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研究|中國央行再度發行大額離岸央票,情緒推動港股上漲行情持續——香港金融市場週報(20250210-0214)

香港金融市場
宏觀形勢:2月10日特朗普簽署檔案,宣佈對所有美國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貿易戰仍處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之勢。2月12日公佈的美國1月整體和核心通脹均超預期,市場美聯儲降息的預期迅速降溫。而2月14日公佈的美國1月零售銷售環比下降0.9%,創近兩年最大跌幅,隨後市場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重燃,目前年內市場降息預期仍在25-50個基點。2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2024 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關於存款準備金制度,考慮到當前加權平均準備金率為 6.6%,已經較為接近5%的最低水平,可能需要透過改革存款準備金制度,進一步開啟降準空間。由於韓政府就業支援計劃的恢復,1月韓國失業率大幅降至 2.9%,遠低於市場預期。2月13日,菲律賓央行維持政策利率不變,而市場預計再次降息。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2月14日釋出的最終估計資料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長5%,但愈演愈烈的貿易緊張局勢影響未來的增長前景,新加坡政府重申預計2025年經濟增長在1%-3%區間。泰國商會大學(UTCC)的調查顯示,1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創下了八個月來的新高。泰國國內旅遊業繼續改善。
金融市場:在美關稅政策比預期溫和、俄烏和談初現曙光、1月通脹資料超預期、1月零售資料創近兩年最大跌幅的共同影響下,本週美債收益率震盪下行,美元指數大幅下行至今年以來最低位。貨幣市場方面,本週各期限HIBOR有所下行,一週期限離岸人民幣利率流動性大幅轉松,離-在岸人民幣利差收窄。外匯市場方面,本週澳元升值幅度最大,市場預計2月18日澳聯儲溫和降息25bp,同時宣告或保持鷹派,而2月14日美國零售額大幅下跌引起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澳美聯儲降息預期存在明顯分化,因此澳元較美元升值。離岸人民幣受到中國央行穩匯率訊號影響而走強。港元受到美港息差收窄影響、港股的持續攀升走強。日元貶值幅度最大,日本經常賬戶的盈餘被視為出口競爭力與日元避險屬性的象徵,也因此日元更容易受到關稅政策影響。債券市場方面,本週中國央行再次發行600億人民幣離岸央票,穩匯率政策導向不變。中債在岸國債收益率受股債蹺蹺板效應而小幅上行,美中利差震盪。離岸國債收益率也小幅上行,收益率曲線小幅上移。本週港元政府債收益率上行,收益率曲線熊陡。債券通“北向通”離岸債券回購交易服務上線,此業務將有效盤活境外投資者約6000億人民幣的在岸債券持倉,提升資本效率,增加境外投資者獲取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支援的渠道,從而提升人民幣資產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有效強化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權益市場方面,本週恒生指數大幅上漲7%,仍受益於海外利率的下行、內地AI領域的突破以及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推遲,其中科技消費類港股漲幅最大。目前成長型港股相對收益率動能處於近兩年來的較高位,且內地與外資被動資金情緒仍高漲,可能會存在短期相對收益率動能減弱的風險(即在上升週期中收益的相對水平減弱,但仍存在正收益)。而以年為時間單位來看,銷售與盈利增速的提升往往伴隨著通脹升溫,未來內地通脹的升溫仍是成長型港股趨勢性反彈的基礎。
下週關注:日本2024年第四季度GDP(2月17日),澳聯儲利率決議(2月18日),美聯儲會議紀要、中國香港1月CPI(2月20日),日本1月CPI(2月21日)。
一、宏觀形勢回顧
