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圖:李志清
文/六神磊磊
“武功練到絕頂,那便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
——少林澄觀大師
金庸小說裡,哪個門派是千古第一?
歷史長河中,少林武當,各擅勝場。曇花一現的門派則更多。
然而六七百年過去了,提起當世無敵,人們想到的還是獨孤求敗,是一醉破敵的令狐沖,或者說,還是這個神秘的“獨孤一門”。
有人說了,哪有“獨孤門”的說法啊,喝了幾兩你?
呵呵,金庸沒說,我還不能腦補嗎。
一
根據金庸小說推測,神秘的“孤獨一門”是這樣來的:
太具體的年代已經不可考了,也許是七百多年前的某一天吧,獨孤求敗行至襄陽城外的一處山谷。這之前,他剛剛手刃了最後一個仇敵。
眼看這裡山水俱佳,幽閉安寧,獨孤求敗道:“雕兄,就這裡吧。”
從此,一人一雕,隱居深谷。
大雕天生神力,喜食蛇、豺,還喜酒,每次大醉,都要跟獨孤求敗在瀑布中鬥個酣暢淋漓。
獨孤求敗亦在寂寥中日日修悟劍道,漸至“無劍勝有劍”之境。
他還設下“劍冢”,將陪伴自己半生的玄鐵重劍埋藏其中:
“縱橫江湖三十載,群雄束手,長劍空利……獨孤求敗既無敵於天下,乃埋劍於斯……”
又數年,獨孤求敗溘然長逝,從此天下再無劍魔。
二
不知多少年歲過去,這天夜裡,神鵰帶回一個斷臂的年輕人,名叫楊過。
似是巧合,又似是冥冥註定,楊過成了劍冢的第二位主人,從此重劍出土,威震江湖。
後來十六年,在神鵰指引下,楊過又於東海怒濤中修悟獨孤求敗的“無劍勝有劍”之理,功力漸至化境。
人們都知道的故事結局是:襄陽一役,楊過最後一次出手,擊斃蒙哥大汗,解了襄陽之圍,攜小龍女飄然而去。
而不為人所知的則是,歸隱之後,楊過又攜家人重訪孤獨求敗的山谷,灑酒祭了前輩傳武之恩,一個念頭也漸漸產生:
世人如今只知我楊過和古墓派,不知“孤獨求敗”四字。百年之後,前輩的神功和大名一起湮滅,我楊過豈非罪人?
於是,就在這幽靜山谷,楊過悄然創立了一個門派,名“獨孤門”。所為只有一件:
將孤獨求敗的遺志和武學,傳之後世,不因為時光流逝而斷絕。
楊過深知孤獨前輩怕鬧喜靜,所以“孤獨門”不廣收門徒,每代只傳一人,必定要是心性光明、俠肝義膽之輩。
除此之外,門派無門規,無教條,無堂廡殿宇,無衣缽信物,無拘無束,不受羈勒,真是天下最瀟灑率性之門派。
這之後,楊過又興致勃勃,花費半年時光,潛心整理了孤獨前輩的劍法精要,尤其是“以無勝有”的理念,名為孤獨劍。
功成之日,楊過和雕兄大醉。
三
孤獨門的設立,本是楊過異想天開。
但自宋末而來,它的傳承一直沒有斷絕。每一代傳人,都是孤高傲岸、瀟灑倜儻的劍俠。
其中有一位傳人,據說乃是元末奇才楊維楨。他和楊過同姓,想必也頗有淵源。
楊維楨為人疏狂,性格和楊過非常相似,也很像後世令狐沖。他號“鐵笛道人”,好吹鐵笛、好酒、好劍,曾寫下這樣的詩句:
山中歲歲烽煙起,海上年年御酒來。
如此烽煙如此酒,老夫懷抱幾時開。
因為實在太有個性,這位老兄曾被稱為“四不”:客至不下樓,見客不答禮,發言無所避,飲酒不輟車,活脫脫是一個後世的令狐沖。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再召他做官,都被他拒絕。
以朱元璋的狠戾,對他卻也不敢輕辱,大概就是忌憚他的非凡劍術。
四
時間像一頭野驢,奔跑起來就不會停。
倏忽已到了明朝中葉,這期間,許多曾經輝煌的門派都黯淡了,峨眉、崑崙……乃至明教,都沉寂了下去,甚至道統斷絕。
孤獨門卻一直薪火相傳,到了第六代門人風清揚手上。
