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內卷行情擴散,港股投資選什麼?

自4月初的低點以來,港股通ETF(513550)從底部漲超25%。由於阿里美團京東的外賣大戰對恒生科技產生影響,所以同期港股通ETF是跑贏恒生科技指數的。
隨著反內卷行情的擴散,接下來港股的機會可能會擴散到各行各業。
因此,接下來看好港股,但又怕個別行業對指數產生影響,那選擇港股通裡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相信勝率不會比恒生科技低,還能分散掉部分風險。

反內卷行情擴散
各行各業龍頭公司的機會
回顧這輪浩浩蕩蕩的反內卷行情,一開始是從產能過剩最嚴重的光伏、新能源逐漸擴散到煤炭行業,再到汽車行業,而接下來大機率會擴散到更多的行業,甚至是外賣大戰也會有所收斂。
從下圖中看,涉及到反內卷的行業有十個,近期A股突破3600點的走勢,側面說明了只有更多行業在改善,指數才有這樣的表現,而A股漲了,港股也同樣會有所反映。

過往兩年時間裡,港股的上漲主要圍繞網際網路股貢獻,而從今年開始明顯有更多行業不斷跑出了,例如新消費、創新藥、金融股等。
因此,從覆蓋面更廣的思路去做下半年的港股配置會更合適,確定性會比押注一個行業更高。
原因也很簡單粗暴,港股主線無非就是分為幾個行業的改善。
1.網際網路股,而目前網際網路股困擾於阿里美團京東的外賣大戰。
雖然監管喊話讓三家短期內有所收斂,但我們回顧過往網際網路公司的大戰,沒有一場競爭是監管喊停的,最後都是有一家頂不住補貼了退出,而現在擴散到即時零售,這更可能是一個拉鋸戰,我們認為外賣大戰不會那麼快結束,只是短期情緒的邊際改善。
從資料上看,7月28日,淘寶閃購披露日訂單連續兩個週末超9000萬單,只是宣傳上沒一開始那麼激烈,接下來需關注反內卷能否讓兩家繼續減緩競爭。
不過,其他競爭格局好的網際網路股也有不錯的表現。例如,騰訊、快手、美圖,這三家各有各的增長敘事,不參與到競爭當中,股價表現自然也沒那麼大壓力。

2.新消費和創新藥行業,這兩個行業的邏輯不難理解,一是像泡泡瑪特、老鋪黃金、蜜雪冰城等新消費公司的出海敘事;二是研究難度高的創新藥,同樣是BD出海邏輯。這兩個行業都符合中長線的增長邏輯,勝率是不低的。
3.受益於南向資金淨流入的紅利股和金融股。一是在降息大環境下,險資為了覆蓋負債端的利差,來港股買高息的紅利股;二是在南向資金淨流入8000億的大趨勢下,受益於港股成交量放大的金融股。
4.反內卷擴散的傳統行業。很多傳統行業的大公司在下行週期都能做到不錯的經營表現,接下來順著反內卷政策引導行業改善,相信大公司能跑出週期拐點,估值從低估修復到合理,專業的漲幅彈性會比前幾個行業要大一些,也就是困境反轉的邏輯。
因此,從各行業來看都有各自的增長邏輯,下半年港股從全市場的角度去做配置會是不錯的選擇。例如,港股通50ETF(513550)。
從港股通50指數的行業權重來看,金融股佔41.5%,可選消費為22.7%,網際網路行業為18.7%,通訊服務為5.1%,可視作為以金融股搭好臺,可選消費和網際網路股作為進攻資產。

目前港股通50指數市盈率為10.7倍,仍低於日經225指數的18倍PE,也遠低於標普500的28倍PE。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通50ETF的邏輯也是抄南向資金的作業,今年南向資金已淨流入超8200億港元,按照這樣的趨勢,全年突破1萬億港元只是短期目標,甚至全年能看到1-1.2萬億的南向資金流入。隨著內資大機構的方向去做配置,跟著增量資金走,勝率不會低。
因此,從上述幾個邏輯來看,今年下半年若不知道配置什麼,但看好港股延續上漲行情,那最簡單的就是用港股通50ETF(513550)來參與,畢竟在港股市場中挑錯個股跑輸指數也是常見的事情。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加入【真是港股圈】知識星球,您可以獲得:
1、每日港(A)股覆盤,緊貼每天行情,時機在投資上永遠最重要
2、重要財經新聞的分析(包括中美日股市),主要針對它對企業/行業/股市形勢的影響。 
3、有價值的第三方報告 + 紀要分享,以供大家借鑑與學習參考。         
4、每一週至兩週一篇分析員的股票報告,深入剖析投資邏輯和基本面因素。
真是港股圈商務合作微信:Real_hk_manager
(新增好友請備註:公司+合作事項)
真是港股圈內容投稿:[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