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劇不玩養成,那隻能用來下飯了

和約會物件去看livehouse演出最好的吹牛方式就是:
“我從他們剛成團的時候就開始聽了,我就知道他們一定會火,沒想到現在火成這樣。”
當臺下某些人開始聽歌識曲和看到結束後排隊買周邊的粉絲,那一刻編輯小王養成帶來的滿意和驕傲到達了頂峰。
買一隻股票賺到錢別人只會覺得你走狗屎運,而經歷並親眼看著一支樂隊、一個酒吧、一家髒攤成為網紅,已經成為社交場裡最優秀的談資,這種不花過多代價的養成陪伴,是普通人用自我意識與審美做的一次養成投資。
若干年前,某篇香港的深度報道里曾提到:星探這個職業的爽點不是每天在大街上向俊男靚女拋橄欖枝,而是像開頭那樣,從素人一路看著他們炙手可熱,觸達的都是他們靈魂深處的滿足感。
那個時候沒有養成的概念,如今提到養成,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只有瘋狂的氪金打投以及私生飯。
我們辦公室的老登對養成總不以為然,覺得是追星粉的小眾癖好。但他們潛移默化地煲耳機煲顯示卡是一種養成,買茅臺買基金也是一種養成,甚至千禧年玩的 QQ 寵物和 QQ 農場都算的上養成。
整個過程就像在為其祈禱並注入靈魂,但和你爸媽一樣,沒人會想養一個主觀能動性強和具有叛逆期的東西,尤其是還氪金的前提下。
日常生活中默默無聞的個體,在養成偶像時如同滅霸掌握了扭轉別人命運的巨大能量,那些難以實現的諸多夢想、難以發洩的各種情緒,可以透過偶像養成的機制、綜藝或者影視劇獲得了一種烏托邦的收容,這讓人們能持續迸發一種接近譫妄的巨大熱情。
即使是素未謀面的網友
只要聽勸,也有改造養成的快感
圖源:小紅書@小艾同學。
這類養成心態帶來的改變,更強的反應在了娛樂行業。對比於上個時代的娛樂背景,天生的大男女主不再受到重視,因為離普通人太遙遠。觀眾開啟電視劇那一刻,就已經失去了參與感了。
所以你能在如今的熒幕劇上看到從未聽聞過的“草根”主角,那些獨身的年輕人,都在急切地體驗當一把父母的感覺。
什麼東西時間長了都有感情,何況是一入坑幾十集的電視劇。對於一些人來說,在武俠劇裡看涉世未深的少年逐漸養成,遠比看劇本身更具存在主義。
當提到武俠少年,周木楠少年江湖系列一定是這個賽道的標杆,近期播出的《少年白馬醉春風》不僅縱向拉伸了時間長河,也橫向牽動了年輕人的精神世界。
在 7 月 19 日播放之前,在優酷預約人數超650萬,官宣話題#少年白馬醉春風#一度登上微博熱搜主榜TOP1,劇集播出次日就衝上了劇集榜第一。
這次的《少年白馬醉春風》之所以令人上頭,就在於主角開始沒有祖傳的國仇家恨的包袱,從零開始闖蕩江湖。少年之所以是少年,就在於他面對的一切都是未知的。
這種設定下,他們就像剛上了兩節生存指導課的辦公室白領,只領到一根長矛,就被塞進了亞馬遜雨林。
開篇的打戲裡,百里東君醉醺醺的一句“我看你有點眼熟”,這種搭訕一樣的起手式,顯得更為真實,儘管只是因為他喝多了沒帶劍。另一位名揚天下的槍仙司空長風,在年少時也只是無聊到趴在無人的酒鋪裡,懶洋洋午睡的少年郎。
傳統武俠是很少展現大俠的中二階段的。金庸或許還有一些青少年時期的剪影,而古龍則是完全寫意,出場即巔峰,武力值和逼格都已拉滿,以至於今日觀眾對大俠的1.0懵懵懂懂闖江湖的初期更感興趣。
在這部劇裡,武俠少年不再像無情的武林高手,而是恢復了自己的身份和活力。很真實的細節是,結束習武后,他們會一起宿醉、道少年煩心事,做整蠱惡作劇,這些不那麼重要的細節在過往都沒資格寫進800字作文正文,但它們是人情味和溫度的藏身之地。
曾經我也不理解,有人看完劇還要開會員追番外和花絮的舉動,這種行為令傳統武俠愛好者們都感到納悶:金庸老先生要是尚在,是不會想看郭靖打完直接回家下廚做飯的。
對方的回答是:“這也是和傳統武俠劇的反差,你看這些俠客什麼時候會考慮錢?沒錢了還得到處借錢打工,即便是俠也得一日三餐,即便是俠也得吃喝拉撒。
“這不就是一場真正的live麼?”
劇中細節讓每一個觀眾都變成了他們成長的參與者,你的優酷賬號賦予了你監控的權利,於是,我們便在武俠劇裡看到生活痕跡與真情,藉由架空的想象力,完成對角色的更深層觸碰。
《少年白馬醉春風》的百里東君雖然在後來也是一代傳奇武俠,但主角仍揹負著和現實生活裡的壓力與重擔,帶著市井之間摸爬滾打過的生存智慧,它以細膩的視角對武俠江湖做了一個補充,把養成代入感引到了在看之人身上。
武俠更像是時代需求的一種折射,大家喜歡的這類劇情和走向,也能夠反映當下大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圖片來源:小紅書
苦難的消化有無數種,武俠劇從來不拘泥於形式。當你發現“人”本身才是武俠劇的核心要義時,恭喜你,你已經步入了這個時代的“養成”大軍裡。
觀眾在完美的人設上尋找品質,是人對於現實世界的期望。但沉迷風格迥異的不完美人設,是人對於自我困頓的解套。
年輕人在過度消費資本所創造出來的完美神諭之後,開始回過神來琢磨自個兒身上的泥人味了。
之所以討論養成文化,它代表的並不只有氪金打投,背後的本質更是自我意識的覺醒。
我們年少看金庸和古龍的時候,都會幻想自己成為那樣的一個大俠,瀟灑不羈,可以 bug 式的掙脫開一切自我束縛,達到無我和不食人間煙火的狀態。
太過理想主義就會顯得遙遠,你看蜘蛛俠還有少年維特之煩惱,變形金剛沒任務時只有中二,而死侍,你壓根就不會覺得它是個英雄。
年輕人進入社會才後知後覺,武俠大俠只能是一種幻想,但如今我們可以在《少年白馬醉春風》裡,在不同角色的身上找到武俠的共鳴。
養成的精髓在於未知,一部劇好看的前提是不劇透,上優酷看“少白”,即刻開啟屬於你自己的武俠之路。
撰文三F王編輯 三F王設計 SLUG


相關文章