這一門的劍法也經過了歷代不斷訂正、修補,此時已更名為“獨孤九劍”。
川中江陽一役,魔教副教主童無敵被一劍破氣,斬於玉蟾山,傳言就是風清揚“獨孤九劍”所為。
這一仗殺得魔教心沮,甚至後來多年,魔教都沒再設副教主。
中年之後,風清揚歸隱華山思過崖。正在發愁找不到傳人的時候,有一天,思過崖上來了一個小子,叫令狐沖。
猛一看,這小子似乎是個酒蒙子,看上去吊兒郎當,酒不離身,但詳加了解,原來這小子心地善良,為人光明正大,又不陳腐拘泥,正是孤獨門最看中的脾氣。
“就他了。”風清揚喃喃的說道。
從此,獨孤一門迎來第七代傳人——令狐沖。
他不但繼承了本門絕藝,也繼承了數百年來的門派使命:立正氣於江湖,挽狂瀾於既倒。
突襲黑木崖,劍退嶽不群,挫敗左冷禪吞併江湖的陰謀,力抗任我行的威脅和強壓,這一個又一個的巨盜元兇,都倒在獨孤九劍之下。
興酣仗劍搖五嶽,功成笑傲凌滄洲。和無數前輩一樣,令狐沖最後也選擇了退隱。
但獨孤一門還會繼續傳承下去。金庸寫得清清楚楚,百年之後,清代江湖上仍然流傳著孤獨求敗、令狐沖的美名。
五
事實上,把獨孤一門跨越六七百年的故事聯起來看,你會發現,這一門簡直可以說是最強門派。
每一次傳人的出現,總能挽狂瀾於危時,扶大廈之將傾,避免生靈塗炭。
功成之後,他們又飄然而去,醉臥江湖,只留下一代代傳說。
有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叫“做時間的朋友”,昨晚,羅振宇的跨年演講又一次來和大家講“時間”的故事。
為什麼對於很多門派來說,時間都不是朋友,甚至是損友,就算盛極一時,也無法長期傳承下來,而一個率性不羈的“獨孤門”卻能綿延不斷?
大概就是兩個字:傳承。
要能堅守,亦能創新。從孤獨求敗開始,他核心的“無劍勝有劍,無招勝有招”的理念就始終被薪火相傳,從宋末至明清,沒有絕斷。
與此同時,每一代又有創新,楊過、風清揚、令狐沖的武功又各不相同,不管江湖怎麼形勢變化,獨孤氏的劍法總能在頂尖最前沿。
說到七百年守正創新,能撐起江湖一片天的,可以說和一位老朋友非常相似。
自古劍與酒不分家。這一位老友,就是被稱為“濃香鼻祖”的瀘州老窖,堪稱酒國江湖裡的獨孤大俠。
回到700年前,也就是公元1324年,釀酒大師郭懷玉發明了甘醇曲,就此開啟了濃香型白酒的釀造史。
到2024年,瀘州老窖傳統釀製技藝被整整傳承了24代人,2006年,瀘州老窖傳統釀製技藝入選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相當於獨孤求敗的“無招勝有招”劍理成國家級劍譜了。

也是憑藉這24代人700年堅持,瀘州老窖在1952年,就被評為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也是蟬聯歷屆“國家名酒稱號的濃香型白酒。
在不長的文明長河裡,700年絕不是個容易的數字,也絕不是一個能輕易堅持下來的數字,而瀘州老窖做到了。

當你認真堅守和傳承一件事的時候,時間不再是一個衡量的尺度,而是一位親密的朋友,它沉澱你,也成就你。
在700年來臨之際,瀘州老窖又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攜手,邀請大家共同品味這一杯蘊含700年功力的濃香美酒。

希望各路英雄都滿飲此杯,在新的一年裡平安順遂,笑傲江湖。
關鍵詞
令狐沖
江湖
楊過
風清揚
獨孤九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