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來中國旅遊似乎成為全球人的一大必體驗。
熱門旅遊城市到處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北京、上海、重慶這些熱門旅遊地的景點裡從早到晚都是遊客,擠得水洩不通。
與此同時,為了保障遊客們的體驗感,相關部門也是嚴打黑心商家,這樣才能良性長久地發展下去。
畢竟,之前就有景區因為眼前利益,一時黑心,自己害了自己。

一磚一瓦皆歷史
歷史學家常說:“一座山海關,半部明清史”。
山海關的建關史可追溯到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為防禦北元殘餘勢力,命大將軍徐達在此建關設衛。
明清易代之際,山海關見證了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關鍵時刻。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在“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傳說中引清軍入關,多爾袞率軍由此長驅直入,開啟了清朝對中國近三百年的統治。


近代以來,山海關又成為抗擊外侮的前哨。
1900年義和團在此阻擊八國聯軍,1933年憑藉關城頑強抵抗日軍。
這座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的雄關,不僅是中國古代軍事防禦工程的巔峰之作,更是一部鐫刻在磚石間的立體史書。
站在山海關斑駁的城牆下,指尖撫過那些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的磚石,每一塊都浸透著王朝更迭的硝煙。

首個“被除名”的5A景區
新中國成立後,山海關正式轉型為旅遊景區。
古老的城牆、雄偉的“天下第一關”、碧波盪漾的老龍頭,都成為大家爭相打卡的地方。
2007年,國家旅遊局評選首批5A級景區時,山海關成為河北唯一入選的景區,按理說,擁有如此優勢的山海關應該發展得順風順水,但事實卻出人意料。


因為遊客激增,景區內商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一些不良商家開始動起歪腦筋。
虛高標價、強買強賣、售賣假貨,甚至明目張膽地欺詐遊客,更令人氣憤的是,這些亂象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嚴重影響了遊玩體驗。


2015年,經過長時間的調查,國家旅遊局決定“摘牌”山海關的5A稱號,這也是我國首次對5A級景區實施最嚴厲的處罰。
在隨後的三年多時間裡,景區全面整改,一直到2018年11月才重新獲評5A級。
可形象受損就很難東山再起,即便重回5A行列,山海關的人氣也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但其實,就現在來說,山海關還是很值得前來遊玩的,特別是正值暑假,帶著孩子來這裡感受瀰漫著歷史韻味的海風,是書本上學不到的感受。

山海交織的壯美畫卷
這座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的古老城池,坐落在渤海之濱與燕山山脈的交匯處,除了歷史的底色,還少不了自然的壯美。
它像一幅緩緩展開的山水長卷,讓人在樸素中感受到震撼。
山海關不似江南園林那般精巧,也沒有皇家宮殿的富麗堂皇,它的美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

關城的輪廓在晨光中逐漸清晰,灰色的城牆沿著燕山餘脈蜿蜒而上,消失在遠處的山巒之間。
城牆上的雉堞整齊排列,像一隊隊沉默計程車兵,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這些磚石大多來自明代,每一塊都經過無數匠人的手,民工們將黃土一層層鋪墊,用石夯反覆敲打,再鋪上磚石,如此反覆,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氣勢。
登上城樓,視野豁然開朗,渤海在陽光下泛著細碎的金光,幾艘漁船正緩緩駛向遠方,海風迎面吹來,帶著淡淡的鹹味和涼意。

關城內的石板路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發亮,兩旁是樸素的民居和小店鋪,沒有過度商業化的喧囂,保留著一種本真的生活氣息。
這種市井生活的溫暖,與關城的雄渾相得益彰,構成了山海關獨特的人文景觀。

角山長城不如八達嶺那般整齊劃一,卻多了幾分野趣。
石階高低不平,有些地段甚至保留了原始的石砌狀態,但正是這種未經雕琢的模樣,讓人更能感受到長城的本質,為防禦而建的軍事工程實用勝過美觀。

山間的野花從磚縫中探出頭來,紫色的荊條花、黃色的野菊,為灰暗的城牆增添了一抹亮色。
登上最高的敵臺上,恍然明白了他人口中長城那種滄桑感,那種經得起反覆品味的深厚底蘊。

傍晚和老龍頭最搭調,這裡是明長城的東端起點,一座石城探入渤海之中,宛如巨龍之首飲水,故得此名。
與白天的莊嚴不同,夕陽下的老龍頭柔和了許多。

陽光灑在海面上,染紅了古老的城牆,沙灘上零星散佈著幾塊巨大的礁石,海浪不停地拍打濺起了一層又一層的白沫。
坐在礁石上,看著太陽漸漸沉入海平面,此刻的山海關毫無保留地展現著自己最溫柔的一面。

當然,長城並非只有那些修繕一新的雄偉段落,在山海關一帶,還散落著許多保持著原始風貌的野長城。
這些古老的城牆,磚石斑駁,爬滿藤蔓,每一道痕跡都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這樣的長城,更像是一本塵封已久卻儲存完好的古籍,書頁略微泛黃,字跡卻依舊清晰。

在山海關城東的鳳凰山上還有著著名的孟姜女廟。
小小的廟宇藏在關城以東,紅牆灰瓦,古樹掩映,院內有一塊“望夫石”,據說是孟姜女哭長城時駐足的地方。
故事雖然悲傷,但是廟前的老槐樹年年新綠,香火嫋嫋中,大家似乎更願記住那份忠貞與堅韌。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城樓和城牆被燈光勾勒出金色輪廓。
同時,夜市也開始熱鬧起來,沒有太多千篇一律的旅遊紀念品,多是當地特產和手工藝品,喜歡的可以帶一些回去。


山海關的美,不在那些顯而易見的壯觀景象裡,而藏在一塊塊斑駁的城磚中,在一代代守關人的記憶裡,在當地人簡單而充實的生活中。
它不刻意討好遊客,只是靜靜地屹立在那裡,保持著本色與尊嚴。
它不僅是地理上的關口,更是連線古今、山海、歷史與現實的橋樑。

這種樸素而持久的美,或許才是山海關最動人的地方。
它就在那裡,等待著更多人來發現它樸素外表下的深厚之美。

-End-
「如果覺得好看,歡迎點一個‘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