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希迪智駕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衝刺“礦山自動駕駛第一股”。
根據招股書顯示,2022至2024年,希迪智駕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31億元、1.33億元和4.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63%。
截止2024年12月31日,該公司還處於虧損階段。2022-2024年期間,其淨利潤分別虧損了2.63億元、2.55億元和5.81億元,虧損幅度擴大,並且三年累計虧損達到了10.99億元。
作為一家專注於商用車自動駕駛產品與方案供應商,希迪智駕的業務分為自動駕駛、V2X產品和智慧感知三大部分,2024年三大業務的營收佔比分別為62.1%、24.8%和13.1%。

其中主力板塊商用車自動駕駛業務部分主要是指自動駕駛礦卡和自動駕駛物流車解決方案,這部分收入從2022年的人民幣28.0百萬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幣254.9百萬元。
不過從更為細分的產品業務結構來看,自動駕駛業務部分依舊是以礦卡業務為主,2024年該部分的業務收入佔比達到了60.1%,而自動駕駛物流車部分的收入佔比僅為2.0%,並且呈現下滑的趨勢。
不過,其持續虧損的局面也與當前自動駕駛商用車的商業化程序緩慢相關。一方面自動駕駛商用車技術還有待進一步突破,處於持續投入期。希迪智駕招股書中也披露,202-2024年的研發開支分別1.105億元、9040萬元和人民幣1.93億元。
另一方面,L4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應用場景也相對分散,整個行業基本處於小規模商業化階段。
從場景來看,L4自動駕駛主要可分為城市道路、城際幹線物流和封閉場景三大類。其中城市道路場景包括無人公交、末端配送等場景;而封閉場景則主要包括物流園區、礦場、港口等。相比較而言,礦山這類封閉場景的商業化程序相對領先。
希迪智駕作為國內首批實現無人礦卡商業化落地的供應商之一,在技術、商業化與規模化方面實現了不錯的成績。
招股書資料線上,希迪智駕的礦山自動駕駛方案名為“元礦山”,作為一個覆蓋車端、路端和雲端的全棧的自動駕駛礦卡解決方案,包括自動駕駛礦卡、車隊協同管理系統以及礦山中臺排程平臺。
根據其招股書中引用的資料顯示,按2024年產品銷售收入計,希迪智駕是中國最大的商用車自動駕駛公司,市場份額為16.8%。而在自動駕駛礦卡市場份額佔比約為37.7%,市場排名第一。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其已經交付了143輛自動駕駛礦卡及60套獨立自動駕駛卡車系統;其還透露積壓訂單總價值高達831百萬元,並收到了456輛自動駕駛礦卡及230套獨立自動駕駛卡車系統的指示性訂單。
根據希迪智駕披露的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自動駕駛礦卡的總出貨量約為1400輛,而預計2026年的規模將增加至5500輛。這意味著中國自動駕駛礦卡市場剛剛跨域從“從0到1”的技術與商業化驗證期,各家企業進入“從到100到千輛級”規模跨域的關鍵階段。
而從行業來看,隨著政策利好、前期礦山智慧化示範運營專案的效益推動,今年以來,全國多地礦山均傳出了批次交付自動駕駛礦卡的利好訊息。
但從行業競爭來看,我國無人駕駛礦卡市場參與者不在少數,包括希迪智駕、易控智駕、中科慧拓、踏歌智行等一批供應商。2023年華為也釋出露天礦無人化解決方案,目前已實現規模商用,競爭實力不容小覷。此外徐工、三一重工等為代表的車企也開始佈局無人駕駛礦卡。
面對當前礦卡自動化升級替換的商業化困境,各大供應商們也衍生出不同的商業路徑,例如易控智駕不止於單純的技術與解決方案提供商,還佈局了線控底盤這一核心領域,並同步組建車隊和運營管理團隊,以車隊運營的模式切入礦區賽道來推動商業化程序。
在這家公司看來,技術能力與產品化能力是無人駕駛落地的基礎,工程化運營能力則是能否快速商業化的關鍵。2025年3月1日,易控智駕宣佈成為行業首個突破落地1000臺無人駕駛礦卡規模的企業,2024年公司實現年營收近10億元。
今年3月,中科慧拓落地了國內首個“裝置+自動駕駛系統+無人運輸運維服務”一體化租賃專案,透過裝置租賃與運維服務一體化,幫助礦方規避重資產投入風險,快速實現智慧化升級。
不久前,華能睿馳宣佈百臺無人駕駛礦卡正式在海拉爾華能伊敏礦投運。而這家公司背後實際上是中國華能集團、徐工集團和華為幾大巨頭。
另外行業分析還認為,下一階段礦山無人駕駛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還存在諸多挑戰,比如當前傳統燃油礦卡向新能源化+自動駕駛替換升級所帶來的技術與成本挑戰,並且隨著露天礦山無人駕駛應用規模的增加,無人駕駛在開採工藝和產能保障中佔據的比重逐漸增加,帶來的技術挑戰也逐漸增加。而為了擴大應用場景和規模,無人礦卡還需要進一步向非煤礦山場景應用推廣,這也對方案的平臺化和通用性提出了需求等等。
從行業中來看,絕大多數自動駕駛公司的生存危機尚未解除,一方面是持續高昂的研發投入,一方面是醒目的虧損數字,依舊是常態。
例如希迪智駕在招股書中表示,預計2025年的淨虧損還將進一步擴大,主要是由於當前仍處於商業化早期階段,隨著業務過渡到規模擴大,預計仍會產生高水平的經營開支。
而本次希迪智駕赴港IPO募資金額主要用於三部分用途。一是未來五年內研發需求;二是提高國內外商業化能力,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客戶合作;三是尋求合適的戰略投資及併購機會以擴張產業鏈上下游業務,旨在對業務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保證供應鏈穩定,提升多種應用場景交付能力。
成功上市並募資或許能解決各大自動駕駛公司的燃眉之急,不過真正關鍵的是,企業需要快速提升自我造血能力,並堅持到大規模商業化拐點的真正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