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三聯生活週刊」原創內容
文 | 邢海洋
全民“智駕”
全民“智駕”
年初以來,國內的“全民智駕”車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車企將高階智駕下放至10萬元級車型上。通常高階智駕硬體由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組成,可實現高速領航及城市記憶領航,低端一些的則是高速領航輔助駕駛。這些10萬級車型的智駕表現大體上“對得起價格”,車輛的識別能力、避障能力、通勤效率、進出匝道的準確率都比較令人滿意。
但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智駕”還有不小的距離,大部分高階智駕還是視覺方案,且大部分也只能實現高速領航功能。而3月末小米汽車撞上隔離樁,車內3名大學生死亡的事故,也使智駕的安全性備受質疑。
作為世界頂級“抽象博主”,“甲亢哥”憑藉眼球突出的表情包吸粉無數。當他舉著自拍杆在街頭蹦蹦跳跳開啟一場場“癲狂式”中國行直播,卻意外成就了中國近些年來最成功的一場文化輸出——他鏡頭裡未經修飾的中國城市、街頭巷尾的煙火氣,以及讓紐約地鐵哭泣的5G網速,帶給油管觀眾西方媒體不同的視角,在海外網際網路掀起了核爆級的討論。

“甲亢哥”海外社交平臺賬號
3月份,A股市場迎來了306.55萬戶的新開戶,此前1月份為157萬戶,2月份則增加至283.59萬戶。今年一季度新開戶數合計達到了747.14萬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1.74%。
拉長週期至最近兩年,3月的新開戶數創下次新高,僅次於2024年10月的684.68萬戶,不過相較於2024年10月的“爆發式”開戶潮,此次開戶“小高峰”是漸進式到來。
4月2日,美國“對等關稅”落地,特朗普稱之為美國“解放日”。擬對中國加徵34%關稅,對歐盟、越南、中國臺灣地區、日本、印度、韓國、泰國、瑞士、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柬埔寨等貿易伙伴徵收20%到49%不等的關稅,對任何貿易伙伴的最低對等稅率為10%。
針對美國“對等關稅”計劃,多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制定反制措施。歐盟已準備好“報復計劃”,包括對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的出口進行反制,加拿大也將對美國商品實施反制關稅,全球經濟將迎來一場大動盪。
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發表了因“商業化不清晰”批次退出對人形機器人的投資的言論,這被形容為“撤退宣言”,被朱嘯虎影射到的是星海圖和松延動力,且是天使輪與A輪。
2025年前兩個月,中國具身智慧機器人投融資交易達成27起,規模44.5億元,接近去年全年。3月26日,它石智航宣佈融資1.2億美元,而這家公司剛剛成立50天。對人型機器人的融資呈現出井噴狀態,難怪前期投資人要撤退。
德國科技雜誌《t3n》的報告稱,印度價值3500億美元的服務業,其中包括IT外包、業務流程管理等,或受人工智慧重創,危及1000萬人的就業。
人工智慧的使用費用僅為印度入門級工人成本的一小部分,卻能以更高的精度和速度完成任務。更嚴峻的是,服務業向AI轉型幾乎不需要重資本投入,這使得印度押注的核心產業反而成為最易受衝擊的領域。印度IT外包龍頭企業印孚瑟斯披露,其位於菲律賓馬尼拉的呼叫中心裁員45%,班加羅爾基地合同額下降了28%。

《我,機器人》劇照
監管叫停低利率消費貸,4月起信用消費貸產品年化利率上調至不低於3%。此前,利率“內卷”一度低至2.4%,引發行業震動。
根據2024年年報,國有大行消費貸不良率普遍攀升,如工行個人消費貸不良率從2023年的1.34%升至2024年末的2.39%;農行、建行同期不良率分別上升0.51和0.23個百分點。部分城商行的不良率甚至超過3%,遠超行業警戒線。政策糾偏,目的在於遏制資金空轉,也是對“信貸刺激消費”模式的警惕。
1-2月,全國市場化妝品零售總額為720億元,同比增長4.4%,並且是歷年1-2月化妝品零售額首次突破700億元,顯示出積極的訊號。而在過去的一年,美妝行業經歷了一場“寒冬”,關店潮、高階市場失守、白牌退場等敗相頻生。2024年全年,化妝品類零售總額錄得4357億元,同比下滑1.1%。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國貨品牌市場份額達55.2%,較2020年提升23%。

《女神降臨》劇照
餐飲行業瘋狂內卷,“窮鬼天堂”薩莉亞招架不住了,據其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營收612.75億日元,同比增長16.4%,營業利潤卻下降了25%。包括北京、上海和廣州的薩莉亞餐廳營業利潤均出現了下滑,尤其北京地區只有2024年同期的82.7%。
2024年中國餐飲業全年營收5.57萬億,同比增長0.3%,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42%。矛盾之處是,餐飲業在食材、人力成本和租金等多個方面均上漲10%左右,淨利潤率出現大幅收窄。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