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萬塊租了套220平大四居後,我發現租房比買房爽太多了!

點選

關注毯叔,看更多金融乾貨

和大家彙報下,我租房了!
在我家附近租了一個大house,220平,四室兩廳。
上週已經全家搬進來了。
圖源:手機相簿
這是我畢業成家多年後,第一次租房。過去十多年,我一直住在自己買的房子裡。
找房子的階段,甚至剛搬進來的時候,我其實心裡都在打鼓:
這是不是算階層下滑、消費降級了?
但租房住了一段時間後,我要非常認真地和大家說一個感受:
租房真的比買房爽太多了!
爽在哪裡?
最直接的爽點就是,用更少的錢撬動了更多的幸福感。
我為啥要換房?
因為自從去年我家生了二寶以後,房子住不下了。
小寶寶需要人照顧,請了個阿姨,得有單獨的房間和孩子住一塊。
還要有人輔助帶老大,最好老人一起住。
算來算去,一個房子要住6個人,三間單獨的臥室。
我經常在家寫文章,做影片,也需要一個單獨的空間。
這樣一來,家裡原來的三居室,就變得捉襟見肘。
這大概也是所有家庭生娃後面對的第一個難題。
尤其是二胎家庭,更是難上加難。
圖源:網路
而這次,我新租的這套220平大四居,完美解決了所有問題。
空間大到兩個娃可以在家瘋跑,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獨立的居住空間,我也有了能安靜創作的角落。
你不知道,這種撲面而來的幸福感有多強烈。
圖源:網路
而且這套房就在我自己房子的隔壁小區,送娃上下學方便。
還不是學區房,省下了學區的溢價。
裝修也很有格調,搬點傢俱就可以拎包入住。
住進來一星期,簡直是母慈子孝歲月靜好,所有人,連我家阿姨的生活品質都顯著提升了……
而最重要的是,這樣一套房和直線提升的生活品質,我只花了不多的錢就有力撬動了!
怎麼做到的?
以租養租。
先把我家的自有住房租出去,三居租了一個月1.8萬。
然後在周邊更高品質的小區,租了這套更大的四居室,一個月租金3萬。
租出一套,再租進一套,差價1.2萬。
這也就是說,每個月我只需要花1.2萬,就能解決所有的居住難題,這投產比怎麼算,都槓槓的!
當然,我知道,同樣的處境下,很多人會選擇,直接置換一套大房子。
這些年,我周圍也有不少朋友生娃後買了大房子,各種勸我:
趁現在房貸利率新低,首付比也降低了,能換房抓緊換,過了這村沒這店!
你手頭的錢,與其給房東交租金,不如直接買房還月供!
就算你要還很多年房貸,好歹房子是自己的!
謝謝朋友們的好意,你以為這些我沒想過麼?
怎麼說我也是一個靠金融知識吃飯的財經博主啊!
正是因為我想過,且全都想的清清楚楚,我才打死都不去買一套大房子。
來和大家咱們算一筆賬:
我新租的這套220大四居,租金是3萬一個月,在我家這個地段屬於平均價位。
圖源:網路
如果我拿這3萬月租去還房貸,每月月供3萬,就算按照北京現在降到歷史低點的3.3%房貸利率,能買到的房子總價大概在900萬左右
那900萬在北京能買到什麼房子呢?
要麼舊要麼遠,在我家這個地段,頂多買個70平的小兩居
而如果我想直接買一套我正在租的大四居,最低價在3000萬左右,就算首付現在可以低到20%,每月月供也要還超過10萬。
拿10萬塊錢,還一個月房貸,這得是擁有多麼充足現金流的人才敢做的事啊!
接下來,再和大家算算資金回報率。
如果我拿600萬首付,每月還10萬房貸,買下我在租的這套總價3000萬的房子,再拿出去出租,一年租金36萬,房價不變,就有36萬的收益。
這意味這我要出租整整83年才能把房價收回來。
還不算我貸款30年多交的利息呢,全算上,要100年以上了,太恐怖!

圖源:網路
所以你知道為啥,現在上面各種政策利好頻頻出臺,無論是新房利率還是存量房利率、首付比都一降再降,房產交易量也拉不上來麼?
因為買房買的是什麼?
是預期。
傻子都知道,現在房子早就不是過去會下蛋的金雞了。
很多房子剛買到手,就直接降個百來萬。尤其像這種不是學區的老房子,再過幾年,大機率掉價30%以上。
這麼大的房子流動性差,又不好出手,搞不好砸手裡,還要揹著每月高達10萬的負債。
怎麼想,都又不值當,又危險!

