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字,讓你自制力提升十倍!

本文是圓方的第1094篇原創
(點選標題下方小耳機標誌可收聽音訊)
01
“怎麼可以提升自己的自制力?”
這是今天早上6:30圓方直播時,小夥伴們問到的一個問題。不知道“自制力”問題算不算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和挑戰,圓方先看看大家的自我認知。
在直播的時候,圓方是這麼回答的:
“自制力”其實並不是說“我不要幹什麼”。
關於“自制力”,圓方分享一個很有意思的方法論:
不要想著,不去幹什麼,因為人的大腦是無法聽到“不”這個字的。人的大腦是聽不到“不”字的,你說我不要幹什麼,你的大腦聽到的就是我要幹什麼。
比如圓方現在給大家說:
不要去想象一直粉紅色的大象。
不要

去想象一直粉紅色的大象。

不要去想象一直粉紅色的大象。
大家現在的腦海中是不是就有了一隻“粉紅色”的大象了呢?

這就是我們的大腦,它無法聽到“不”字。你說“不要不要”,“我不要抽菸”,

“我不要多吃”,大腦聽到的是“我要抽菸”,“我要多吃”。

當你不想幹一件事的時候,千萬不要說,我不要幹什麼,而是要用另外一件事和它做對沖。
比如,圓方不會說“我不要睡懶覺”,因為這沒有用,我依然會睡懶覺。但是我說,我要早起直播,我是不是就不睡懶覺了。
這就是我們的大腦,它不會記住你不要幹什麼,它只會記住你要幹什麼。
(我們的社會也是這樣……此處省略100字,大家可以看直播切片)你越說“不要幹什麼”,很有可能你遭遇這個事的可能就越大。
我們每個家長可能也有類似的經驗,你天天說孩子“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你每說一次,就是督促一次ta去玩手機。
02
這種大腦機制的背後,其實是有這系統的“生理學”基礎的。現代神經科學發現,當大腦接收否定指令時,前額葉皮層需要額外消耗30%的認知資源來抑制原始衝動。
而我們越壓制“不”的衝動,系統崩潰風險越高。相信經常減肥失敗,努而暴食的小夥伴,可能都感同身受。而每一個早睡失敗,第二天後悔不已的小夥伴,估計已經默默的給圓方點讚了。
真正“自律”的高手都懂得能量轉化:
  • 想戒除熬夜刷短影片?給自己註冊一個晨跑俱樂部會員,預付三個月費用
  • 控制不住購物慾?把每月儲蓄目標做成進度條貼在玄關
  • 工作總分心?在辦公桌設定"專注工作站",擺上計時沙漏和任務清單
這些方法奏效的本質,是用具體可觸達的正向目標,覆蓋模糊的禁止指令。就像治水專家不會徒勞地命令江河"不要氾濫",而是修建分洪渠引導水流方向。
03
其實不光我們個體是這樣,社會治理也是這樣。
辦公區想要整潔,不是下達"禁止亂丟垃圾"的命令,而是建立定期大掃除制度;德國工廠不強調"不要出錯",而是發明TQM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真正的高手都在構建"自執行的精密系統"。
  • 作家村上春樹四十年如一日保持創作,秘訣是"早晨四點起床,寫滿十頁稿紙即停"的機械式系統。
  • 任正非管理二十萬員工,依靠的是"讓聽得見炮聲的人呼喚炮火"的決策下沉機制。
  • 王陽明剿匪時不談"不要為盜",而是建立保甲制度重構鄉村治理體系。
最高階的自制力從不需要咬牙切齒的堅持,而是透過系統設計讓正確行為自動發生。就像亞馬遜雨林不需要園丁修剪也能蓬勃生長,因其已形成完美的生態迴圈。
04
當然,提升“自制力”的方法,不僅僅如此。我們需要嘗試構建一個“多維度”的對沖系統。
因為"重要的不是預測風暴,而是打造無論晴雨都能航行的船。"
  1. 物理維度:刪除手機裡的遊戲APP,同步安裝時間管理軟體;把零食櫃換成書櫃
  2. 時間維度:用21天為週期設定目標鏈,每個週期設定不同主題(如閱讀月/健身月)
  3. 社交維度:加入早起打卡群,繳納契約金,完成目標可分紅違約者罰金
  4. 價值維度:建立"成就銀行",每完成目標就往特定賬戶存入對應金額,年底兌換心儀獎勵。
這套系統暗合《孫子兵法》"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的智慧。當環境中充滿正向暗示,消耗意志力的決策點就會自然消失。就像喬布斯常年穿黑色高領衫,看似單調的選擇實則消滅了每天挑選衣物的決策損耗。
站在腦科學與社會學的交叉點回看,提升自制力的本質是認知工程的搭建。當我們停止與人性弱點肉搏,轉而用系統思維重構行為發生的土壤,那些曾讓我們痛苦掙扎的自控難題,就會像晨霧遇見朝陽般自然消散。
這或許就是老子所說的"太上,不知有之"的管理境界——最好的自制,是感受不到"自制"的存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