歐美:關稅政策方面,2月10日特朗普簽署檔案,宣佈對所有美國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並取消對部分貿易伙伴的鋼鋁免稅配額和豁免政策。同時,特朗普正考慮對眾多貿易伙伴加徵所謂對等關稅,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城所有準備工作將在4月1日前完成,隨後特朗普可以立即行動,貿易戰處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之勢。2月12日公佈的美國1月整體和核心通脹均超預期。整體通脹和核心通脹環比分別達到0.4%和0.5%,超出預期的 0.3%。整體通脹1月同比增速提升至 3%,高於預期和前值 2.9%;核心 CPI 同比增速提升至3.3%,高於預期值 3.1%和前值 3.2%。核心商品同比通縮繼續收窄、能源價格同比轉正等因素共同抵消了核心服務同比的小幅下行。市場對於美聯儲降息的預期迅速降溫。而2月14日公佈的美國1月零售銷售環比下降0.9%,預期下降0.2%,創近兩年最大跌幅,可能主要受到冬季嚴寒及加州火災影響。消費意外走弱導致隨後市場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重燃,目前年內市場降息預期仍在25-50個基點。
中國:2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2024 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認為,2025 年,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貿易增長前景面臨諸多挑戰,海外通脹風險仍需警惕;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積極因素增多、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關於存款準備金制度,考慮到當前加權平均準備金率為 6.6%,已經較為接近5%的最低水平,可能需要透過改革存款準備金制度,進一步開啟降準空間。關於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報告》指出要“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重申“防範資金沉澱空轉”、“防範匯率超調風險”等。1 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 7.06 萬億元,同比多增 5866 億元,社融增速較上月持平,錄得 8.0%。1 月新增信貸規模同比多增,超市場預期實現“開門紅”,政府債券融資節奏快於2024年同期。
日韓:由於韓政府就業支援計劃的恢復,1月韓國失業率從 12 月的 3.7% 大幅降至 2.9%,遠低於市場預期的 3.2%。政治風波導致政府12月凍結了就業支援計劃,公共就業崗位的月度波動幅度最大。隨著就業支援計劃重啟,公共行政和衛生與社會工作新增職位最多,分別為6.5萬個(前值為2.3萬)和18萬個(前值為14 萬)。總的來看,2024年12月的政治動盪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較小。製造業的就業崗位在連續5個月萎縮後略有恢復(1月新增1.3萬個),而資訊和通訊業的就業崗位增速也較穩健(2.2 萬個),但建築業和運輸業等其他主要行業繼續長期減少就業崗位。
東南亞:2月13日菲律賓央行維持政策利率不變,而市場預計再次降息。雖然菲律賓去年經濟增長不及預期,目前政策利率仍具限制性,但菲律賓央行行長稱目前全球不確定性很高,促使該央行重新調整其政策,但未來仍將持續貨幣寬鬆。該央行表態計劃上半年將準備金率降低200個基點。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週五釋出的最終估計資料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長5%,高於政府4.3%的預期。2024年全年GDP增長4.4%,為2021年以來的最快增速,超出政府4%的預期。但愈演愈烈的貿易緊張局勢影響未來的增長前景,新加坡政府重申預計2025年經濟增長在1%-3%區間。泰國商會大學(UTCC)的調查顯示,1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創下了八個月來的新高。在經歷了長期的停滯後,消費者認為政府的經濟刺激措施有利於經濟發展,泰國國內旅遊業繼續改善。但該指數仍低於100的關鍵基準,這表明許多消費者認為經濟復甦進展緩慢。
二、金融市場動態
2.1 貨幣市場
本週各期限HIBOR有所下行,美港息差震盪。一週期限離岸人民幣利率流動性大幅轉松,離-在岸人民幣利差收窄,香港金管局日間離岸人民幣流動性使用率下降。本週USDCNH掉期隱含利率與在岸人民幣同業存單收益率之差收窄,並且USDCNH掉期市場隱含的離岸與在岸人民幣利差也收窄。
2.2 外匯市場
