組、工具鏈等方式;商用車方面,提供全套的自動駕駛功能解決方案,包括軟體、硬體和自駕功能的開發。
同時,其產品作為車路雲一體化中的車端的一環,可廣泛支撐包括乘用車車路雲中高階、商用車車路雲高階、特種車車路雲高階等豐富的車路雲一體化場景落地,同時以車路雲協同體系下的車端感知資料為牽引,為雲端提供高質量、可泛化智駕資料集,加快促進智慧網聯汽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落地方面,「國汽智控」已與國內主流乘用車及商用車標杆客戶,達成了CBDES量產合作,預計在2025年進行大規模落地量產。

深度、敏銳、前瞻,為1%的人捕捉商業先機
36氪旗下精選公眾號
👇 真誠推薦你來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