圖源:網路
而如果,我把買大房子的首付款600萬存進銀行,就算存現在最低2%的定期,一年利息也有12萬多。
拿這些利息租房,完全可以把我一年的租金差價cover掉。
這還沒算,省下了我每月要還的10萬多房貸,一年省下了一百來萬;
這還沒算,我現在的情況,買房首付根本不能低到20%;
這還沒算,以我的理財能力,肯定能賺到比2%高的多的投資收益率。
所以,你懂了吧,我為什麼不買房?
不是房子買不起,而是租房更有價效比。
租房不是退路,甚至在我看來,它是一種更優的資產配置策略。
再說一點感受,我這些年去國外,經常會關注海外的房產。
看到新加坡、東京、英國這些海外房產後,我真心覺得,在中國一線城市租房太爽了!
因為租售比太低了,也就一個點出頭。
而在新加坡、日本、英國,房子的租售比至少要到4到5個點。
直接體感就是,租金真的好貴。
圖源:網路
什麼是租售比?它是國際上用來衡量某地區樓市執行是否良好的指標之一。
房屋租售比=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月租金/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房價。
合理的房屋租售比一般在1:200到1:300之間。
也就是說,把房子出租,200個月—300個月(17年—25年)能回收房款,說明這個地方的房產租金回報率較高,買房還是划算的。
但如果租售比高於1:300,就意味著房產投資價值已經很小了。
我前面給大家算過,我租的這套3000萬的房產,要出租100年以上才能收回房款,租售比之低,只有冤大頭才會砸錢去買。
而且目前的大環境,趨勢已經很明顯了,越大越豪的房子,流動性越差。

圖源:網路
畢竟,人口紅利已經結束了,22年就進入了人口負增長。
未來社會的主力家庭格局是小家庭,不再是大家庭。
再加上一向以愛生孩子,喜歡大家庭生活著稱的很多高淨值人群和海外客已經悄悄潤了。
他們從前買的大房子,現在轉手想賣,根本賣不出好價錢,噼裡啪啦往外放,售轉租的情況越來越多。
很多人過去都認為好房子不愁租,事實情況是,非常愁租。
這也是我這段時間集中看房,中介告訴我的。
明明租房要比買房好成交,但這種大戶型的房子,租一套和賣一套房子的時間,差不了多少。
圖源:網路
想想也正常,從需求端來說,大多數人長期更需要的房子,都是小房子。
無論是單身未婚階段,還是二人世界已婚階段,或者是子女成年之後的階段,人們需要的都是小房子。
只有子女未成年階段,尤其是子女三歲前需要專人照顧的階段,才需要家裡的房間足夠多,空間足夠大。
趕上我這種,倆子女都未成年,且需要家裡專人照顧的,絕對算剛需中的剛需。
圖源:網路
但等到倆娃大了,陸續離家上學,我和老婆大機率也不會繼續住在大房子裡,孤單寂寞冷……
既然如此,那留套大房子幹嘛呢?
當固定資產保值麼?
有句話捱罵我也要說,千萬不要相信所謂“資產保值”的概念,尤其是房子。
到底保不保值?你問問這幾年賣房的房主,看看他們的眼淚就知道了。
在目前的經濟下行週期裡,擁有資產真的不是一個好的策略,現金流才是你需要牢牢抓在手裡的最大資產。
金融裡有一個【資產負債表】的概念,它想告訴大家的是什麼呢?
減少負債的成本和增加資產的收益同樣重要,但這件事被很多人都忽略了。
看過我的文章《2012-2022年,我和老婆被房貸改變的10年》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從幾年前起,我就開始把手頭的錢用於提前還房貸,22年,還完了一套房的房貸,23年,又還清了另一套房的房貸。
經歷過行業降薪、收入下降、每個月都被房貸壓的喘不過氣的日子後,我真心享受現在這種現金在走,沒有負債的感覺。
想住在哪裡就住在哪裡,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想花多少錢住就花多少錢住……
而手頭的現金流,花在享受生活,花在自我投資,花在兒女教育上,也都比花在房子上,更能打出個聲響。
等到有一天,行情好起來了,也可以隨時持幣進入投資市場,賺上一波!
這種來去自由的感覺,千金不換!
圖源:網路
所以作為一個買過房,也租過房的人,我的真實感受就是:
租房真的比買房爽太多了!
無論從物質上、心態上、還是生活上,都是全面的碾壓!
當然,這只是我的主觀感受,不適用於所有人。
千金難買我樂意,你自己賺的錢,想咋花就咋花,自己爽就行。
但有一點我還是想和大家說,你所追求的安全感,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從來都不是房子給的,而是自己賺的!
【毯叔說】
任何東西都無法持續提供安全感,只有自己賺的才是真的。
想了解更多賺錢的秘密,可以加入我的【毯叔年度陪伴群】。
我會365天分享關於金融、財富、IP、AI、投資等方面的思考、資訊、資源,“含金量”極高。
歡迎點選👇加入,享受有質量的資訊差。購買後新增我微信(uncletan2019),拉你入群
點選

關注毯叔

回覆“盤錢”領30本搞錢神書
覺得內容不錯,點個“在看”,分享給朋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