雖然週中公佈的美國1月通脹資料超預期、鮑威爾在聽證會上稱不急於降息,但周尾公佈的美國1月零售額創近兩年最大跌幅,重新點燃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同時美關稅政策比預期溫和、俄烏和談初現曙光也提振市場情緒,本週美元指數大幅下行至今年以來最低位
本週澳元升值幅度最大,市場預計下週澳聯儲溫和降息25bp,同時宣告或保持鷹派,2月14日美國零售額大幅下跌引起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澳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存在明顯分化,因此澳元較美元升值。2月10日美國宣佈對進口的鋼鐵和鋁加徵關稅,鋁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製成品出口商品,其2024年出口往美國的份額僅佔2.4%,而澳大利亞的鋼鐵及製成品出口中美國的份額佔近30%,因此澳大利亞的鋼鐵出口更易受美關稅影響。但澳大利亞主要出口商品為鐵礦石,美國所佔份額較低,而澳元作為結算貨幣往往更受到鐵礦石出口的影響,因此本週澳元的走勢並未較大程度受到前述關稅政策影響。
離岸人民幣受益於比預期溫和的美對華關稅政策,市場目前對中美貿易談判抱有一定期望。同時,中國央行再度發行離岸央票,釋放穩匯率訊號。港元同樣小幅升值,一方面受到美港息差收窄影響,另一方面本週港股的持續攀升也導致港元的需求增長。
日元貶值幅度最大,2月10日公佈的日本經常賬戶盈餘總額達29.3萬億日元,為1985年以來最高水平,日本經常賬戶的盈餘被視為出口競爭力與日元避險屬性的象徵,也因此日元更容易受到關稅政策影響,周初美國公佈的關稅政策促使日元有更大程度的貶值。
2.3 債券市場
一級市場方面,周內共計發行22只港元債和13只點心債,發行金額分別為113億美元和7億美元,本週港元債的發行主體以外資銀行為主,發行人評級較高。離岸人民幣央票連續兩個月大額髮行,足見中國央行穩匯率的決心,中國央行於2月14日透過香港金管局CMU招標發行2025年第二期和第三期離岸央票,其中第二期離岸央票期限為3個月,發行金額為400億人民幣,票面利率為2.6%,第三期離岸央票期限為1年,發行金額為200億人民幣,票面利率為2.32%,該兩期離岸央票票息較上次同期限中標利率回落。截至2月15日,離岸人民幣央票存量規模為2000億人民幣。
二級市場方面,周初美債收益率因美通脹超預期而上升,但後半周美關稅政策的緩和、零售的疲弱又將前期漲幅抹平。中債在岸國債收益率受股債蹺蹺板效應而小幅上行,美中利差震盪。離岸國債收益率也小幅上行,收益率曲線小幅上移。本週港元政府債收益率上行,收益率曲線熊陡。
2月10日,債券通“北向通”離岸債券回購交易服務上線,首日便有多筆交易達成。目前主要參與者為中資金融公司境外業務機構,以債券通“北向通”債券作為抵押品,在香港進行離岸人民幣債券回購業務。此業務將有效盤活境外投資者約6000億人民幣的在岸債券持倉,提升資本效率,增加境外投資者獲取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支援的渠道,從而提升人民幣資產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有效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
2.4 權益市場
本週恒生指數大幅上漲7%,仍受益於海外利率的下行、內地AI領域的突破以及比預期溫和的特朗普關稅政策。市場情緒提振,修正港股估值,科技消費類港股漲幅最大。在上週的週報中我們有提到成長型港股在收益率動能方面的持續性較價值型港股更強,在上升週期中獲利的正反饋作用越強。目前相對收益率動能處於近兩年來的較高位,且內地與外資被動資金情緒仍高漲,可能會存在短期相對收益率動能減弱的風險(即在上升週期中收益的相對水平減弱,但仍存在正收益)。而以年為時間單位來看,銷售與盈利增速的提升往往伴隨著通脹升溫,未來內地通脹的升溫仍是成長型港股趨勢性反彈的基礎
分市值和股票性質來看,大型中資民營股漲幅最大;分行業看,資訊科技股漲幅最大。根據EPFR口徑,本週主動型外資基金淨流出港股幅度加大,但被動型外資基金大幅淨流入,外資主動型與被動型資金累計淨流向持續相反。本週南下資金淨流入218億元,分行業看,南向資金大幅淨流向非必需性消費板塊與金融業板塊,而資訊科技板塊本週獲大幅淨流出。
本週新茶飲企業古茗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港股市場今年第九隻新股。2月14日,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稱,香港證監會和香港交易所正積極研究如何調整現有的上市規則,為包括深圳企業在內的內地公司籌集資金提供進一步便利,旨在降低籌資門檻、最佳化市場結構及改善公司治理。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